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军
随着高职院校的不断扩招,每年预备招收的学生数量正在不断增长,但是虽然高职院校的生源数量每年有所增长,但是增长的幅度呈现下降趋势,且高职院校的生源质量也在不断下滑。当前高校间的生源竞争比较激烈,高职院校更是面临生源质量提升的重大挑战,新时期,高职院校要更加关注招生管理。随着信息科技的进一步优化升级,大数据时代到来,为高职院校的招生管理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法。本文分析了大数据时代的特点,探究高职院校招生管理现状,并重点研究大数据时代高职院校招生管理的有效途径。
现阶段,高职院校招生管理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足,有待进一步优化管理。当前高职院校的招生管理理念和方法都比较落后,招生管理效率的低下,难以为高职院校提供优质的生源招揽计划,不利于高职院校招收更多优质的生源,提升高职院校教学质量。
一、大数据时代的特点
大数据是依托强大的互联网功能,借助计算机的相关技术和设备,实现对于海量数据的收集,大数据技术的使用离不开云计算技术的辅助,大数据辅助对于海量树立的收集,而云计算则负责对于数据的整理和分析,通过计算得出隐藏在数据中的重要信息,实现数据价值的发挥。现代社会,数据信息成为各行各业中最重要的资源之一,渗透在社会生产和生活的方方面面,现阶段,大数据已经成为社会生产中决定性因素之一。当前数据信息渗透在各行各业中,数据十分庞大、涉及的门类也多种多样,虽然说这些数据信息具有较大的价值,但是很难实现有效收集,而借助大数据的信息化技术应用,能够实现对于各类数据信息的广泛收集,挖掘数据信息中的有效数据,实现数据筛选。大数据技术的出现是计算机技术的一次突破,利用大数据技术和云计算技术,能够有效节省企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准确高效的获取行业中的重要数据信息,形成相关的大数据分析系统,在最少的时间内获得用户需要的重要数据信心。大数据时代的带来让行业管理的方式方法得到了根本性改变,大数据带来的数据信息资源的高效、便捷、多样性、精准性等优势为用户实现了全新的管理效果。
大数据时代,高职院校的招生管理可以依托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收集高职院校生源的相关数据信息,为高职院校提供更加精准高效的生源推荐方案,实现高职院校有效招生。
二、高职院校招生管理现状
我国高等职业就教育改革进程进一步加速,学生报考条件不断宽松化,招生规模进一步扩大,高职院校的招生工作面临更大的挑战。目前,高职院校的招生呈现出时间紧、任务重、信息量大等问题,需要高职院校尽快采取措施加以应对。
现阶段,高职院校的招生管理工作中,人力和资金等投入都比较有限,招生管理系统存在一定的漏洞和不足,导致高职院校招生困难重重。自2001年开展,清华大学尝试实施网络录取招生,借助远程招生管理服务系统,对学生的成绩、基本信息、身体状况等进行检索和分析,选择合适的生源择优录取。网络录取为高校和高职院校的招生工作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但是,高职院校在利用信息技术实施网络招生管理的过程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招生信息化管理系统中,相关部门之间联系较少,无法实现资源信息的共享和交互。这就限制了系统对于相关数据信息的收集和处理分析,为高效的高职院校招生管理工作带来阻碍。各院校的招生信息系统相对封闭的状态导致无法实现整个招生领域生源的信息交流和共享,为高职院校精准的招生工作带来苦难。
目前,高职院校的信息化招生系统中没有体现较高水平的人工智能特点,数据统计仍然需要人工进行,数据保存本地化。人工的参与大大降低了大数据时代数据信息统计计算的效率,也数据统计的准确性不足,数据保存的本地化也不利于数据信息的交流和共享。
系统的数据挖掘功能不足也是现阶段高职院校信息化招生工作中的主要问题之一。因为系统对于相关智能技术、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水平有限,导致高职院校的信息化管理工作仍然停留在较低的水平状况,无法实现对于潜在数据信息的挖掘,对于具有潜力的学生无法做到精准分析,不利于提升高职院校招生工作的准确性。
三、大数据时代高职院校的招生管理发展途径
(一)培养高职院校大数据意识,促进管理思维和方式转变
2016年全国高职院校招生数量已经高达3200万人,这么多生源的相关信息就构成了一个庞大的数据信息库,如果能采取大数据技术对于这些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就能为招生管理工作带来更加高效精准的管理效率。传统的招生管理中更多的需要人为的参与,高职院校要树立大数据工作意识,不断强化思想,促进管理思维方式的不断转变,将大数据技术引入高职院校的招生工作机制中,促进招生工作的现代化、信息化、智能化发展目标。
(二)提升招生管理工作技术认识,加强大数据招生管理培训
依托大数据技术实施现代化、信息化招生已经成为目前很多高职院校招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发展方向。借助大数据技术,发展大数据智能招生是高职院校招生管理的有效发展路径。对此,高职院校要进一步强化大数据智能招生培训,围绕“大数据招生发展趋势、具体做法和团队组建”等主题展开深入分析探究,旨在为有招生压力的高职院校提供传统招生转型升级的契机,帮助院校提高招生成果和降低成本。
近年来,数据迅猛发展,大数据是继云计算之后的下一波科技浪潮。据相关大数据显示,95后和00后生源95%都上网了,他们的行为习惯依赖于互联网,同还具有独立的决策权和自主性性强等特征。因此在填报志愿时,他们不再是對老师、家长的意见“唯命是从”,而是通过移动社交或网络搜索来获取院校信息来选择填报院校。创新带来变革,大数据为招生带来利好。高职院校要不断强化招生管理部门对于大数据招生模式、大数据技术应用和互联网招生营销策略,360°剖析讲解大数据时代招生新玩法等进行了解和掌握。发展高职院校的大数据智能招生,主要是以大数据为依托,通过运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手段,挖掘获取海量生源数据,并对生源的行为习惯、用户画像、兴趣喜好进行标签化处理,筛选和提取有效数据,直接接触生源,从而提高生源转化率。因此,高职院校要不断提升招生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对于大数据的认识和掌握,对相关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培训要摒弃纯理论的授课方式,着重强化实操实训,培训内容涵盖WCASE招生营销、大数据招生管理模式、生源挖掘技巧、志愿填报因素分析、院校口碑宣传、案例分析、管理系统讲解、课程化项目招生等核心课程。同时,总结相关高职院校大数据招生实战经验。
(三)完善大数据招生管理系统,加强技术融合
现阶段,高职院校不仅要提升对于大数据技术在招生管理工作中应用的重视度,更要不断采取措施推进大数据招生管理系统的不断完善。要进一步提升技术的融合发展效率,优化大数据招生管理系统的技术设计和兼容性发展,强化大数据、云计算等计算机集成技术在系统中的有效运用,将不同的技术部门有效融合起来,加强信息的交流与共享。构建一种开放性的招生管理系统,在这一系统中,高职院校和高校之间的生源信息都能够实现公开共享,学校凭借自身的招生策略来吸引学生,做到公平竞争。
四、结语
高职院校招生管理工作中,对于大数据及其相关的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还不够深入,其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对此,高职院校要进一步强化大数据思维,转变招生管理工作方式,培养招生管理的大数据思维和工作方式,不断加强大数据技术应用培训工作,提升各部门对于大数据招生管理的认识,不断优化技术系统功能,可加强技术融合,促进大数据招生管理系统的功能更加完善,信息更加开放,实现数据信息资源的共享。(作者单位为江海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