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敬
摘要:《电工基础》是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取得电工证书、中等职业学校机电、电子电工等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学生对这门课学习兴趣,直接影响着考核取得紫竹岗证书及其它相关专业的学习。《电工基础》基本原理、定论、公式多、解题过程繁琐,大多数学生对此科目学习没有兴趣,有的甚至出现了厌学现象,进而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基于此,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至关重要,我结合自己多年实际教学经验和学生电工基础的情况,分别采取联想式教学与案例教学相结合,加强培养《电工基础》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联想式教学法;案例式教学方法;电工基础;学习兴趣
《电工基礎》是我校电工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此课程是在岗职工提升职业技能等级考取电工专业上岗证书及工科中职学校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基础课程。理论知识较深,概念多且抽象,学生不易理解,因此作为一名专业课教师,思考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尤为重要。
一、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应用于教学中
多媒体课件的应用,使传统的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有了解决的可能,为提高教学效果提供了便利,也实实在在促进了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让学生直接感受到实际生活中存在的各种现象,获得美的体验,引发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想象力,显而易懂,提高认识度。
比如在讲基尔霍夫第一定律(节点电流定律)时,我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数学表达式∑ I i = ∑ I o 在实际电路中的应用(如图1)。
运用多媒体直接展示各个电流的流向,以更好的解释I2 = I1 +I3 +I4,认学生更好地把握重点。
多媒体课件还可以把各种实物的照片直接展示到画面上,这样可以更清晰看到并理解各种各样的电路元器件,让学生方便记忆(如图2)。
二、动画教学方法的应用更是学生喜欢的一种教学方式之一
静态的实物或是照片展示只能给学生平面的概念与印象,而动静结合,通过实物与图片展示的共同效果可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概念与印象,进而使学生爱上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到电压与点位课题时,我在网站上凑集到一个关于演示生活中的水位图与电路图进行对比的Flash动画。电路中的电源相当于水位图中的抽水机,开关相当于阀门,电流相当于水流,灯泡相当于水轮机,随着水塔两端水位的变化,能够清晰地看到水轮机在不断的转动。同时,电路中随着电流的变化灯泡也在发光。这样的教学方式轻轻松松地让学生理解了点位的概念。
三、运用案例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案例教学方法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其具有一系列优点,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也使教学的效率有效提高。举例万用表的教学中,由于学生操作不规范,红、黑表笔线极性接错或电阻档、电流档、电压档交替使用,造成测量结果错误或烧毁表,以此案例引发学生思考,分析产生事故的原因,不断提高学生的能力。
四、联想式教学方法在我的课堂中的应用
以教师的点拨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进而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即联想式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正好适合学生的时代特点。而且现在的学生想象力丰富,获取的知识也是多样化的,且他们拥有强烈的好奇心,旺盛的求知欲,正适合想式教学方法的开展。我正是抓住了学生的这一特点,把联想式教学方法引入到了我的课堂教学中。
例如,我在讲解电容器充放电课题时,我结合水容器的充水和放水两个过程来讲解。电容器的充电过程相当于向水容器充水的过程。使电容器两极板带上等量且异号电荷的过程,叫做电容器的充电。电容器的放电过程相当于水容器向外放水的过程。使电容器两极板所带正负电荷中和的过程,叫做电容器的放电。这样的授课方式让学生极为容易地理解了电容器的充放电过程,而且记忆深刻,不容易忘记。
通过此例,我把一些难懂的定理、理论结合生活中的故事引导学生,提高了学生上课思考的主动性和课后的探讨性,同时也激发了他们很大的想象性,让他们由厌学到喜欢学。
五、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在学校的教学宗旨中,一再强调理论与实践要有机结合,以取得更好的教学和学习效果。一般说来,理论教学环节是先于实习教学环节进行的,是实践的理论基础。学生在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后,才可能利用学到的理论知识去解决实习环节中遇到的问题,通过实践产生对理论知识的更好的理解。因此,学生能否很好地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环节有机结合在一起,是关系到最终教学效果的重要问题,很大程度上依赖实习教学中的教学方法和指导实习环节。
具体来说,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扎实的理论基础
因为实习教学是以理论教学为基础的,教师不可能再将理论知识重新讲授一遍,只能是在课堂上稍作复习,这是让学生打好基础的关键阶段。在实际应用中,教师只能让学生回忆自己以前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而不可能再重新进行理论知识的教学。
(二)熟练的动手能力
实际操作训练是一个实践环节,学生必须动手操作才可能达到理论教学的最终目标,这是实践过程中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因此,学生必须经过实习训练,逐步掌握熟练的操作技能,才能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迅速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三)良好的心理素质
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发生许多意外情况,甚至有很多情况不可控制,有的还会引发严重的后果。例如损坏元件、烧断保险、断路跳闸等现象。在此种情况下,一定不要慌乱,分析问题可能出现的原因,然后逐一验证排除,最终解决问题。
现在的学生不愿意上理论课,他们更喜欢在实际操作训练室通过自己动手加深理论的理解,边操作边理解理论定理知识。因此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训课程,能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运用教学的基本功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不断探索新方法、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的课堂思维始终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同时也带动那些学习基础差,甚至厌倦学习的学生爱上课堂、爱上学习。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一定会提高学生学习《电工基础》课程的兴趣。
参考文献:
[1]房卫华.联想式教学法[M].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
[2]孙统超.案例教学法的研修心得[M].中国论文联盟论坛.
[3]何胜颖.如何让职校学生在趣味中学好电工[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1(09).
(作者单位:北京电力建设公司培训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