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锦梅
(甘肃省临夏州人民医院,甘肃 临夏 731100)
晕厥是指由各种原因所致的一过性脑供血不足引起的意识障碍,其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四肢无力、头晕、视物模糊和意识丧失等。接受静脉采血的体检者因疼痛刺激和精神过度紧张,常会发生晕厥。有研究表明,接受静脉采血的体检者发生晕厥与其心理因素、体质因素、药物刺激因素等多种因素有关[1]。相关的文献指出,对接受静脉采血的体检者进行预见性护理可降低其晕厥的发生率,提高其对护理的满意率。为了进一步探究对接受静脉采血的体检者进行预见性护理的效果,笔者对在甘肃省临夏州人民医院进行体检的80例体检者进行了以下研究。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2016年6月至2017年1月期间在甘肃省临夏州人民医院进行体检的80例体检者。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观察组体检者中有男性24例,女性16例;其年龄为19~46岁,平均年龄(32.5±9.5)岁。对照组体检者中有男性22例,女性18例;其年龄为20~48岁,平均年龄(34.0±10.0)岁。两组体检者的基线资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对对照组体检者进行常规护理,包括在静脉采血前对其进行安抚和鼓励、告知其进行静脉采血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等。对观察组体检者进行预见性护理。护理方法是:1)进行心理护理。采血护士在接待采血对象时应保持热情和耐心。当采血对象出现紧张、恐惧、抽回手臂、上肢颤抖、哭泣等表现时,采血护士应对其进行心理疏导,耐心地向其讲解进行采血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告知其采血时只会出现轻微的疼痛,以提高其对采血的配合度。对于存在高度紧张、恐惧等情绪的采血对象,应让其先休息,并指导其在一旁观看其他采血对象采血的过程和采血后的反应。待其情绪稳定后,再对其进行采血[2]。2)进行采血时护理。采血护士在对采血对象进行静脉穿刺时,应准确选择穿刺的部位,并尽量做到一次性穿刺成功。采血时应遵循进针准、进针快、抽血快、拔针快的原则,拔针后用无菌棉签按压针眼3 min。对于有晕厥史的采血对象,可嘱咐其闭上双眼,将头部偏向一侧,并告知其保持全身放松。在采血的过程中,主动与采血对象进行交流,以分散其注意力。3)进行现场救护。在采血的过程中,若发现采血对象有晕厥的先兆,应立即停止采血。使采血对象取平卧位,将其头部放低,下肢抬高15~20°,以增加其回心血量。测量采血对象的脉搏、血压、呼吸频率等生命体征,并立即通知医生对其进行相应的处理。通常情况下,发生晕厥的采血对象在休息5~10 min、饮用1杯温开水后即可恢复正常。对于发生低血糖晕厥的采血对象,应协助其口服加有葡萄糖的温开水。
1)体检者在进行静脉采血期间发生晕厥的情况。2)体检者对护理的总满意率。完成采血后,向体检者发放调查问卷,调查其对护理的满意程度。该调查问卷的总分为100分。评分为90~100分,表示体检者对护理感到满意。评分为70~89分,表示体检者对护理感到一般满意。评分低于70分,表示体检者对护理感到不满意。
对本研究中的数据均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体检者中对护理工作的评价为满意的体检者有28例(占70.00%),为一般满意的体检者有9例(占22.50%),为不满意的体检者有3例(占7.50%)。观察组体检者对护理的总满意率为92.50%(37/40)。对照组体检者中对护理工作的评价为满意的体检者有22例(占55.00%),为一般满意的体检者有8例(占20.00%),为不满意的体检者有10例(占25.00%)。对照组体检者对护理的总满意率为75.00%(30/40)。观察组体检者对护理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体检者(P<0.05)。详见表1。
在进行静脉采血期间,对照组体检者中有5例体检者发生晕厥,其晕厥的发生率为12.50%(5/40);观察组体检者中有1例体检者发生晕厥,其晕厥的发生率为2.50%(1/40);观察组体检者晕厥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体检者(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体检者对护理的总满意率和晕厥发生率的比较
晕厥是一种临床综合征,多因脑血流量突然减少所致。相关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接受静脉采血时发生晕厥的体检者多为15~20岁的青少年。该年龄段体检者的学习任务较重,心理压力及脑氧耗量较大,在受到刺激后易发生晕厥[4-5]。接受静脉采血的体检者发生晕厥的类型主要包括直立性低血压晕厥、血管抑制性晕厥、脑源性晕厥和心源性晕厥等。晕厥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四肢无力、脸色苍白、头晕、血压下降、视物模糊和意识丧失等。有研究表明,接受静脉采血的体检者发生晕厥与其心理因素、体质因素、患有低血糖、疼痛及药物刺激因素等多种因素有关[6]。本研究的结果显示,在进行静脉采血期间,观察组体检者晕厥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体检者。观察组体检者对护理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体检者。
综上所述,对接受静脉采血的体检者进行预见性护理能够有效地降低其晕厥的发生率,提高其对护理的满意率。
参考文献
[1]徐国芹.职业健康查体静脉抽血晕针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4):163.
[2]谢巧珍.体检时静脉抽血晕厥的原因及其护理对策[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3,12(7):529.
[3]李静.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对减少体检者抽血晕厥发生的影响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2,17(33):24-26.
[4]郭彦琰.减少大学新生静脉采血时晕针发生的措施[J].全科护理,2012,10(2):135.
[5]王婷婷,陈前琼,许婷,等.军人健康体检发生晕针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12,33(2):191-193.
[6]李茜,李丽.门诊抽血患者晕针的原因分析及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