湖南省闽楠优树选择

2018-07-04 02:22:38何子立李铁华文仕知颜世杰陈梦飞
福建林业科技 2018年2期
关键词:优树材积株数

何子立,杨 华,李铁华,文仕知,颜世杰,陈梦飞

(1.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林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4;

2.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公共检验检测中心,湖北 保康 441600)

2.BaokangPublicInspectionandTestingCenterofHubeiProvince,Baokang441600,Hubei,China)

Abstract:Using the method of 5 dominant tree comparison,41 superior trees and 205 dominant trees ofPhoebebourneiwere selected from thePhoebebourneistands in 8 counties of Hunan Province.On the basis of statistical analysis,selection standard ofPhoebebourneisuperior tree was formulated that the tree height,diameter breast height (DBH) and volume were 6%,16% and 41% higher than the mean values of dominant trees respectively,and greater than or equal to 54 points in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index score.16 trees species ofPhoebebourneiwere selected as superior tree,the selected rate was 39%.For the protection ofPhoebebourneigemplasm,genetic improvement,to further promote the planting ofPhoebebourneilay a rich material foundation.

Keywords:Phoebebournei;selection of superior trees;standard of superior trees;Hunan

闽楠(Phoebebournei)又称楠木、金丝楠,属樟科(Lauraceae)楠属(Phoebe)常绿高大乔木,是我国特有的珍贵用材和优良的庭院观赏树种,属国家二级保护珍稀濒危树种[1-4],木材具有香气、纹理直、结构紧密、耐腐且不易变形和开裂,是高级家具、建筑用材[5-7]。主要分布于江西、福建、湖南、湖北和贵州等地区海拔200~1000 m的常绿阔叶林中,天然林分布稀少,加上长期遭受过度砍伐,闽楠资源越来越少[8-11]。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高档木材产品需求的增加,因此,寻找速生丰产、固碳潜力高的珍贵用材树种已成为当前共同关注的问题。2013年闽楠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重点发展的南方集体林区珍贵用材树种和国家战略储备林树种之一[12],也是湖南优先选择培育大径级用材林的珍贵树种。由于目前尚无针对湖南地区的闽楠优树选择标准,为此,本文在湖南省内进行闽楠的优树选择研究,选出生长潜力强,形体优良的闽楠优树,为闽楠的种质保护,遗传改良和进一步开展闽楠良种推广造林提供参考。

1 选优区概况

根据闽楠天然次生林和闽楠人工林在湖南的分布情况,选优工作确立在炎陵、汝城、资兴、道县、祁阳、平江、永顺、金洞这8个县市区进行。选优区的基本情况见表1。

表1 闽楠选优样区概况

2 闽楠优树选择步骤与方法

2.1 踏查与初选

在全面了解和掌握湖南地区闽楠资源分布情况的基础上,确定调查地区,并进行踏查。闽楠属于稀缺树种,为了保证调查数据的可靠性与全面性,于2016年7月—2017年4月对调查地区的闽楠林分进行全面的踏查,了解林地基本概况和林木生长状况,初步选出闽楠候选优树,并进行标记。

2.2 候选优树与对比木实测

首先实测闽楠候选优树的树高、胸径、活枝下高等,同时观察记录候选优树的通直度、圆满度、病虫害情况等。然后以闽楠候选优树为中心,以15 m为半径设置圆形标准地,实测标准地内所有闽楠的树高和胸径[13-14]。最后根据测量得到的树高和胸径算出每株闽楠的材积。材积计算采用湖南省阔叶树种二元立木材积公式:V=0.00005048×D1.9085054H0.99076507,式中:D为闽楠活立木胸径;H为闽楠活立木树高。

2.3 对比木数量的确定

闽楠优树的选择方法采用的是对比木法,通过优树与对比木间的比较,可直接获得选择差,方便易行,且选择的可靠性大。一般而言,会采用“三株法”和“五株法”,对比木株数越多,选择结果相对越可靠。为了找出比较适宜的对比木株数,从48块标准地中选出4块同龄优树样地的数据,抽取1~5株对比木的树高、胸径、材积,对不同对比木株数的变异系数进行分析[15],结果见表2。

由不同对比木株数的变异系数分析可知树高、胸径、材积的变异系数在2株与3株间的差异分别为0.0084、0.0094、0.0295,4株与5株之间的差异分别为0.0027、0.0037、0.0082,可见3株对比木的变异系数变化比较大,而4株对比木以后变化已趋平稳,采用5株对比木比采用3株对比木更能保证选优的可靠性。因此本研究以“五株法”进行优树选择。

表2 不同株数对比木数量指标变异系数

3 结果与分析

3.1 闽楠初选优树及其5株优势木生长性状比较

经过踏查共初选出闽楠候选优树48株,并以数字1~48作好标记。以“五株对比木法”的选优标准对这48株闽楠候选优树进行选择,剔除对比木株数生长性状不满足5株的候选优树。经过数据整理,初选出41株闽楠优树,优势木205株,见表3。

表3 闽楠初选优树及其5株优势木生长性状

根据表3数据先分别计算出初选优树与优势木平均值在树高、胸径、材积3个因子上的差值,再利用SPSS软件分别对3个因子的差值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计算出各因子的t值(表4)。从表4可看出,闽楠初选优树与优势木平均值在树高、胸径、材积3个因子上的差异显著。优树是按表现型选择的,故高入选精度和正确的评选原则决定了入选结果[16],因此,优树的入选标准应该在优势木平均值数值(X)的基础上再加一定数值(Δ),该数值(Δ)一般以优势木平均值的百分数来表示。当初选优树的性状指标值超过该标准(X+Δ),即可入选,若未达到该标准,则不能入选[17-18]。

表4 闽楠初选优树与优势木平均值t值

3.2 入选标准的确定

3.2.1 生长指标

1)确定入选标准Δ值的取值范围。按优势木各因子平均值的数值,每增加5%,利用SPSS软件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得出t值与P值,当分析出相隔5%的2个t值,1个差异显著1个差异不显著时,2个相隔5%的数值即为优树入选标准Δ值的取值范围。通过分析,各因子的入选标准Δ值的取值范围见表5。

表5 闽楠优树t值及入选标准Δ值取值范围和临界Δ值

2)临界Δ值的获取。在入选标准的取值范围内,按上述方法每隔1%检验1次,得到与初选优树各因子数值差异显著的临界Δ值,见表5。

3.2.2 形质指标标准 在进行优树选择时,为了能够获得优良的基因型,需在保证生长指标作为第一标准的前提下,对优树的各项形质指标进行综合考核。根据实际调查的树高、胸径、材积、枝下高、树干通直度、树干圆满度、树干分叉性与健康状况等因素,对各项指标进行评分[19]。借鉴其它阔叶树种选优标准[20-24]做适当调整后制定了综合评定优树指标(表6)。

表6 闽楠优树选择综合评分

3.3 入选优树

入选优树在树高、胸径、材积3项绝对生长量达标的前提下,根据表6对优树进行评分,综合评分达54分(总分的60%)的,即为最终入选优树。此次共选出闽楠优树16株,入选率为39%,与对照相比,入选优树树高平均提高12.2%,胸径平均提高25.1%,材积平均提高72.1%,平均综合得分为71.1,入选结果见表7。

表7 入选闽楠优树基本情况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按表现型选择闽楠优树,选用树高、胸径、材积这3个形质指标,通过分析不同对比木株数与候选优树在形质指标上的变异系数,确定选用5株对比木,5株对比木具有更稳定的变异系数,能有效的保证选优的可靠性。

分别对初选优树与优势木在树高、胸径、材积的差值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确定闽楠优树生长量的评定标准:树高应超过优势木平均树高的6%,胸径应超过优势木平均胸径的16%,材积应超过优势木平均材积的41%。按得出的评定标准,在41株闽楠初选优树中,树高达到标准的有26株,胸径达到标准的有22株,材积达到标准的有23株,3项均达到标准的有16株。

利用综合评定标准,对41株闽楠初选优树进行综合评定,从而选出闽楠优树16株,入选率为39%,入选优树与优势木相比,树高平均提高12.2%、胸径提高25.1%、材积提高72.1%。

4.2 建议

补充优树资源。本次选出的16株闽楠优树是湖南省重要的闽楠基因资源。由于早期对闽楠天然林的人为破坏,现存的闽楠林多分布在人为干扰较少的地区,而且多以小群落的形式存在,不易发现。建议对湖南省闽楠分布的县市区进行全面踏查,按标准选出闽楠优树30株以上,扩大闽楠优树资源,为闽楠良种选择和培育做好种质资源的准备。

保存优树基因。这次选出的闽楠优树,应采取现地保护与扩繁等有效措施把优树基因保存下来[25],建立闽楠种子园,提高闽楠良种质量和数量。

参考文献:

[1]郑万钧.中国树木志[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3:795-797.

[2]北京林学院.树木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0:85-95.

[3]黄秀美.闽楠优树子代测定及早期选择研究[J].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13,32(4):344-348.

[4]欧建德.闽楠优良家系和单株的早期综合选择研究[J].西南林业大学学报,2015(1):33-37.

[5]任承辉,陈辉,周丽华,等.尤溪县楠木林分叶面积指数的研究[J].福建林学院学报,1990,10(1):67-71.

[6]李冬林,金雅琴,向其柏.我国楠木属植物资源的地理分布研究现状和开发利用前景[J].福建林业科技,2008,31(1):5-9.

[7]唐小燕,袁位高,沈爱华,等.闽楠容器苗评价指标及分级标准研究[J].浙江林业科技,2011,31(6):39-44.

[8]林桂芳.楠木人工林营造、培育技术初探[J].福建农业科技,2004(6):23-24.

[9]苏村水.闽楠扦插繁殖技术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3):26-28.

[10]吴大荣,吴永彬.闽楠(Phoebebournei(Hemsl.)Yang)种群的天然更新[J].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1998(3):8-12.

[11]吴兴盛.闽楠的生态特性及栽培技术[J].林业勘察设计,2002(2):67-69.

[12]何功秀,文仕知,邵明晓,等.湖南永顺闽楠人工林生态系统碳贮量及其分布特征[J].水土保持学报,2014(5):159-163.

[13]朱积余,蒋燚,潘文.广西红锥优树选择标准研究[J].广西林业科学,2002,31(3):109-113.

[14]李善文,吴德军,梁栋,等.毛梾优树选择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4,36(2):81-86.

[15]赵杨,王秀荣,唐荣华,等.贵州省枫香优树选择研究[J].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09,28(6):530-534.

[16]蒋燚,王以红,黄荣林,等.大叶栎优树选择标准的研究[J].西部林业科学,2006,35(3):18-21.

[17]任广炼,张光辉,蒲应春,等.贵州乡土树种小果润楠优树选择研究[J].四川林勘设计,2015(4):31-34.

[18]刘光金,谌红辉,马跃,等.西南桦优树选择技术研究[J].林业科学研究,2012,25(4):438-411.

[19]肖泽鑫,柳泽鑫,邹桂逢,等.广东省台湾相思优树选择技术分析[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5(5):22-27.

[20]温茂元.桉树优树选择标准[J].热带林业,2001,29(1):42-45.

[21]王晓荣,胡兴宜,杜克兵,等.枫杨散生木优树选择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6,32(22):15-20.

[22]朱小敏.山西省几种主要乡土阔叶树种的优树选择及无性繁育研究[D].晋中:山西农业大学,2015.

[23]吴昌龙,李安定.木姜子优良单株选择研究[J].民营科技,2015(1):220.

[24]欧德建,罗宁.南方红豆杉珍贵用材优良家系和单株配合选择[J].中国农学通报,2017,33(22):41-46.

[25]汪庆瑜.红栲优树选择[J].安徽林业科技,2008(3):48.

猜你喜欢
优树材积株数
我院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感染分布特点及耐药性分析
优质米水稻品种龙稻18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新农民(2019年9期)2019-02-19 14:19:13
不同林龄红松人工林优树选择技术的研究
防护林科技(2016年9期)2016-09-27 01:34:21
巧解“植树问题”
5龄热垦628材积量季节生长节律与气象因子关联度初步研究
火力楠优树子代测定与早期选择
江南油杉优树子代家系苗期遗传变异与早期选择
福建省阔叶树二元材积方程修订
春季保护地蔓生四季豆每穴株数与栽培密度试验
残差和为零的非线性回归在材积建模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