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提速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

2018-06-26 05:50:16何佳艳
投资北京 2018年6期
关键词:垃圾处理资源化废弃物

文/本刊记者 何佳艳

随着“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的进行,大量违章建筑的拆除让北京建筑垃圾激增,如何及时消纳、有效利用建筑垃圾,成为摆在很多基层管理者面前的重要课题。日前,北京市发展改革委会同市住建委等10个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建筑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明确,建筑废弃物在拆除现场存放时间不得超过半年;鼓励使用移动式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处置设施,对建筑废弃物现场资源化处置,应实时监测重点污染物;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资金将予以支持,建筑垃圾处置费用标准试点按不高于现行建筑垃圾处理费标准150%执行。

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势在必行

记者日前在北京市朝阳区十八里店镇西直河拆违现场看到,一栋五层高的宿舍楼正在进行拆除工作。与一般的拆除现场不同,这里多出了一条资源回收流水线——由郑州鼎盛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WAF380轮胎式移动破碎站和WAS轮胎式移动筛分站组成,挖掘机将建筑废料从一头倒入,经过破碎筛分,另一头吐出可以再利用的骨料。

北京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最近一个月以来,这样的建筑垃圾再生处置设施在通州、朝阳、昌平、平谷四区相继布局投产,北京市新增建筑垃圾处理能力270万吨,这标志着四区90%的建筑垃圾,通过建筑垃圾综合处置技术,被处理为可再次使用的透水方砖、再生回填材料等建筑材料。

据了解,目前我国每年的建筑垃圾产生量高达18亿吨,资源化利用率不足5%。除少量用于工程回填和再生利用外,大部分仍简单堆放处理。2016年及以前,北京全市建筑垃圾量一直比较稳定,除土壤回填和垃圾填埋,每年约有1000万吨建筑垃圾需要处理,配套处理能力大致相当。2017年本市拆除5985万平方米违建,今年还将实施4000万平方米违建拆除,短时间内将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另一方面,目前本市有8条固定式建筑垃圾处理生产线、39条移动式生产线,投入和在建的生产线设计年处理能力在7140万吨,但受分布不均、开工不足、设备维护等因素影响,建筑垃圾处理能力仍有很大缺口。

随着北京市疏解整治促提升工作的不断深入,建筑垃圾越来越多,而疏解腾退后的大量空间和留白增绿的规划建设所需的砂石料等材料却供不应求。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势在必行。

拆除利用一体化管理

“建筑垃圾通常被称为放错地方的‘黄金资源’,这些再生材料既可用于生产各类再生建材,例如免烧砖、透水砖、行道砖等,也可直接‘反哺’到城市建设中。” 北京建工资源公司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了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处理流程,房屋在拆除后,建筑垃圾处理设备配驻场地,对建筑废弃物进行初步资源化利用;成批成块的建筑进行初碎、人工分选后,红砖、价值较高的混凝土块首先被筛选出来,其次剔出木料、衣物等轻物质;然后进入破碎设备进行二次破碎,此时生成的混合产品,经过传送带根据粒径大小被分拣成四种再生骨料,等待进一步的资源化利用或直接作为原料出售。

因此拆除前期的材料分拣步骤非常重要。以前一拆除建筑,经常是稀里哗啦推倒了事。但生活垃圾、家具和建筑垃圾混在一起,导致建筑垃圾使用效率变低。

此次《意见》提出,实施建筑拆除和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一体化管理。记者在朝阳区十八里店镇西直河拆违现场看到拆除工序有所变化,比如得先把沙发、家具、杂物等生活垃圾分拣出来,再把塑钢门窗、木材、钢材等逐个拆除。这样做的好处在于,虽然说前端分拣任务量增加了,却为下一个破碎环节提供便利,让破碎后的再生骨料大大减少杂质,提高利用率。

根据《意见》,拆除类项目应当在拆除现场实施建筑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据了解,一个固定的垃圾资源化处理厂,要走环评等审批手续,从立项建设到投运需要至少一两年。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考虑到控制产能的需要、建筑垃圾的运输成本和遗撒污染等因素,大量就地建设临时垃圾资源化处理设施并就近利用,成为解决当前建筑垃圾激增问题的最优选择。因此,《意见》提出各区可因地制宜建设1至2个临时性(或半固定式)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设施,待任务完成后拆除,相关部门将依法加快办理手续;需要转运或现场无法实施资源化综合利用的,应按相关规定将建筑废弃物运至有资质的消纳场或固定式资源化处置工厂进行合理处置。无法实施资源化处置的,应按照“谁产生,谁负责”以及行业监管的原则,由产生单位妥善处置。

《意见》明确拆除工程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处置费用应由发包、承包单位在合同中明确,合同价格不高于现行建筑垃圾处理费标准的150%,并纳入项目拆除成本或项目建设成本中。此外,《意见》提出了资金支持与政策扶持两大创新举措:一是提出“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资金可用于支持各区违建拆除产生的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处置与综合利用费用支出;二是提出资源化处置企业可按照相关规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同时,《意见》明确,拆除的建筑废弃物在拆除现场存放,原则上不得超过6个月。市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明确现场拆除物堆放时间限制,是为了更有利于环境整治。

建筑垃圾通过资源化处置的方式加以利用,既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又能够实现废弃物资源化循环利用。为在市场推广建筑废弃物再生品,《意见》要求建筑废弃物再生产品的质量应符合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的规定,同时要求政府投资项目率先在指定工程部位使用建筑废弃物再生品,并鼓励社会投资工程优先使用建筑废弃物再生产品。

卫星遥感让监管升级

除了让建筑垃圾“涅重生”,及时监测处置这些垃圾的效率和进度,也尤为重要。

为了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本市已通过卫星遥感技术对违法建设拆除完成进度进行动态跟踪监测,重点针对建筑垃圾的产生、垃圾堆放面积、处置清运进展进行持续监测与分析,及时掌握拆违地块范围内的建筑物拆除、建筑垃圾堆放、场清地平、留白增绿现状信息,为决策和监管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据了解,从2017年底开始,本市将300平方米以上的1.2万多处的拆违重点点位纳入遥感监测范围。目前,市疏整促专项办已将拆除违法建设、棚户区改造、留白增绿等工作纳入卫星遥感监测范围,对重点点位实现每月遥感监测一次,实时督促属地尽快处理。

“这项技术就相当于在高空装上‘摄像头’,实时监测拆违、建筑垃圾处置进度。”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解释道。

“垃圾上有没有盖滤网,遥感技术都能看得一清二楚。”二十一世纪公司的“北京二号”卫星正是遥感技术的“控制者”,分辨率达到0.8米。该公司城市管理部部长熊志明向记者表示,通过持续监测,可及时发现拆违建筑垃圾处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猜你喜欢
垃圾处理资源化废弃物
磷石膏资源化综合利用任重道远
制造了全世界三分之一废弃物的产业
英语文摘(2022年6期)2022-07-23 05:46:26
人造石行业固废资源化处理及综合利用概述
石材(2022年2期)2022-05-25 13:04:14
新型医疗废弃物焚化舱
电子废弃物
世界博览(2020年19期)2020-10-30 10:02:46
NO TIME TO WASTE
汉语世界(2020年1期)2020-02-14 15:11:54
垃圾处理要多少钱?
污泥的处理及资源化利用
“废弃物”中有孩子的快乐
基于PLC的潮湿垃圾处理控制系统
时代农机(2016年6期)2016-12-01 04: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