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华 关向阳 叶国静
有资料指出, 婴幼儿喘息性疾病诱发的因素较多, 如呼吸道感染、过敏、哮喘等[1]。利用支气管镜对支气管的内膜进行活检, 是临床检测、评估气道炎症的“金标准”, 但此种检测方法有一定创伤性, 其花费相对高, 因此, 应用起来会有局限, 而肺功能检查应用较广, 是临床评估哮喘疗效的核心指标。因此, 临床上应该提升重视程度, 展开积极诊断[2]。此次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7年1~12月接收的40例喘息性疾病患儿, 同时选取同期40例健康婴幼儿, 对其均行FeNO浓度检测, 现将两组检测情况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7年1~12月收治的40例喘息性疾病患儿作为研究组, 另选取40例健康婴幼儿作为参照组。参照组年龄1.4~7.8岁, 平均年龄(3.50±1.50)岁;男22例, 女18例。研究组年龄1.8~8.0岁, 平均年龄(3.80±1.65)岁;男21例, 女19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两组研究对象均行FeNO浓度检测(FeNO检测、肺功能检测)。
1.2.1 F e N O检测 采用一氧化氮分析仪检测F e N O水平,告知被检测者检测前不可食菠菜、动物内脏、莴笋、腌制食品等;不可做剧烈运动;不可服用支气管舒张剂、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等相关药物。告知被检测者多呼气, 以将肺部的气体彻底排空, 而后用嘴含紧过滤器, 深呼气保持气息平稳,气流呼气应均匀(50 m l/s左右)。
1.2.2 肺功能检测 ①E O S检测:检测人员抽取婴幼儿2 m l外周静脉血, 同时选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行血常规检查, 便于计算外周静脉血嗜酸性粒细胞绝对数;②F E V 1检测:检测人员选择肺功能仪对婴幼儿的肺功能参数进行3次检测, 每次检测间隔时间控制在15 min左右, 以获取最后的F E V 1%数据作为最佳检测值;③s I g E检测:检测人员抽两组25 m l外周静脉血, 选择免疫印迹法结合过敏性检测仪对血清内的过敏原s I g E进行半定量检测。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检测结束后, 检测人员仔细观察并准确记录两组EOS、FeNO、sIgE、FEV1%等指标水平, 并进行比较。sIgE反应级别判定标准[3]:0级:即无(0.00~0.34 U/ml);1级:即低 (0.35~0.69 U/ml);2级:即增加 (0.70~3.49 U/ml);3 级:即明显增加 (3.50~17.49 U/ml);4 级:即高 (17.50~49.99 U/ml);5级 ;即较高 (50.00~100.00 U/ml);6 级 :即极高 (>100.00 U/ml)。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组 EOS(1.60±0.21)×109/L、FeNO(38.21±2.68)×10-9mmol/L、sIgE(13.86±0.50)U/ml、FEV1%(82.65±2.49)%与参照组的 (0.11±0.01)×109/L、(10.78±0.48)×10-9mmol/L、(0.19±0.02)U/ml、(90.75±1.7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两组E O S、F e N O、s I g E、F E V 1%水平比较(±s)
表1 两组E O S、F e N O、s I g E、F E V 1%水平比较(±s)
注:与参照组比较, aP<0.05
组别 例数 E O S(×109/L) F e N O(×10-9m m o l/L) s I g E(U/m l) F E V 1%(%)研究组 40 1.60±0.21a 38.21±2.68a 13.86±0.50a 82.65±2.49a参照组 40 0.11±0.01 10.78±0.48 0.19±0.02 90.75±1.70
有资料指出, 哮喘发病率逐年上升, 儿童哮喘在婴幼儿期患病率较高[4]。一氧化氮是因一氧化氮合酶快速催化生成, 其调控功能非常重要, 能出现在人体呼出的各种气体当中。但是FeNO属于气道炎性反应的一种转导分子, 和机体支气管肺泡的灌洗液、痰诱导、难治性哮喘儿童气道活检气道的嗜酸性粒细胞水平呈正相关, 能够对机体炎症变化产生非常明显的反映。尤其在肺功能检测过程中, FEV1%检测对哮喘临床确诊有很大帮助, 是临床当前准确评估哮喘病情、分期的核心指标, 重点对机体小气道的通气功能、哮喘发作程度进行反映[5]。
对EOS进行检测, 可以对各种类型的细胞因子、颗粒蛋白的吞噬及释放功能有一定了解, 同时在EOS过氧化酶、主碱基蛋白、EOS阳离子蛋白等相关物质快速合成、分泌过程汇总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6]。但以上物质对机体肺组织、气道上皮等也可能会造成一定损伤, 从而致使机体气道上皮的剥离和高反应性[7]。再加之哮喘患儿FeNO水平明显上升,作用机制可能由于炎症细胞因子刺激气道, 所以使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明显提升, 从而提升NO水平[8]。
据相关实践研究表明, 过敏原等相关的外源性刺激会刺激iNOS合成, 哮喘患儿气道的上皮、炎症细胞当中的iNOS表达增多, 但非哮喘患儿中明显减少[9]。FeNO水平和哮喘气道高反应性、症状、痰液嗜酸细胞计数、支气管舒张反应等均有一定相关性, 对机体气道的炎症水平会产生良好的反应[10]。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 研究组 EOS(1.60±0.21)×109/L、FeNO(38.21±2.68)×10-9mmol/L、sIgE(13.86±0.50)U/ml、FEV1%(82.65±2.49)% 与参照组的 (0.11±0.01)×109/L、(10.78±0.48)×10-9mmol/L、(0.19±0.02)U/ml、(90.75±1.70)%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对婴幼儿喘息性疾病展开FeNO浓度检测,对临床评估哮喘病情、调整诊疗方案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1]刘俊, 邓金强, 蔡青, 等.呼出气一氧化氮检测在婴幼儿喘息性疾病急性期及缓解期的临床应用.疾病监测与控制, 2016,10(11):918-919.
[2]蔡青, 邓金强.婴幼儿喘息性疾病FeNO检测与sIgE、IgE的相关性分析.中国医药导报, 2017, 14(12):97-100.
[3]谭杰, 覃敏, 黄惠萍, 等.呼出气一氧化氮和婴幼儿肺功能在0~3岁儿童喘息性疾病中的应用.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6,29(21):2987-2988.
[4]曾彩霞, 孙中厚, 安百梅, 等.呼出气一氧化氮浓度在婴幼儿喘息性疾病中的意义.现代医药卫生, 2015, 23(8):1127-1130.
[5]崔建花.喘息性疾病患者皮肤点刺试验反应强度与呼气一氧化氮和肺功能的关系.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 9(6):72-73.
[6]温志红, 杨英杰, 王美春, 等.婴幼儿喘息患儿呼出气一氧化氮的变化及临床意义.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7, 10(4):303-305.
[7]产春玲, 禹彩霞, 常双喜, 等.呼出气一氧化氮测定在呼吸系统疾病诊疗中的指导意义.临床医学, 2014, 34(10):111-112.
[8]江剑华.呼出气一氧化氮测定在小儿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苏州大学, 2016.
[9]朱惠源, 吴景硕, 张钟, 等.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与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呼出气一氧化氮检测对比研究.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6, 26(7):44-47.
[10]哈依那.呼出气一氧化氮检测在支气管哮喘诊治中的作用及其与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相关性的研究.新疆医科大学,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