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桕毒蛾生物学特性及防治试验

2018-05-31 09:14:53薛清文
现代农村科技 2018年5期
关键词:毒蛾群集树冠

张 波 薛清文

(1陕西省山阳县林业站 陕西 山阳 726400;2陕西省山阳县天竺山国有林场 陕西 山阳 726400)

乌桕毒蛾属鳞翅目毒蛾科,是油桐主要害虫之一,主要为害油桐、乌桕、栎、杨等。以幼虫取食叶片,亦能啃食嫩枝皮层和果皮,轻者影响生长和减少结实量,重者枯死。笔者进行了乌桕毒蛾生物学特性及防治试验,现总结如后。

1 形态特征

成虫:雌虫体长13~15mm,雄虫体长9~11mm,体密被橙黄色绒毛,触角羽毛状。卵:淡绿色,椭圆形。幼虫:黄褐色,头和腹末为橙色;胸部稍细,老熟幼虫体长25~30 mm。蛹:棕色,纺锤形,长10~13 mm,茧薄,土黄色。

2 生物学特性

1年2代,以幼虫越冬。次年4月中、下旬开始活动,取食嫩枝和幼芽;5月中旬越冬幼虫开始结茧化蛹;6月上旬羽化产卵,孵出第1代幼虫。第2代成虫于9月上旬出现,幼虫于9月中旬取食至11月下旬在树干下部作丝网,群集越冬。成虫夜间活动,有趋光性,产卵于叶背,卵半月孵化。初孵幼虫群集卵块周围取食卵壳;3龄前群集叶背取食叶肉,使叶脱落;3龄后则食全叶并啃食嫩枝及树皮;每日上午9:00以后,离开树冠到树干的阴面作丝幕隐伏,至下午5:00以后又陆续上树为害。老熟幼虫在树干基部老皮缝、地面松土中、碎石堆或杂草中集结成团,吐丝结茧化蛹。

3 防治试验

3.1 试验林概况。试验设置在陕西省山阳县天竺山国有林场油桐林,试验面积1 hm2,树龄15年,株行距2.5 m×2 m,树高2.9~3.8 m,生长中等,郁闭度0.8。林内发生乌桕毒蛾为害,危害较严重。

3.2 试验方法

3.2.1 火把烧燎防治试验。利用老熟幼虫在树干下部群集越冬的习性,用火把烧燎法烧杀防治。设置用火把烧燎与对照(CK)未烧燎2个处理进行对比试验。以单株为小区,火烧燎后调查防治效果。

3.2.2 束草诱杀防治试验。夏季可利用白天幼虫下树的习性,在树下束草中集结成团,束草诱杀。试验设置束草诱杀与对照(CK)未束草2个处理组,束草诱杀后调查防治效果。

3.2.3 树冠药剂喷雾防治试验。利用越冬幼虫群集在树干上时,设置用80%敌敌畏乳油1 000倍液、90%敌百虫晶体800倍液与对照(CK)清水3处理组进行对比喷雾试验,7 d喷1次,连喷2次,喷时细致、均匀、周到,喷至药液下滴时为止,喷后7d调查防治效果。

3.3 防治效果与分析

3.3.1 火把烧燎防治效果。从表1可以看出,老熟幼虫在树干下部群集越冬,用火烧燎杀,其幼虫死亡率为87.5%,防治效果较好。

表1 火把烧燎防治效果

3.3.2 束草诱杀防治效果。从表2可以看出,夏季利用白天幼虫下树的习性,在树干下束草诱杀,其幼虫死亡率为91.3%,防治效果明显。

表2 束草诱杀防治效果

3.3.3 树冠药剂喷雾防治效果。从表3可以看出,利用越冬幼虫群集树干上时,用80%敌敌畏乳油1 000倍液、90%敌百虫晶体800倍液树冠喷雾防治,其幼虫减退率分别为91.6%、90.8%,均在90%以上,防治效果明显。

表3 2种化学药剂树冠喷雾防治效果比较

4 小结

试验结果表明,用火把烧燎防治,其幼虫死亡率为87.5%,防治效果较好。用束草诱杀,其幼虫死亡率为91.3%,防治效果明显。越冬幼虫群集树干上时,用80%敌敌畏乳油1 000倍液、90%敌百虫晶体800倍液树冠喷雾防治,其幼虫减退率分别为91.6%、90.8%,均在90%以上,防治效果明显。

[1]邹恩鸿.油桐 [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

[2]黑龙江牡丹江林业学校.森林病虫害防治 [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1.

猜你喜欢
毒蛾群集树冠
刍议飞防蜀柏毒蛾与蚕桑产业和谐发展
四川蚕业(2021年4期)2021-03-08 02:59:58
Cecilia Chiang, pioneer of Chinese cuisine
蜀柏毒蛾微孢子虫对家蚕危害的研究初报
四川蚕业(2021年3期)2021-02-12 02:38:40
树冠羞避是什么原理?
东方企业家(2020年5期)2020-05-29 08:13:43
榕树
山西文学(2019年8期)2019-11-01 02:14:24
树冠
文学港(2019年5期)2019-05-24 14:19:42
如何防治肾毒蛾
林业与生态(2016年8期)2016-12-14 10:55:02
龙眼木毒蛾的发生规律及防治策略探究
现代农业(2016年6期)2016-02-28 18:42:52
基于自组织结对行为的群集机器人分群控制方法
浅谈ODX与动态群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