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荣 邢飞
为进一步推动“3亿人上冰雪”目标的实现,对冬季冰雪课程进行深入挖掘与探索,整合冰雪课程资源优势,梳理归纳民族、民间优秀冰雪体育文化,探究学科核心素养下冬季体育课堂教学模式,强化冬季体育课和冬季课外体育活动,形成“融合、交流、推动”的冬季冰雪课堂新局面,让每一名学生掌握至少一项冰雪技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体育学科名师工作室教研团队依托阿城区、松北区、道里区名师工作室的优势,于2017年12月28日在哈尔滨市阿城区料甸中心学校举行了“哈尔滨市冰雪课程开发与实践”研讨会。来自哈尔滨市9区9县的体育教研员、学校主管领导、骨干教师共计280多人参加了本次教研活动。
东北地区冬季气温低、时间漫长,如何开展好冬季体育课、体育课讲授什么内容等问题,不仅是广大一线体育教师困惑的问题,也是体育教研工作者重点关注的问题。对此,哈尔滨市教育研究院艺体教研部成立了体育学科名师工作室,集中了哈尔滨市所有的体育学科骨干教师及学科带头人,潜心研究、深度挖掘,針对北方冬季体育教学内容及其课程实施领域,先后进行了“北方冬季体育课程开发与实施”“冬季体育课课练内容的开发与应用”及“区域联合体育教研模式探究”等课题项目的研究与实践探索,并取得积极成效。在不断发掘和整理的基础上,本次活动共展示了20余项冰雪课程内容,其中民族冰雪内容10项、民间冰雪内容10项、雪地项目8项、冰上项目7项,并分为“学生的各项冰雪运动教学展示”“体育教师的冰雪技能基本功展示”“三区名师研讨会”3个模块展开。
本次教研活动在轻快的满族体育舞蹈“报马鞭”中拉开序幕,各项冰雪运动教学展示精彩纷呈。在雪上项目的教学片段展示中,哈尔滨市继电小学的低年级趣味滑雪、金龙山中心小学的自制板滑雪、玉泉中心小学的标准板滑雪展示,学生们身姿矫健,技能娴熟;回民小学、龙涤小学的足球“小健将”一展雪地足球绝技;实验小学的雪地趣味轮胎、松北区名师工作室的动力绳圈、道里区159中的雪地游戏“光头强来了”等练习趣味横生,又极具健身价值;料甸中心小学的“雪地珍珠球”体现了浓郁的民族特色,深受学生好评;料甸中心中学则将新兴体育项目“卡巴迪”引进到冬季体育课堂中。冰上教学展示同样精彩,200人的基础滑行如行云流水;“冰垒球”“冰凌球”练习中,学生对抗激烈、斗智斗勇;“木质冰壶”“冰上律动”练习中,学生动作优雅、健体益智,形成了积极的身体和心理体验。
体育教师的冰雪技能基本功展示中,3个区的体育教师联合展示了速度滑冰与冰球项目,并由阿城区体育教师展示了越野滑雪技能,他们精彩的表现,体现出了扎实的基本功和高超的运动技能水平,更赢得了学生的尊敬,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在教学展示和基本功展示之后,3个区的名师工作室成员就“冰上游戏运用”“冰上教学方式方法”“雪上体育项目开发与教学”等课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思维碰撞。其中料甸中心小学校长向与会教师介绍了民族艺体校本活动开展情况,总结阐述了因地制宜开展校本课程建设和体育活动的重要性,及具体的活动内容与形式,为与会学校提供了“样本”经验;阿城区教师进修学校校长作了专题性发言,介绍了阿城区冬季冰雪课程开发的现状与取得的成绩,并呈现了区域推进的举措和路径。哈尔滨市教育研究院副院长阚振林对本次教研活动给予高度评价和肯定,并指出:“体育教师要紧紧围绕‘核心素养的关键能力和品格发展学生素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体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和目标。
此次研讨会的顺利举行,给予了广大一线体育教师莫大的鼓舞与激励,为强化冬季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培养学生关键能力和品格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