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素勤 肖彩红 郭玉珠
股骨是人体构造中最大的一块骨头, 当患者发生股骨骨折后, 若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就会对患者的神经造成损伤, 引发大出血等一系列并发症, 并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1]。在我国现阶段, 治疗老年性股骨骨折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手术治疗, 手术后, 优质护理干预对于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 本次研究为了进一步分析与探讨PDCA循环护理在老年性股骨骨折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特意选取了2016年 7月~2017 年 12在本院接受治疗的52例老年性股骨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 现将本次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7月~2017年12在本院接受治疗的52例老年性股骨骨折患者, 利用电脑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26例。对照组男15例, 女11例;年龄60~83岁,平均年龄 (67.4±5.5)岁;病程1~6 d, 平均病程 (2.2±1.1)d;骨折类型:Ⅱ型10例、Ⅲ型7例、Ⅳ型5例、Ⅴ型4例。观察组男14例, 女12例;年龄60~82岁, 平均年龄(68.7±4.9)岁;病程1~5 d, 平均病程(2.4±0.9)d ;骨折类型:Ⅱ型11例、Ⅲ型9例、Ⅳ型4例、Ⅴ型2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的基础护理:全面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指标, 科学指导患者正确用药, 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工作, 并对患者术后的并发症进行护理等。
1.2.2 观察组 采用 P D C A循环护理:①设计阶段(P)。设置专门的P D C A 护理小组, 并由患者的主治医师来负责相关的工作。同时要明确分工, 主治医师与护士长要合理分配护理工作, 严格控制护理质量, 优化护理人员的调配方式, 从而确保各项护理工作能够有效的落实到位, 并认真分析与总结老年性股骨骨折患者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2]。②实施阶段(D)。在实施阶段, 护理人员要根据已有的护理方案来对患者实施护理工作。a.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要认真分析与观察患者的心理状态, 并根据患者实际心理状况实施针对性较强的心理护理方案, 通过有效的沟通与交流来消除与缓解患者焦虑、紧张的不良情绪[3], 或者也可以通过欢快的音乐来疏导患者的消极心态, 从而提高患者的护理依从性。b.健康宣教, 为了让老年患者对股骨骨折的治疗方法、医学常识以及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这就需要护理人员通过沟通交流、集体宣讲以及发放宣传册和播放视频等方式对老年患者进行健康宣教, 以此来提高患者的护理依从性, 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4-6]。c.护理人员要严格按照医院的相关规定对医疗器械以及患者周围的环境进行消毒, 从而降低患者被感染的几率。③检查阶段(C)。P D C A 护理小组的全体成员要一起对患者的护理工作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 其中包括护理人员的自查以及患者、家属给予的评价。护理人员要根据评价的结果制定出有效的改进措施, 不断提高P D C A循环护理的水平。④行动阶段(A)。医院内部要定期通过会议的形式来检验护理工作的质量, 对护理工作进行规范管理, 细化护理工作的流程与方法, 并对护理工作进行全面客观的检查与评估, 从而制定出有效的解决措施, 以此来推动护理工作循环[7]。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包括压疮、静脉血栓以及坠积性肺炎。②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 髋关节功能恢复效果标准[8]:显效:症状消失, 没有不适的感觉;有效:症状得到缓解与改善, 出现轻微不适;无效:症状没有改善, 同时出现严重不适感。总有效率 =(显效+有效)/总例数×100%。③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 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对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 患者评分>90分的为非常满意, 60~90分为一般满意, <60分的为不满意[9]。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一般满意)/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1.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4.6%,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 2。
2.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表2 两组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效果比较[n(%)]
表3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等比较[n(%), %]
老年性股骨骨折在临床上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骨科疾病。患者的股骨一旦发生骨折, 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就会引发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大多数老年人的身体素质较差,免疫力功能低下, 对手术的耐受性也比较差, 在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 由于强烈的疼痛感, 老年患者就无法顺利的进行正常的康复锻炼, 从而引发严重的并发症, 导致老年患者的关节功能得不到有效的恢复, 并极大的降低了手术治疗的效果[10-14]。因此, 对老年性股骨骨折患者术后采用PDCA 循环护理是非常有必要的。PDCA 循环护理模式是一种较为科学、先进的护理模式, 其可以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来制定针对性较强的护理方案, 并通过个性化的护理方式来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与舒适感[15-20]。
根据本次研究的数据显示, 采用PDCA 循环护理的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采用基础护理的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PDCA在降低老年性股骨骨折术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十分显著。PDCA循环护理也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并且还能够帮助患者早日恢复髋关节的正常功能, 因此, PDCA循环护理模式应该得到广泛的推广与临床应用。
[1]张成娟, 朱雪莉, 邹丹, 等.PDCA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的应用观察.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7, 23(16):2649-2652.
[2]吴玉玲.PDCA循环管理在预防老年性骨质疏松患者骨折中的护理应用研究.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 2(36):253-255.
[3]张艳华.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人中的应用.循证护理, 2017, 7(1):53-56.
[4]张英梅, 杨骏.PDCA循环法在颈椎骨折并截瘫患者护理中的应用.齐鲁护理杂志, 2012, 18(27):110-112.
[5]熊素勤.应用PDCA循环法降低老年性股骨骨折患者术后并发症.实用医技杂志, 2017, 24(3):349-351.
[6]肖彩红.PDCA循环护理对老年性股骨骨折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实用医技杂志, 2017, 24(5):575-576.
[7]孟翔鹭.循证护理干预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效果分析.中国伤残医学, 2017, 1(14):92-93.
[8]夏秀红.PDCA循环理论在肢体外伤骨折手术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齐鲁护理杂志, 2017, 23(8):78-80.
[9]陈珊, 徐丽娜.PDCA模式在高龄骨折患者压疮预防中的应用.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8, 3(2):191-192.
[10]李萍.过程管理在改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康复及生活质量中的应用.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7(11):54-55.
[11]李素华.PDCA循环在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功能锻炼中的应用价值.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6, 1(18):164-165.
[12]韩亚红.PDCA循环管理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5(2):254-256.
[13]江雪莲, 黄升云.PDCA循环法在颈椎骨折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医药前沿, 2014(25):272-273.
[14]牛万霞.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骨科患者疼痛护理中的应用.医学信息, 2016, 29(5):293.
[15]陈淑玲, 何云开, 黄丁兰.PDCA在骨科术后预防深静脉栓塞管理中的应用.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14(12):42-44.
[16]孟继红, 洪晔, 严缘园,等.PDCA护理对住院骨折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16(6):1093-1095.
[17]田荔珍, 姚青清.应用PDCA管理方法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脱位的护理.微创医学, 2015, 10(5):694-696.
[18]马佩燕, 谢子琵.以PDCA循环为指导的临床护理路径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7,14(23):46-48.
[19]梁东妹.PDCA循环在全髋关节置换术护理的应用.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3, 34(21):3274-3275.
[20]叶向红, 高珞珞, 郭琴,等.PDCA循环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功能锻炼中的应用.护理学杂志, 2014, 29(16):8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