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课堂是教师传授知识、进行教育教学的重要阵地。本文从以问题为启发点、组织小组合作和开展实验教学三方面出发,分析和探究构建高中化学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与策略。
关键词: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实践研究
高效课堂指的是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达成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速度较快、效果较好的课堂,构建高效课堂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但由于传统思想观念的根深蒂固,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方法的广泛运用严重影响着学生的有效学习。因此,高中化学教师必须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探寻科学、高效、合理的教学策略以构建起高中化学的高效课堂。
一、以问题为启发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开展一切学习活动的原动力。而趣味化的课堂提问,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思考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则可以充分利用课堂的提问环节,对问题的内容、提问方式、提问的时机进行精心的设计,进而提高学生化学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例如,在教授《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时,为了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笔者学生们进行了如下对话:
师:在冶炼金属时,设备中的温度远远高于我们生活中所接触到的温度,那么这么高的温度是如何产生的呢?
生:添加了催化剂。
师:非常好,在冶炼金属时,人们通过加入纯氧,使火焰获得了足够的氧气,因此温度才会如此之高。那么根据之前的学习,我们回顾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时,影响反应的快慢主要取决于什么呢?
生:主要由物质本身的性质决定。
师:非常好,那么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部因素有哪些呢?
生1:温度、催化剂。
师:非常好,那么大家还有补充吗?
生:...
师:其实,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部因素还有一种,下面这节课,老师就带着大家一起学习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因素吧。
这样,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笔者通过以问题为启发点,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增强了学生的化学素养,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通過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传统教学观念下,高中化学教师掌握了课堂的主动权和话语权,严重削弱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小组合作能够有效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与探究能力。因此,高中化学教师可以组织开展小组合作,并引导学生在小组内部对问题或任务展开充分的讨论与交流。
例如,在教授《化学能与热能》时,为了增强学生之间的团队配合能力,发展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笔者上课后将学生们进行了分组,将全班学生分为了以6人一小组的形式,为了确保学生们合作学习的效率,笔者根据学生们不同的学习能力进行划分,使每一组都有一位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担任组长,引导小组有效完成任务,分完小组后,笔者对学生们下发任务,任务如下:哪些化学反应能够产生热量?化学能如何被人类转化成热能供大家使用?任务下发后,学生们立即展开讨论,并结合生活中所观察的现象猜想。这样一来,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笔者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采用实验教学方法,增强学生实践能力
化学是一门以操作性为主的实用型学科,实验是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强化实践与理论之间紧密联系,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与实践操作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高中化学教师应该转变过去“重理论、轻实验”的教学观念,重视实验教学。
例如,在教授《金属的化学性质》时,为了增强学生们的实践能力,笔者将课堂转移到了实验室,让学生们通过实验来探究不同金属的化学性质。以金属钠为例,笔者为学生们准备好金属钠,让学生们从密封且装有煤油的玻璃瓶中取出一小块的金属钠,然后让学生们用小刀切割一小块金属钠,观察金属钠切口处的现象,学生们发现,刚切割的金属钠表面为银白色,但是银白色的金属钠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很快又变得暗淡。待学生们对金属钠的性质有一定了解后,笔者再让学生们以金属铝作比较,对比两种金属的不同性质,通过实验操作,学生快速得出了结论。这样,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笔者采用实验教学方法,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同时还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总而言之,只有构建起高效的高中化学课堂才能够保证学生学习效果的优化,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提升。因此,每一位高中化学教师都应该明确自身的职责与使命,转变落后的教学观念,以问题为启发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来培养学生合作精神,采用实验教学方法以增强学生实践能力,最终有效推动和促进高中化学高效课堂的构建,充分发挥化学的魅力和价值。
参考文献:
[1]刘云杰.如何构建高效率的高中化学课堂[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2018
[2]徐正玉.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与运用[A].十三五规划科研管理办公室,2018
【作者简介:黎红晶(1980.11—),性别:男,籍贯:广西百色西林 职称:二级教师,学历:大学本科,研究方向:化学课堂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