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私募行业顽疾难除

2018-05-14 23:39:35
证券市场红周刊 2018年39期
关键词:基金业投向债权

中国的私募业在2006-2007年小有规模,2014年阳光化之后,规模和数量双双井喷。基金业协会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底,已登记私募管理人共24255家,总体管理规模达12.8万亿元。但在快速膨胀的规模下,是严重的结构不均衡。2018年,以阜兴系的崩溃为标志,私募行业的隐患集中暴露。

上述总量中,占比最大的是私募股权基金,管理总规模达7.52万亿元。普通大众接触最多的证券类私募基金,规模仅2.4万亿元,而且自5月以来规模逐月缩水。其他类私募基金规模也有2.1万亿元。其中透明度最高的是证券私募基金,而且监管法律法规相对完善,因此尽管今年以来绝大多数投向二级市场的私募都是亏损,但很少引发争议。

相比之下,股权和其他类私募运作比较封闭。尤其是其他类,全国登记的管理人数量仅700多家,总管理规模却与证券类私募所差无几,平均每家的管理规模远超后者。一旦某家其他类私募出现危机,就意味着数十亿元的风险暴露。6月出事的阜兴系,旗下1家其他类、3家股权类私募,总风险暴露接近400亿元,引发全国关注,并将托管行拖下水,甚至引发了基金业协会和银行业协会的隔空争辩。

投向上,证券型私募投向股票或债券等标准化产品,而股权和其他类私募投向非常广泛。尤其是其他类私募中的收益权/受益权型产品,本质上是借贷关系,只不过加了一层私募通道,并以融资租赁债权、物产债权来做担保,是期限错配、资金池等问题的高发地。这几年经济下行,投向非标领域的大量私募和信托产品接连违约。

进一步细分,相当多的其他类私募最终流向了地方政府基建项目,或成为中小地产商的融资渠道,否则其他产业很难容纳如此大体量、高收益的资金,但这也加大了宏观调控的复杂性。

投资人同样问题多多。尽管满足投资者适当性要求的私募客户不少,但能真正认识到“私募基金非持牌金融机构”的投资者微乎其微。也是基于这一点,别有用心之人通过拉政府站台、借主流媒体巨资打造光鲜形象等手段,迷惑了不少投资者。

在9月底的一次講座上,基金业协会会长洪磊曾表示,作为私募行业的自律监管机构,基金业协会员工只有200多人,其中一部分还被证监会长期借调、人手不足,对两万多家私募的管理心有余而力不足。

猜你喜欢
基金业投向债权
中国大商场:为什么各国零售商都应把目光投向中国
英语文摘(2021年4期)2021-07-22 02:36:48
艺术金融的投向
西夏的债权保障措施述论
西夏学(2018年2期)2018-05-15 11:22:04
证券投资基金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商情(2017年39期)2017-11-27 17:33:05
音乐教育学,请把目光投向人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措施
商业经济(2016年9期)2016-12-16 01:41:35
债权转让担保
债权让与担保等的复合性运用
债权让与担保与抵押权的再构建
保险资金直接入市对基金业的影响
商情(2014年9期)2014-05-21 06:5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