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心、有爱、有情的课堂

2018-05-14 17:17:25李莉
中国学校体育 2018年7期
关键词:体育教师动作教材

李莉

亲爱的同行们,回顾自己的课堂,你是否有按照教材内容的设置、教学计划的安排认真开展自己的教学实践?你是否有认真落实课程标准理念,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静心思考自己的教学策略?你是否有用心钻研教材、用爱对待学生、用情倾注课堂,来实施自己的教学活动?你是否有像本篇案例的胡老师一样,敢于挑战高技术、高风险的体操类单杠项目的教学呢……胡老师会!许多的体育教师也会!所以在此,我为所有敢于挑战有难度的教材、挑战自我、收获教学风采的体育人点赞!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胡老师的教学案例《树立自信心 单杠也精彩》,分享他在教学中的幸福点滴吧!

一、提炼“三字”——读教材

教材是教学的指导性材料之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有“教教材”的死板,一定要有“用教材教”的活泛。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课堂的主体,更是与教师互动、互爱、互学的主体。一名愿意读教材、钻研教材、思考教材,读学生、分析学生、热爱学生的教师,必定是对自己负责任、对学生负责任、对课堂负责任的教师。

胡老师在教学前,对教学对象做了全面的调查,并有针对性地进行了学情归类分析。对要执教的单杠教材进行了深入的钻研,对技术要领、动作难度、体能需要等都有清晰的了解和预判,从教材本身及学生生理和心理特征中提炼出了“难、畏、缺”这3个关键字。我想,如果每一名教师都能在课前做足这些功课,那他一定是会有解决相应问题的预案,如此而来的教学,就少了盲目,多了理性;少了随性,多了思考;少了慌乱,多了底气……同时,我也想和胡老师分享一下个人的感受:就本教材而言,对学生是“难在教材,畏在心理,缺在自信”,对教师是“难在用心,畏在用情,缺在用爱”。

二、捕捉“三镜”——观学生

胡老师在案例中呈现了3个镜头,镜头一:发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个体差异和能力差异;镜头二:在教学过程中,胡老师有教学示范和保护与帮助,和学生有教学互动与交流;镜头三:胡老师发现了学生在技术关键环节的易犯错误。从以上3个镜头可以看出,胡老师不僅从技术上找突破口,还从学生心理上找到解决问题的切入点,他这种对学生用心、尽心的精神值得广大一线教师学习。

课堂上善于观察、善于发现,能将观察和发现的镜头记录下来,这既是体育教师的优势,更是体育教师应有的追求。当学生的学习状态、技术的掌握情况、情绪的即时表现等在你的镜头中定格时,你便有了教学反馈、教学改进和教学素材。更值得一提的是,面对学生遇到学习障碍时,不妨像胡老师一样,蹲下来听学生说说,你会获得帮助学生解决学习障碍的灵感。其实许多时候,这些镜头都是一晃而过,稍纵即逝,从现在开始,期待我们都做教学的有心人,让我们的镜头捕捉到更多、更亮的精彩瞬间,由此来丰厚我们的教学积淀。

三、思考“三法”——优课堂

针对每个镜头捕捉到的问题,胡老师都思考了3种解决策略,从技术要领、身体形态和体能状态等分析入手,按能力分层、目标分层和难度分层等方法去解决问题,用目标递进、直观评价和突破难点等方法去达成教学目标,优化课堂教学。

胡老师从问题进行思考,进而找出解决问题的策略,使我收获了深刻的感悟:在教学中,一线教师一定要成为一个愿思考、能思考、会思考的智慧型的体育教师。或许,这些方法并不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唯一策略,但教学本就是教无定法,只要是适合学生、适合课堂的策略就是可行的、可用的。

四、教后小结——收获大

为师者,送走一批批学生,轮转一个个水平段,重复着同样的教材,是否疲惫、是否倦怠?如果有教师遭遇疲惫和倦怠时,请像胡老师一样,每上完一个课时、一个单元或者一个学期的课后,都做一次细致的总结或者课后反思,这样才能收获不一样的教学创意、教学点子和教学灵感,这些都将是冲走教师疲惫与倦怠的灵丹妙方,都会成为服务课堂和学生的涓涓溪流,也将助力一线教师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走得更快、更远。

当然,如果一线教师已经具备了这种反思的意识和能力,那就不妨将它做得更实在、实效一点。在胡老师细化目标的评价表里,有等级、评价标准,也有了动作技术的完整表述。这些固然不错,但我认为,这些细化的目标缺少可操作性和指导性,每个等级的评价差异显得模糊和笼统,如,“动作配合协调和较协调,重心控制好和较好,动作控制稳和较稳,完成动作和基本完成动作……”这让学生如何来给自己制订预期目标?如何来判定自己的完成标准?其实,一线教师在面对这样的评价标准时都会时左时右,含混迷糊。因此,建议将目标的表述语言调整成为:手臂支撑直、身体不摇晃、两腿伸直、脚面绷直等,这样不管是学生自评、互评,还是教师评价时,动作的每一个环节和身体的每一个部位都有明确的指向,真正将细化的目标落地。

猜你喜欢
体育教师动作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动作描写要具体
画动作
动作描写不可少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体育师友(2011年5期)2011-03-20 15:2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