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学教学课件设计研究

2018-05-31 07:01:59林文红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8年5期
关键词:识别性组块种间

林文红

(浦城第一中学,福建 浦城 353400)

高中生物学具有丰富的知识体系,应借助课件、微课视频等教育信息资源,生动而直观地呈现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来获取信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应用生物学知识。

一、高中生物教学课件设计存在的问题

(一)忽视信息整理,可识别性差,重点不突出

制作课件时,只是简单地将课本内容和教辅内容复制粘贴到课件中,忽视教学内容的信息整理,没有很好地突出教学重点、呈现教学思路,识别性差,信息量超出了学生的接受能力,没有考虑到学生是要通过课件对教学内容进行理解和记忆,没有考虑课件除了辅助教师的教之外,更重要的是促进学生的学。

(二)过分强调技术,忽视教学课件的互动性

设计制作课件时,没有把学生学习摆在主导地位,只是一味地炫耀制作技术,无法将技术与教学有效地融合,忽视与学生的互动性和学生的参与性,违背了信息化教学“以学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能力”这一基本原则。或者虽然课件具互动性,但仅是传统教学的一问一答方式,没有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功能,让学生在信息化设备上动手操作与体验。

二、高中生物教学课件设计策略

一个好的课件取决于一个好的教学设计,课件的设计决定了课件的教学效果和质量,课件的设计必须与课堂教学设计相结合。[1]

(一)组块化设计,提高课件的易接受性

使用课件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因此,课件设计要重视内容的结构化,提高课件的易接受性。

认知的基础是结构化。大脑的认知功能分为本能、直觉和现实模拟重组思维等三种类型。本能能够识别大量简单的结构,再由直觉和现实模拟重组思维处理。[2]杂乱无章的信息直接进入大脑是很难被记忆和应用的,把要呈现给学生的课件内容结构化处理,是促进学生记忆和高效应用的关键。

心理学研究认为,人类将需要记忆的信息加以分类或加工使之成为一个小的整体,即组块,组块是记忆的单位,组块可以提高记忆的容量。[3]因此,设计课件时,应提炼知识内在的逻辑结构和要点,突出教学的重难点,若一个课件页面有大量信息,则需进行一定的拆分、删减,形成若干页,使之组块化,以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从而避免学生的认知负担。

以人教版高中生物“群落中的种间关系”课件修改过程为例。图1是成段的文字,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不利于学习。如果进行组块化设计,突出重点信息,将种间关系名称“捕食、竞争、寄生、共生”用加大、加粗字体强调,并划分成四个段落,这样就形成“捕食、竞争、寄生、共生”四个组块(如图2),这样种间关系便一目了然了。图3是在图2的基础上加入适当的图片进行修饰,使得知识结构清晰、画面生动形象,体现《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倡导的聚焦大概念教学的理念,有利于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和应用生物学重要概念,发展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

图1 种间关系初稿1

图2 种间关系修改1稿

图3 种间关系修改2稿

又如“群落的演替”教学时,将图4中标题、时间、动物物种增加、植物繁茂、演替的定义等部分的内容结构化处理、修改为图5,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演替”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如果在生物学教学中,能更多地运用图示或思维导图将知识结构化,对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形成知识体系是相当有利的。

图4 群落的演替初稿

图5 群落的演替修改稿

(二)恰当的表达方式,提高课件的可识别性

课件基本的功能是表达、传递教学信息,因此课件的可识别性是关键条件,即课件内容要让学生看得清、好辨识。

1.删除无关的干扰因素

删除课件中与信息表达无关的装饰、复杂劣质的背景,对有关的图片进行必要的剪裁。如裁去图片中边角水印、文字标识等无关内容,以解决课件“花”的毛病,提高课件内容的可读性,有效地传递教学信息。

如由于背景图的干扰,学生无法阅读图6中的文字,图2将背景图删除,加大文字间的行距,清楚地排列每条信息,提高了文字清晰度与课件信息的可阅读性。

图6 种间关系初稿2

2.选用合适的字体

课件中要尽量少用宋体等衬线字或过于花哨的艺术字,建议使用像“微软雅黑”这类笔画粗细均匀的非衬线字,不要随意对文字加粗或增加阴影之类的效果,这样反而降低了可阅读性。课件页面信息唯有简洁,才能保证学生看得清,学生才能注意到具体的内容信息,从而达到信息传递的目的。

3.注意色彩的搭配

课件中大红文字搭配深蓝背景,若在投影仪的环境下,由于投影仪的流明度及偏色等因素的影响,课件信息表达效果尚可。但是,若是使用液晶显示器或平板,这种配色就显得相当刺眼,影响学生的观察与阅读。所以课件配色时要考虑所使用的环境条件。

4.视觉化处理信息

还需把课件呈现的知识内容尽可能地视觉化处理。视觉化的信息是大脑获取最快的信息,人们利用眼球只需要1/10秒的时间。Colin Ware研究表明,当得到信息越快,大脑对信息的过滤和对事件的构建也就越快,从而形成概念的速度也就更快。[4]视觉化的信息在大脑中保留的时间也是最长的。图5是对课件信息内容进行视觉化处理的一种基本方法,有利于学生的长时间记忆,对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很有帮助。

总之,教师应重视设计教学课件,基于学生学习的角度,综合运用上述课件设计策略,提高课件的易接受性与可识别性。

[1]孙方.PPT课件高效制作[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

[2]安民.认知的基础是结构化[EB/OL].[2016-03-07].ht tps://www.j ianshu.com/p/20cf 21a68d99.

[3]李丽.心理学知识在生物复习记忆中的运用[J].中学生物学,2011(8).

[4]Jef f Johnson.理解UI设计准则[M].张一宁,王军锋,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4.

猜你喜欢
识别性组块种间
干旱条件对鬼针草和醉鱼草种间相互作用及生长的影响
植物研究(2023年5期)2023-09-09 08:01:22
三峡库区支流花溪河浮游植物种间关联及影响因子分析
横浪作用下大型上部组块双船浮托安装动力响应特性试验研究
国产汽车标志设计批评
符号的识别性在广告视觉形式中的体现——以标志设计为例
新闻传播(2016年19期)2016-07-19 10:12:08
陆丰7-2油田导管架平台上部组块低位浮托安装关键技术
以改性松香为交联剂的甲硝唑磁性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材料的制备、表征及分子识别性研究
江苏省宜兴市茶园秋季杂草种间生态关系及群落分类
杂草学报(2015年2期)2016-01-04 14:57:55
游乐场所安全标志识别性研究
营养盐输入方式对3种微藻生长及种间竞争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