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川羌族自治县全境皆山,峰峦起伏,沟壑纵横,山脉大致以白什、外白为界,其西属岷山山脉,其东属龙门山脉,境内插旗山的最高峰海拔4 769 m,最低点香水渡海拔540 m,相对高差4 229 m。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由西北向东南平均每公里海拔递降46 m。密布的溪流分别汇集于湔江、苏保河、平通河、安昌河,顺山势自西北向东南奔流出境。北川凭借其优越的天然条件,非常适合羊群的饲养与放牧,这不但推动了北川羌族自治县农牧业的发展,同时为民增收致富提供了天然的必备条件。
规模化羊场的选址和布局很重要,关系到整个羊场的经济效益和防疫安全等重要问题,所以在选址和布局方面既要合理又要规范,不然会对整个羊场今后规模化生产埋下一些不必要的安全隐患。为了防患于未然,所以在选址和布局方面一定要科学规范。
1.规模化羊场选址要求。规模化羊场场址应选择在地势较高、光照充分、通风良好、电力充足、水质安全、排水(污)方便和隔离等条件良好的区域。按照动物卫生防疫要求必须远离居民生活区、屠宰场、养殖场、兽医医疗机构、污水污染区和处理厂等,同时还应与交通干线保持1 000 m以上的安全距离,这样有利于避免外界因运输造成病原输入而形成一道自然安全屏障。
2.规模化羊场建设与布局。
(1) 因地制宜、经济合理、技术规范。规模化羊场筹建一定要利用好当地自然地形、地势等有利的自然条件来有效解决防寒、防热、通风、采光等影响今后标准规范养殖的相关因素,同时最大限度优化工程造价和设备投资从而降低建造成本;二要依据地势的高低,水的流向和风向,按人、畜、污染物处理的顺序,创造适宜的羊场环境、卫生防疫条件和生产关系;
(2) 规模化羊场建筑布局。一家规模化羊场分为生产区、辅助生产区、供应区、办公区、药物存放室和诊疗区、生活区、隔离区、粪污处理区等,每个区布局应遵循有利于生产,防疫安全等原则;
规模化羊场养殖效益决定于品种、饲养管理、环境、饲料、疾病防控这五大因素。其中疾病防控尤为重要,所以我们在整个饲养管理环节中一定要加强疾病的防和控,为提高整个羊群经济收益奠定坚实的基础。
1.规模化羊场防疫环节“人因素”控制。人是羊病传播中最大的潜在危险因素,也是最难防范和极易忽略的传播媒介。人员具有超强的流动性,所以对“人员流动”管理也是最复杂的,务必高度重视“人”在羊病传播中的影响与作用。防止因人员流动给整个羊群带来直接或间接的危害。
规模化羊场所有生产安排、全体人员的活动都应遵循生物安全的要求,减少病原体及其媒介同羊群直接或间接接触的可能性。规模化羊场必须做到严格管理,非生产人员不得随意进入生产区,维修人员需经严格消毒等相关生物安全程序后方可进入。所有进入羊场的人员要严格遵守卫生安全和防疫要求,经淋浴或雾化消毒、更衣后方可入内。工作人员进入生产区,应严格洗消、穿戴工作服和胶靴,佩戴工作帽,或淋浴后更换衣鞋,进入或离开每一栋羊舍时要养成洗手、踩踏消毒池、更换消毒鞋靴的习惯。尽可能减少不同功能区工作人员交叉互动现象从而杜绝了整个羊场潜在被感染的风险。同时饲养人员应远离外界畜禽病原污染源,最好不要进出屠宰场和畜禽交易市场,搞好个人卫生,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经常进行生物安全培训,提高动物疫病防范的意识!
2.规模化羊场羊群控制。规模化羊场一般坚持自繁自养,控制好羊群的输入与输出。在羊群输入时,须从非疫区购买,必须经当地兽医检疫部门检疫,并签发检疫合格证书。在运抵目的地后,再经本场或专业户所在地兽医部门验证,检疫并隔离观察1个月以上,确认为健康者,经驱虫、消毒。没有注射过疫苗的还需要及时补注相关疫苗,然后方可与原有羊群混群饲养。羊场采取全进全出的饲养管理制度。羊群出售后,羊舍需要进行彻底的清洗、消毒且至少空舍10~15 d,给新进羊群创造一个安静、稳定、舒适、卫生的生活环境条件。
3.规模化羊场饲料、水质、空气的控制。在规模化羊场中,应对每批购进的饲料能量、蛋白质等常规营养成分检测,还应对其细菌指标(沙门氏菌、大肠杆菌、链球菌、葡萄糖球菌、霉菌)及其有毒有害物质进行检测;并对饮用水进行细菌总数的测定等;羊舍空气中氨气、硫化氢和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浓度也应控制在安全标准之内。
4.规模化羊场环境卫生控制。规模化羊场从建场开始就应考虑场地卫生、防疫措施等生物安全因数。为了净化周围环境,减少病原微生物滋生和传播的机会,就要对动物圈舍、活动场地及器具等要经常保持清洁、干燥;二是粪便及污染物要做到及时清除,堆积发酵减少病原;三是防止饲草、饲料霉变,保持水源清洁;四是要注意灭蚊蝇,防鼠害等。
5.规模化羊场洗消制度。规模化羊场进行定期消毒是切断疫病传播途径,杀灭或清除存活在羊群体表病原体的最有效办法。经常消毒能减轻外界病原对羊群的潜在感染压力,还能加强疫苗效价。正常情况下,圈舍每年空圈消毒2~3次,开放式圈舍可利用阳光中的紫外线来消除病原微生物,也可使用化学消毒药洗消;封闭式羊舍,也可使用40%甲醛与高锰酸钾按照3∶1的比例进行熏蒸消毒12~24 h。
羊舍、运动场和器具应每半年要进行1次大清洗、大消毒;平时每周要消毒1次,冬天封闭期和特殊情况每周消毒2~3次。每栋羊舍内的器具不得交叉使用,且需保持干燥整洁;饮水槽和食槽需每2周消毒1次;医疗器械、哺乳器械等必须在每次使用前后进行消毒。羊场每批羊出栏后羊栏先要经过严格清洗,再用高效的消毒剂进行严格消毒,并空圈1周后方可补栏。发生传染病时,羊舍及用具要经常消毒,当传染病扑灭后及疫区解除封锁前必须进行1次彻底消毒。
表1 规模化羊场羊群免疫程序
消毒药的选用应遵循广谱、高效、低毒、价廉、性质稳定、易溶和使用方便的原则,同时配以紫外灯管消毒。羊舍地面、墙壁、饲槽等可选用氢氧化钠、生石灰、复合酚等消毒;车辆及用具可选用乙酸、复合酚;病死羊及病羊排泄物等可选用氢氧化钠、生石灰等消毒后深埋或进行高温焚烧等无害化处理。
6.规模化羊场科学的免疫程序和合理的驱虫方案。规模化羊场一旦发生传染病,如果处理不及时、不规范、将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特别是烈性传染病(病毒性疾病)的发生,基本上没有特效药物可以对症处理,唯一有效措施措施就是接种疫苗,使动物肌体产生较强的免疫抗体滴度水平,形成一道天然的免疫屏障来抵御疫病的侵害与发生。因此,在生产实践中应根据各个养殖场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免疫接种方案,不同的羊场应根据自身状况以及疫苗种类制定科学详细的免疫程序(附推荐免疫养殖程序见表1)。
寄生虫病是危害肉羊养殖发展的重要疫病之一。羊群一旦感染寄生虫疾病,轻者会引起羊肉品质不达标,养殖场效益降低,重者危及羊群生命、更为甚者会危及养殖人员的生命安全,所以应对羊群奇生虫疾病引起高度重视。寄生虫具有繁殖力强、生活史复杂、生命力强等特点,养殖人员必须针对寄生虫发育史和流行病学中个各个环节采取综合措施进行驱虫应对。同时加强饲养管理,引进先进的饲养管理技术与理念,并对粪便高温发酵或进行无害化处理来彻底清除虫卵。
规模化羊场养殖效益决定于品种、饲养管理、环境、饲料、疾病防控这五大因素。其中疾病防控尤为重要,所以我们在整个饲养管理环节中一定要加强疾病的防和控,这就要求我们建立非常完善的规模化羊场生物安全体系,确保在整个饲养管理过程中的操作标准化,安全化,流程化、规范化。如果没有完善的安全体系,整个养殖场的效益就无从谈起。所以我们在养殖过程中,一定要重视规模化羊场安全生体系的建设,这不但会推动当地农牧业的养殖与发展,也能富民增收,为实现全民小康,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更进一步!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