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公共交通集团公司 供稿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深入,现有公交站台数量已无法满足市民的便捷出行,常州公交8路在劳动路上的“南岸桥”公交站就是典型的例子。随着周边村庄的拆迁,该站台客流已经很少,这与相距500多米的水岸花语小区及凤凰路沿线居民的出行需求形成较大反差,但由于小区出口离站台太远,出行十分不便。
了解情况后,常州公交积极与所在社区和街道对接,经实地勘察论证,将原来的8路“南岸桥”站台往西迁移300余米,方便了小区及周边8000多名居民的出行。“以前8路车站离居住小区太远了,无论是出门还是回家,都要走20分钟,遇到雨雪天更是不方便。”之前,水岸花语小区居民高琴琴在社区微信群中反映的这一问题得到了不少居民的认同。“现在,公交站台换了新位置,离小区近多了。”常州公交的积极作为得到了来自各方的认可,小区居民为此赠予公交集团“情系百姓、方便出行”锦旗表示感谢。
常州公交还通过96196热线等多种渠道,方便市民建言献策,做好为民办实事的工作。4月7日,市民张先生致电96196热线,反映22路公交车临时调整线路而绕行至丁香路玉龙路行驶,但未在该站台设置临时停靠站牌,到站后又未停靠,影响市民正常上下车,他建议增设临时公交停靠站牌。常州公交闻讯后立刻着手分析办理。 4月9日,当张先生再次乘坐22路公交车时,发现临时站牌已安置到位。这件事让他倍感温暖,专门致电表扬96196热线和常州公交的办事效率高,能把百姓的事放在心中。
今后,常州公交将继续关注、跟踪“百姓小事”,不断转变自身工作观念,大力提升服务能力,积极与相关职能部门对接、协商,切实啃掉影响群众出行的“硬骨头”,努力为打造人民满意公交贡献力量。
在“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4月28日,常州公交召开劳模先进座谈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动员广大公交职工向劳模学习、向先进看齐。集团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吴强,纪委书记、工会主席朱学英及党群部门、各基层单位党工团负责人、各级劳模先进代表共30余人参加座谈。
座谈会上,BRT 2号线、BRT 1号线班组长梅凤阁、施建刚共同签订了班组结对共建协议,共享和推广班组管理经验,提升班组建设整体水平。这在常州公交尚属首次。
座谈开始前,江苏省劳动模范、303车队副队长张娅瑛作了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在座谈中,江苏省劳动模范何萍、常州市劳动模范施建刚、江苏省交通技术能手周戬立足本职岗位,交流了各自的工作情况,畅谈了工作计划和攻关课题,决心为公交发展和推动“服务增效”作出积极贡献。集团三公司党总支副书记马勤丰、五公司党总支副书记顾宏兴从不同角度,围绕劳模工作室创建、发挥劳模示范引领以及后备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性的计划和措施。
在听取劳模代表们及相关负责人的发言后,集团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吴强就进一步弘扬劳模精神,推动公交发展提出了三点意见:一是要有“匠心”,做匠人;二是以点带面,做好表率;三是结合主题,开展工作。他希望,公交各级劳模先进要坚持一颗“工匠心”,在各自的岗位上专注一致、争创一流;要保持奋发进取的工作状态,结合今年公交确定的“服务增效”主题,发挥好示范引领和桥梁纽带作用,调动和带动广大职工为公交发展建功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