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腔镜联合炔诺酮治疗围绝经期子宫内膜息肉的效果及对患者月经情况、子宫内膜息肉复发情况的影响分析

2018-07-04 03:46:36赵雅玲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12期
关键词:炔诺酮绝经期宫腔镜

赵雅玲

子宫内膜息肉属良性病变, 受雌激素持续作用影响, 出现局灶性子宫内膜过度增生, 围绝经期女性发病率较高, 由于此阶段女性出现排卵障碍情况, 使得雌激素水平呈现大幅度波动状态, 子宫内膜长期受雌激素影响, 同时体内缺乏孕激素分泌, 进而诱发子宫内膜息肉[1]。临床常规治疗以手术方式为主, 虽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但术后复发率较高, 因此找寻一种高效治疗方式, 抑制病情复发意义重大。本次研究基于上述背景, 探讨宫腔镜联合炔诺酮治疗围绝经期子宫内膜息肉的效果及对患者月经情况、子宫内膜息肉复发情况的影响,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本院收治的60例围绝经期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按照入院序号奇偶数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30例。对照组年龄47~53岁, 平均年龄(50.55±2.76)岁;观察组年龄46~54岁,平均年龄(50.71±2.61)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经由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所有患者自愿参与, 排除子宫内膜恶性肿瘤患者。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行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治疗,于生理期结束3~7 d后进行手术治疗, 术前一晚采用16号乳胶导尿管予宫颈插管以扩张宫颈, 手术时患者腰硬麻醉, 使用本院宫腔镜系统, 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使用膨宫液, 可选择5%葡萄糖注射液, 流速控制为100~120 m l/min。患者取膀胱截石位, 常规消毒铺巾, 取出术前留置的宫颈插管, 逐步扩张宫颈达到9号扩张棒即可, 置入宫腔镜, 仔细观察息肉部位、数量和大小, 随后对息肉进行清除, 裸露息肉基底后进行电切操作, 电切功率设定为70 W, 电凝功率则为50 W, 对其基底部进行环形切除, 在子宫内膜切除过程中, 必要时行B超监测, 术后给予患者抗生素消炎。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炔诺酮(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 33020718)治疗, 手术当天开始给药, 每隔8 h给药1次, 2.5 m g/次,20 d为1个周期, 月经来潮时停药, 于月经第5天后进行下个周期治疗, 若患者无月经来潮, 则停药7 d后进行下一周期治疗, 持续治疗3个周期。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参考《妇产科常见疾病诊治指南·中篇》[2]相关内容制定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月经周期规律, 月经量恢复正常;有效:月经周期异常情况明显改善, 月经量减少;无效:月经周期异常、月经量较大等情况未改善。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治疗后对患者进行随访, 时间为6个月, 比较两组患者月经紊乱发生情况和子宫内膜吸收复发情况, 月经正常标准:单次月经量为30~50 m l, 周期为3~5 d;通过经阴道超声检查判断子宫内膜吸收复发情况, 子宫增大, 存在高回声区且子宫内膜存在局限性隆起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月经紊乱发生情况以及子宫内膜息肉复发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月经紊乱发生率、子宫内膜息肉复发率分别为10.00%(3/30)、13.33%(4/30), 低于对照组的33.33%(10/30)、40.00%(12/30),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

表2 两组患者月经紊乱发生情况以及子宫内膜息肉复发情况比较[n(%)]

3 讨论

子宫内膜息肉临床较为常见, 会诱发女性子宫异常出血,多发生于围绝经期女性人群中, 临床有研究指出发病原因与内分泌紊乱相关, 围绝经期女性雌激素水平较高, 对子宫内膜造成不良影响[3-5]。常规治疗以手术方式为主, 但术后患者复发率较高, 不利于病情恢复, 而术后给予患者炔诺酮可促进月经恢复, 有效抑制患者病情复发, 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本次研究选择围绝经期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给予其宫腔镜手术联合炔诺酮治疗, 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月经紊乱发生率、子宫内膜息肉复发率分别为10.00%、13.33%, 低于对照组的33.33%、40.00%,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原因分析如下:宫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保留完整子宫等优势, 可促进子宫内膜息肉病情快速恢复, 但手术治疗并未改变患者机体雌激素水平较高的状态, 因此术后患者病情容易复发[6,7]。而术后配合服用炔诺酮可有效控制复发情况,其为19-去甲基睾酮衍生物, 孕激素作用较强, 能够稳定患者雌激素水平, 并提升雌激素代谢率, 避免雌激素水平过高对患者造成不良影响, 可见孕激素在子宫内膜息肉控制和预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8-10]。同时炔诺酮可抑制卵泡雌激素生成, 调节患者内分泌状况, 可有效作用增殖期子宫内膜, 使其向分泌期子宫内膜转换, 促使其逐渐变薄, 降低临床复发率。

综上所述, 针对围绝经期子宫内膜息肉患者, 在宫腔镜手术治疗的基础上, 给予患者炔诺酮效果显著, 促进患者月经恢复正常, 治疗后复发率较低, 值得广泛推广。

[1]王惠, 徐晓英, 陆月梅, 等.口服妈富隆联合生化汤对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宫腔镜电切术后月经情况及疗效的影响.中国妇幼保健, 2017, 32(18):4391-4393.

[2]周坚红, 丁志明.妇产科常见疾病诊治指南(中篇).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2:84-92.

[3]索青霞, 杨欣, 杨铮, 等.宫腔镜术后联合应用孕三烯酮或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预防子宫内膜息肉复发的效果.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 24(14):1552-1554.

[4]王洁, 陈晓娟, 欧阳阳钢, 等.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联合屈螺酮炔雌醇片预防子宫内膜息肉复发的疗效.中国妇幼保健, 2017, 32(16):3954-3956.

[5]孟钊, 李洁明, 谢芳, 等.宫腔镜不同术式及宫腔镜联合屈螺酮炔雌醇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研究.中国妇幼保健, 2015,30(23):4043-4046.

[6]陈坤, 陈继明.宫腔镜联合炔诺酮治疗围绝经期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观察.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7, 4(1):5-6.

[7]董艳红, 吴而立.宫腔镜联合屈螺酮炔雌醇对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及月经情况的影响.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8(5):709-711.

[8]王瑞, 蔡秋娥, 汤雄文.炔诺酮联合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分析.中国医学创新, 2015(9):141-143.

[9]王萍.宫腔镜联合达英-35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疗效及对复发率的影响.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 11(13):74-75.

[10]张书军, 戈征, 夏恩兰.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后口服炔诺酮预防复发120例观察.中国内镜杂志, 2013(7):767-769.

猜你喜欢
炔诺酮绝经期宫腔镜
茜草川断党参汤联合炔诺酮治疗月经不调的效果及安全性观察
大医生(2025年1期)2025-01-02 00:00:00
运动改善围绝经期女性健康
围绝经期女性多焦虑 积极化解要得法
滋肾解郁宁心方加减治疗围绝经期失眠临床观察
中成药(2018年1期)2018-02-02 07:20:33
绝经过渡期功能性子宫出血采取去氧孕烯炔雌醇片联合炔诺酮治疗的效果
多次供精人工授精失败宫腔镜检查的意义
宫腔镜下电切术后预防宫腔粘连的临床探讨
米非司酮联合炔诺酮治疗复发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效果探讨
腹腔镜联合宫腔镜诊治女性不孕症54例
宫腔镜术后护理体会
哈尔滨医药(2014年6期)2014-02-27 13:3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