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成明
摘要:猪细小病毒病是由于感染猪细小病毒而导致的一种繁殖障碍病,主要特征是妊娠母猪发生流产、产木乃伊胎、死产。全世界各地都能够发生该病,主要是初产母猪容易感染,通常呈散发或者地方性流行,且猪场出现发病后可能在之后几年持续不断地造成母猪繁殖障碍。若未及时进行治疗,会严重损害养猪业效益。
关键词:猪;细小病毒病;流行病学;临床症状;鉴别诊断;疫情处理;免疫接种
中图分类号:S858. 2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9737(2018)04-0084-01
1 流行病学
该病通常在春夏季节发生,尤其是猪交配、母猪分娩时更容易发生。家猪和野猪都对该病具有易感性,尤其是初产母猪发病率更高,且病毒能够在病猪中呈现横向传染,还能够经由胎盘进行垂直传播。该病的主要传染源是患病母猪。另外,种公猪也能够患病,且在交配时导致与配母猪被感染。只要猪场出现发病,则可能在今后几年持续导致母猪出现繁殖障碍。污染病毒的饲养环境、饲料等,也可使猪通过呼吸道、消化道感染发病。此外,鼠类也能够机械性传播该病。通常分娩前后的猪比较容易通过胎盘和口鼻感染发病。对于发病猪场,要立即隔离病猪,并进行全面清扫、消毒,但再进圈的猪依旧为易感猪,可能出现发病,这是由于污染猪舍中会长时间有病毒存活。
2 临床症状
母猪和仔猪在急性感染病毒后一般呈隐性,不会表現出明显的临床症状。妊娠各个阶段的母猪感染后会呈现多次反复发情但无法受孕,或者子宫内感染病毒而发生流产、产木乃伊胎、死胎以及弱猪,或者只能够产出少量活仔猪,或者在每窝仔猪大约有20%—40%存在母源性繁殖障碍。
母猪妊娠早期感染,由于胚胎发生死亡而被母体吸收,临床上表现出母猪腹围明显缩小,且呈现无规律地反复发情以及无法受孕;妊娠中期(即妊娠30—50天)感染,由于胎儿死亡后呈现木乃伊化,会导致妊娠期或者胎儿分娩期明显延长,从而产死胎、木乃伊胎或者弱胎;妊娠后期(即妊娠70天之后)感染,会呈现不规律发情,屡配不孕,大部分能够正常产出活仔猪,有时会产出弱猪,外观正常,但能够长时间排毒带毒,如果将这些母猪用于繁殖,会导致猪群中长时间传播该病。通常是初产母猪容易感染,且首次受感染后就能够形成比较高的免疫力,甚至能够终生得到免疫。种公猪感染病毒后,不会明显影响其性欲和受精率。
3 鉴别诊断
与猪钩端螺旋体病的鉴别。二者相似处是都具有传染性,有时病猪体温升高,妊娠母猪都会发生流产以及产木乃伊胎、死胎、弱仔等。区别是多种动物都可感染钩端螺旋体病,大、中型猪通常发生急性黄疸型,主要症状是黏膜发痒、发黄,排出浓茶色或者红色的尿液;断奶或者体重小于30 kg的仔猪容易发生亚急性型、慢性型,主要症状是皮肤搔痒、发红,排出黄色、茶色尿液或者血尿,圈舍散发腥臭味。妊娠母猪患病后有20%~70%发生流产,一般流行于3~6月,且同一个猪场内能够同时出现三种类型的病猪。
与猪伪狂犬病的鉴别。二者相似处是都具有传染性,母猪不会表现出明显的症状,妊娠母猪会发生流产以及产木乃伊胎、死胎、弱仔等。区别是多种动物都能够感染伪狂犬病,且健壮的初产仔猪在出生后第二天就会表现出精神萎靡,眼睛变红,易于昏睡,体温明显升高,往往能够达到41~41.5℃,两耳竖起,口流泡沫,在响声刺激下会过于兴奋、发出尖叫,后期不能够稳定站立。仔猪在20日龄至断奶前后患病,表现出食欲废绝,呼吸加速,咳嗽,流鼻液,腹泻。
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鉴别。二者相似处是都具有传染性,病猪体温明显升高,均可达到40~41℃,妊娠母猪容易发生流产以及产木乃伊胎、死胎、弱仔等。区别是妊娠母猪感染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还会表现出食欲减退,呼吸困难,容易昏睡,往往出现早产,提前2~8天分娩,尤其是在妊娠2周阶段发生流产率、早产率能够达到80%以上,而小于1周龄仔猪患病后的死亡率达到25%以上,其他猪(如哺乳仔猪、保育猪、育成猪、种公猪等)患病后也会表现出食欲不振,咳嗽、昏睡,呼吸急促以及呼吸困难等症状。
4 防控措施
疫情处理。只要猪场出现发病,必须立即隔离发病的母猪或者仔猪,或者全部淘汰,且病猪污染的用具、环境要进行彻底消毒。对全群猪要进行血清学检查,对于检出的阳性猪必须完全淘汰,避免疫情不断蔓延;同时,猪群要采取紧急免疫接种。对于发病猪,要及时进行补水、补盐,常供给大量的口服补液盐,避免发生脱水,同时配合使用肠道抗生素避免出现继发感染。对于患病新生仔猪,可试用痊愈母猪抗凝血或者高免血清,每天口服10 mL,连用3天,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免疫接种。一般选择使用猪细小病毒油乳剂灭活苗接种,适宜在配种前大约1个月注射。母猪每只肌肉注射2 mL疫苗,经过1周再肌肉注射2 mL,15天之后即可进行配种。在流行地区,初产母猪可延迟到9月龄进行配种,这是由于此时经过疫苗接种等已经形成被动免疫。需要注意的是,妊娠母猪不允许接种疫苗,防止引起流产;种公猪也要每半年免疫接种1次疫苗,避免其带毒配种而传染母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