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瑾
摘要:“共生”理念作为不同物种之间互惠共生的状态。到20世纪中后期,延伸到社会科学等多个学科领域,作为生态系统中最基本的和谐稳定的生物生存模式,各部分之间都依靠着共生关系形成一个整体性的生态系统,从而组成了紧密相关的生物链。人类作为“共生”关系中的一员,为了保护生态平衡,自身得以更好的发展,我们必须以“共生”理念为守护自然的生存法则。
“通过对电影中社会及人物影像的阐释,引发人们对生存环境的关注,启迪我们对当代影视文化的思考。”宫崎骏正是这样一位深受日本森林文化影响,怀抱着人与自然的生态“共生”理想的动画大师,作品中的生存危机以及密切关注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等多方面问题,生态“共生”的理念在他的创作过程贯穿始终。
关键词:宫崎骏;生态“共生”;多元文化
一、人与自然的生态“共生”
作为宫崎骏动画的核心主题——人与自然关系,贯穿于他整个创作过程中。《风之谷》人与自然的对立,《天空之城》中莫西卡对天空之城的毁灭式入侵……都是导演对人与自然的深深忧虑。人类文明与自然的冲突在宫崎骏的通过风、森林、火等细节物象的等暗指的人类来进行具体表现,而人类文明想要长存却也离不开自然的庇护。
对于导演自己来说,人类并非作为自然的真正主人,植物——具体来说是“树木”才是,每部作品中出现的“参天大树”就如同人类的生命之树郁郁葱葱的屹立着。对于自然不遗余力的赞美,在《风之谷》里,风吹过山谷,成片飘动的是绿色的植物,是鲜艳的山花,这一切描绘的自然之境都那么的令人向往,以“绿色”为独特的的视角,传达出人与自然“共生”命运。然而,被人类破坏、摧残的自然却无私的包容着它的孩子,人类依存在母亲的怀抱,贪婪地占有着每一寸的土地。正如宫崎骏在思索着人与自然充满矛盾的关系中,“还有人对美好自然的理解,还有自然向人类敞开心扉的过程。”
在古老的东方,日本人以这种美好的希望支撑着生命的存在,人和自然是一体的,我们共同在这个地球上坚强的活着。宫崎骏用冷峻的目光温暖的笔触向人们传输着人与自然的生态“共生”,让我们怀着崇敬之心对待所有存在的生命。
二、多元文化的共生
日本民族对于外部文化的侵入,采取了一种在保持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的融合,作为一种相融互汇的复合文化形态,多元因子在自身文化的发展中形成了一種特殊的极具价值和探索意义的民族内涵,这种内化的过程中充满着冲突与平衡,在实现自身生命价值的同时,也形成一种多方面的发展。
宫崎骏的作品中体现着多元文化的相互融合。极具日本本民族特色的场景也常常出现在影片之中,对于外国作品的改编和以国外背景作为创作题材的作品,使得宫崎骏的电影富有个人特色。影片《红猪》以意大利为背景进行创作,而《风之谷》中把极具中世纪欧洲游牧民族的服装风格置于人物身上,在《天空之城》里工业革命的时代气息无处不在。导演把这种多元文化的特征性结合自己的创意灵感,形成了如万花筒中的世界,千变万化,精彩纷呈,将一部部视听盛宴奉献给全世界的动画电影爱好者。艺术不分国界,文化无问西东,这样的境界便是多元文化的“共生”。
除了动画语言描述的美好,对于现实危机的深刻表达也被这位充满人文关怀的导演寄托在作品之中,表达着自己对于人生、对于世界的看法,对大自然的虔诚之心,对于生命的无比热爱,对于人性的浪漫追求,宫崎骏的作品一直围绕着现实世界的种种问题,借助动画的手段进行表达。《红猪》便是在海湾战争爆发的现实下产生的,作为第一部以成年人为主角的作品,片中宫崎骏阐发了对战争的思考,用魔法的方式表露着主人公在失去战友后对于战争的厌恶,带有强烈的批判情绪。而在伊拉克战争爆发的同年奥斯卡颁奖礼上,他用亲笔写下的宣言,向全世界表达着自己的悲伤。
在没有鲜明界限的作品里,脱离了种种的狭隘观念,宫崎骏在自己的动画王国建起一片宏大的没有边界的,人与人“共生”的世外桃源。60岁的导演许下的心愿便是对于一切生命的祈祷。
作为一个高度现代化的国家,日本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却是自然和谐的“共生”在同一片天空——古老陈旧的寺院与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并肩矗立,在京都的街头巷尾,身穿和服的少女悠然走过……宫崎骏是一位受传统文化影响很深的导演,作品中的传统文化指引着我们回归最初,为人类最本源的文化气息所感动。就像《幽灵公主》中很多细节——土偶面具,手中的弓箭等等都是对日本绳纹时代古老文化的影射。
在宫崎骏的作品中现代文明的描写也体现着他对于未来的期待,《天空之城》的设置,成为无数观众的心中向往圣地,飞行石的神奇,机器人与眼花缭乱的宝藏,都给观众营造出一种未来理想世界的梦境,导演用绚丽的画面冲击着观众,也用最终“空无一人”的结局,试图追问文明失落的根本原因,对人类文明现存的种种弊端进行有力的揭露,作品尾声,人与“地”之间的依赖“共生”似乎回答了导演深深忧虑的人类前途命运,无论未来如何发展,人类都离不开懒以生存的“大自然”——人类的渊源,人类文化的最初传统。
自《风之谷》上映以来,宫崎骏营造的这一方神奇的天地,用其自身对于社会的责任与关注以及对于人类的深切关怀,对生命的歌颂,形成了多元文化中的生态“共生”。
参考文献:
[1]秦刚.感受宫崎骏[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
[2]薛燕平.世界动画电影大师(第2版)[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
[3]青井汎.宫崎骏的暗号[M].昆明:云南美术出版社,2006.
[4]朱旭辉.“真善美”在吴贻弓影像中的阐释(二)[J].电影文学,2011(8).
(作者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