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训练联合物理因子治疗肩袖损伤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8-05-25 11:29:12陆鹏杨小立尚翠侠
医学信息 2018年4期
关键词:肩袖损伤物理疗法康复训练

陆鹏 杨小立 尚翠侠

摘 要:目的 观察康复训练联合多种物理因子治疗肩袖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12月肩袖损伤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物理因子治疗,包括中频电治疗仪及超声治疗仪、超短波治疗仪;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增加运动康复训练,采用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评估两组疗程结束后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治疗后Neer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后治疗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83.20±2.23)分vs(93.26±1.46)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复训练联合多种物理因子治疗肩袖损伤,可有效促进患者肩关节功能的恢复,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多手段联合治疗肩袖损伤。

关键词:肩袖损伤;康复训练;物理疗法

中图分类号:R684;R49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8.04.070

文章编号:1006-1959(2018)04-0184-02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combined with various physical factors in the treatment of rotator cuff injury.Methods 60 patients with rotator cuff injury in our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15 to December 2016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with 3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physical factors,including medium-frequency electric therapeutic apparatus and ultrasonic therapeutic apparatus and ultrashort wave therapeutic apparatus.The treatment group was given exercise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Neer shoulder function score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after the end of treatment.Results The Neer score of the two groups after treatment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before treatment(P<0.05).After the treatment,the score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83.20±2.23)vs(93.26±1.46)],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groups(P<0.05).Conclusion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combined with a variety of physical factors in the treatment of rotator cuff injury can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recovery of shoulder joint function and improv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It is worth to promote the use of multiple approaches in clinical treatment of rotator cuff injury.

Key words:Rotator cuff injury;Rehabilitation training;Physiotherapy

肩袖由四块肌肉构成:冈上、下肌,小圆肌及肩胛下肌,肩袖损伤常因四块肌腱出现损伤或无菌性炎症,表现为肩部疼痛、持续压痛、活动受限或肌肉萎缩、撕裂,好发于使用肩部频繁的人群[1]。从时间上分类主要分为急性损伤及慢性损伤。随着MRI的普及以及就诊意识提高,肩袖损伤诊断率越来越高,对于肩袖损伤的及时有效治疗显得尤为重要。肩袖损伤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康复治疗和手术治疗。本研究运用康复训练联合物理因子疗法观察治疗肩袖损伤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12月门诊确诊的肩袖损伤患者60例。本次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年龄>75岁,合并严重心肝肾等系统疾病者、精神病、肿瘤患者及不能坚持治疗者。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后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42~63岁,平均年龄(47.3±9.15)岁, 平均VAS评分(6.81±2.11)分;对照组男20例,女10例,年龄41~67岁,平均年龄(45.2±8.24)岁,平均VAS评分(7.51±1.77)分;各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 采用物理因子治療,急性损伤72 h内制动休息。物理因子治疗采用YK-2000B型(广州一康科技有限公司)中频电治疗及达佳DL-C-BⅡ型超短波、CZT-8A型超声波治疗。中频治疗仪操作细节:患肩疼痛部位放置电极片,刺激量以肌肉收缩为度,20 min/次,1次/d,2 周为1疗程。超短波治疗法:患者卧位,患肩痛处前后对置电极,剂量为无热量,20 min/次,1次/d,2 周为1疗程。超声波疗法:患者坐位,患肩痛处涂抹耦合剂,探头往返微移稍用力按压,模式为连续式超声,强度为0.75~1.5 W/cm2,15 min /次,1次/d,2 周为1疗程[2]。

1.2.2观察组 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做运动康复训练治疗。①早期(受伤后1~7d):患肩制动休息,用前臂吊带悬吊胸前,避免患肩上举、外展,指导耸肩运动、屈肘、握拳等动作,以期减轻疼痛和减少组织水肿。②中期(7~21 d):被动活动肩关节活动,帮助患者进行肩关节屈伸、外展、内旋等各方向活动,循序渐进过渡到手指爬墙、棍棒练习、滑车等。以期肌肉松解和缓解痉挛。③后期(21~60 d):进行肩关节功能及肌力训练。牵伸练习:对肩袖构成肌肉及周围肌肉群进行轻柔缓慢地牵拉;关节活动度训练:在无痛及可忍受范围内做患肩关节的生理训练;加强肌力练习:增强冈上肌等主要肌肉的的肌力;肩胛骨的运动控制能力练习:通过耸肩等动作练习肩胛骨的下降、后旋等动作。所有训练时以无痛或患者可忍受为度。所有训练组1~2次/d,30 min/次。两组均2 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比较疗效[3]。

1.3疗效评定 采用 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系统,总分100分,其中疼痛占35分,功能占30分,活动占25分,解剖位置占10分;90~100分为优,80~89分为良,70~79分为中,70分以下为差。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未见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两个疗程后,两组Neer评分均有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3 讨论

肩袖在整个肩关节运动中对盂肱关节起支撑和稳定作用,肩关节外展过程中肩袖肌固定肱骨头于肩盂中心,肩关节以此中心为轴,作前屈、后伸、外展、内收、旋转及环转各方向上运动,肩关节解剖特点是肩袖损伤的内在因素[4]。肩袖损伤的治疗包括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保守治疗主要有早期制动休息,各种理疗方法,药物治疗以及康复手段。对于早期损伤较小又不接受手术创伤性治疗的肩袖损伤患者,综合康复训练联合多种物理因子疗法不失为最佳治疗方案。①超短波和超声波治疗针对关节疼痛可以控制炎症、减轻疼痛[5];②中频电刺激针对肌肉萎缩可以激活肌肉机能,减少失能;③康复训练针对关节受限和关节半脱位可以逐渐改善。循序渐进,使软组织逐渐恢复正常机能[6]。

我科室经过多年的临床治疗和观察,發现运用康复训练联合物理因子治疗肩袖损伤取得了更好的疗效。本研究结果显示: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康复训练治疗,治疗组总体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提示采用物理因子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肩袖损伤,疗效较好,较单纯物理因子治疗更有利于早期恢复。通过中频治疗可镇痛、促进局部血运、降低感觉神经兴奋性和肌肉组织张力,通过超声波在传播过程中的机械作用和热作用,改善人体功能,消除病理过程,促进病损组织恢复,超短波可以促进炎症的吸收,减少炎症反应。而对肩袖损伤患者实施康复训练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改善局部水肿和炎症,防止肌肉萎缩,改善关节活动范围,促进受伤组织的修复。同时可以增加本体感觉的输入,有助于肩关节功能的全面恢复。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Neer评分量表由于主观因素的干涉,数据采集存在一定的误差。

综上所述,运用物理因子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肩袖损伤,可以弥补单纯治疗的不足,有效帮助患者恢复肩关节的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高天昊,白玉龙.肩袖损伤康复治疗进展[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6,31(11):1264-1267.

[2]刘亚娟.综合康复治疗对老年肩袖损伤患者肩关节运动功能恢复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2):2945-2946.

[3]张明,周敬杰,翟宏伟,等.肩胸关节运动训练对肩袖损伤术后肩关节功能的影响[J].中国康复,2015,30(2):128-130.

[4]汪新华,钱军,翁习生,肩袖损伤的解剖学研究进展[J].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2017,22(3):256-259.

[5]王春艳.康复干预配合阿是超声波治疗肩关节疼痛的效果探究[J].光明中医,2015,30(6):1269-1270.

[6]万里,卞荣.持续平移性关节内活动技术对肩袖损伤后功能康复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3,28(11):1021-1024.

收稿日期:2017-10-24;修回日期:2017-10-31

编辑/成森

猜你喜欢
肩袖损伤物理疗法康复训练
关于中医非药物疗法及物理疗法治疗运动疲劳的研究进展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快速康复理念用于肩袖损伤围术期护理和术后功能恢复中对患者的影响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肩关节镜治疗肩袖损伤的围手术期护理
医学信息(2016年38期)2017-03-20 02:30:06
浅谈对肩袖损伤者修复后的康复护理
综合物理疗法对关节置换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
肩关节镜治疗肩袖损伤及钙化性肌腱炎的体会
胞二磷胆碱联合物理疗法治疗弱视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文献的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