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院校的乡村规划教学实践探索

2018-05-14 08:59:49肖铁桥
安徽农业科学 2018年21期
关键词:乡村规划乡村振兴战略教学实践

肖铁桥

摘要 首先对安徽建筑大学目前的乡村规划教学体系进行了梳理,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要求,提出了新时代背景下乡村规划与设计教学优化方案,并对乡村规划的人才培养教学体系进行了改革。 最后,以2018年(首届)安徽省高等学校城乡规划专业乡村规划暨联合毕业设计方案竞赛为例,阐述了乡村规划教学实践,并总结了教学经验和存在的问题,以期为地方院校的乡村规划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乡村规划;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 S-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8)21-0225-03

Abstract This paper firstly combed the current rural planning teaching system of Anhui Jianzhu University, then we put forward the optimized plan of rural planning and design teaching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era , and reformed the teaching system of personnel training for rural planning,combined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implementing the village rejuvenation strategy. Finally,taking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professional rural planning and joint graduation project competi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Anhui Province in 2018 as an example,we expounded the teaching practice of rural planning and summarized the teaching experience and existing problems,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teaching of rural planning in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 words Village rejuvenation strategy;Rural planning;Teaching practice

2018年1月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2018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1]。2017年底全国的城镇化水平已达58.5%,表明我国城镇化已进入城镇化的后半程。但乡村的发展面临着经济、社会、资源、环境、文化等方面的挑战,当前社会亟需乡村规划方面的专业人才。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分两个阶段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安排,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①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②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③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2-3]。近年来,全国各地都掀起了编制乡村规划的热潮和新村建设运动,但从建设成效来看,目前编制的乡村规划普遍存在以下问题:与实际脱节,不具有可操作性,大多数套用城市规划的理念,用城市规划的思维去解决乡村中存在的问题,缺少专门的、具备乡村规划知识体系的乡村规划人才。 笔者首先对安徽建筑大学目前的乡村规划教学体系进行了梳理,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要求,提出了新时代背景下乡村规划与设计教学优化方案,对乡村规划的人才培养教学体系进行了改革。 最后,以2018年(首届)安徽省高等学校城乡规划专业乡村规划暨联合毕业设计方案竞赛为例,阐述了乡村规划教学实践,并总结教学经验和存在的问题,以期为地方院校的乡村规划教学提供参考。

1 乡村规划教学的内容和意义

1.1 内容

乡村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城市的建设,特别是在当前城镇化加速阶段,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更要改变乡村当前的状况[2]。乡村规划教学不局限于一门课程,而是指在现有的课程体系中如何增加乡村规划教学的内容,构建合理的乡村规划教学体系。

首先,要从思想理念上有所突破,乡村规划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在高校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城市的设计,乡村规划设计也应有一套完整的体系,应该从课程设置、素质培养、教学实践、教学评价等环节着手,让学生在理论和实践结合过程中找到乡村设计的切入点,这样不仅能使学生切实体会到乡村规划的实际操作,而且也是对乡村教学模式的真实反馈。

乡村规划教学在课程上应该从问题导向入手,改变以往的目标导向模式。以往的城市设计课程,总是分版块给学生上课,虽然城市规划原理、道路交通、控规、修规这些课程之间有很大关联,但学生很难进行系统学习,而乡村规划的课程可以将乡村从产业、文化、教育、基础设施、生态、经济等方面进行系统学习。在乡村规划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参与乡村现场调研。大多数学生对城市比较熟悉,但对乡村的认知大多只停留在图片和视频上,现场调研可以给予学生最直观的感受,也可能让学生在乡村规划设计过程中找到灵感。因此,理论与实践课程相结合才是乡村规划教学内容的重点与难点。乡村规划教学包括高校开展的与乡村规划有关的理论课、设计课和毕业设计等课程。

1.2 意义

随着十九大“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乡村的规划建设又被提到一个新的高度。乡村规划教学主要是针对乡村的建设发展提出的,从教学入手,从根本上改变未来规划师的价值观,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乡村规划并不是“墙上挂挂,纸上画画”,也不是一些“假大空”的口号,让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人本理念落实到规划实践中。在全国轰轰烈烈开展乡村振兴计划的背景下,在当前社会缺少专门的、具备乡村规划知识体系的乡村规划人才的情况下,开展地方院校的鄉村规划教学实践探索具有一定的时代意义。

2 安徽建筑大学乡村规划教学介绍

2015年以前,安徽建筑大学城乡规划专业的教育一直坚持原理课和设计课2条主线并行的教学理念,即大二下学期的城市详细规划原理课程搭配大三上学期的城市详细规划设计课程,大三上学期城市总体规划原理课程搭配大四上学期的城市总体规划设计课程。乡村规划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贯穿于现有的课程体系理论内容中,比如在大一城乡规划导论课程中专门有2个课时讲授乡村和乡村规划的基础知识;在大三的城市总体规划原理课程中有部分内容来强调城乡统筹关系;设计实践主要体现在大四的城市总体规划设计课程中城乡统筹,城镇体系部分对乡村的涉及以及在毕业设计阶段部分学生选择乡村、或者小城镇方面的课题,但这些课程中对乡村规划的教学缺乏完整的教学体系。2015年调整培养计划后,专门开设了乡村规划教育的专门课程。

3 乡村规划教学应对措施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下的专业教育需要加强对乡村规划人才的培养,在满足2013年新版《高等学校城乡规划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的基本要求下,乡村规划教学也应全方位应对。

3.1 积极参与竞赛,培养乡村规划人才

参加全国乡村规划竞赛和组织安徽省高等学校城乡规划专业乡村规划暨联合毕业设计方案竞赛,从2015年开始,结合全国的乡村规划竞赛,城市总体规划设计课程选择一部分学生来参加竞赛,约占总学生数的10%,覆盖范围还不够广。2018年安徽建筑大学承办2018年(首届)安徽省高等学校城乡规划专业乡村规划暨联合毕业设计方案竞赛,2018届城乡规划专业毕业班有12位同学参加竞赛,约占总人数的21%,其中1组同学获得一等奖。

3.2 乡村规划教学体系优化

在制定2015级培养计划时,在原有的课程体系里增加乡村规划与建设理论课,32个学时,2个学分,在制定2017级培养计划时,延续了安徽建筑大学原理和设计相互并行的教学理念,开设了乡村规划原理理论课,24学时,1.5个学分;增设了乡村规划与设计课程,64学时,4个学分。同时,在研究生教学体系中增加了鄉村规划与建设的理论课程,并在毕业设计阶段提供一些与乡村规划有关的课题供学生选择,逐步形成了安徽建筑大学理论课与设计课相结合的课程体系。

4 乡村规划教学实践——以2018年(首届)安徽省高等学校城乡规划专业乡村规划暨联合毕业设计方案竞赛为例

为积极响应全国高等学校城乡规划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关于各片区需组织开展城乡规划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的号召,按照《安徽省教育厅关于成立安徽省普通本科高校专业合作委员会的通知》精神,加强安徽省高等学校之间合作交流,提升办学水平,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安徽建筑大学组织了2018年首届安徽省高等学校城乡规划专业乡村规划暨联合毕业设计方案竞赛活动。

4.1 教学过程

4.1.1 选题。安徽农业大学、安徽师范大学等省内7所开办城乡规划专业的院校参加,共计23支队伍,分3个基地开展竞赛活动,主要针对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围绕安徽的乡村发展而展开研究,成果后期由设计院整合,直接面向实施,竞赛成果最终出版成册。

4.1.2 中期成果审查。2018 年5月12日在安徽建筑大学北校区,分3组进行了中期成果审查,每个小组汇报时间15 min,点评10 min,总时间控制在30 min以内。每个小组答辩教师由不同学校的教师组成6~7人答辩小组。

4.1.3 答辩及评优。答辩过程中,每位同学汇报时间10~15 min,教师根据汇报内容进行针对性提问,再进行打分,时间一般在10 min左右。最后根据答辩所得到的分数,进行评优选择。2018年6月13日对全省23支参赛队伍,围绕3个基地开展调研并设计规划方案,并提交了参赛作品21份(有2组未提交最终成果)进行了专家评优。经过专家评审组层层评选,最终评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优胜奖和佳作奖各4名。

4.2 意义

4.2.1 服务地方。

利用高等学校具有丰富的智力资源优势,尤其是在城乡规划建设领域内,发挥高校的智库作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升地方城乡规划建设水平,是高校应该发挥的社会职能,推动安徽省乡村规划建设的理论研究。

4.2.2 推动高校交流。

目前,安徽省(在皖)高等学校开设城乡规划专业的学校达到11所(含地理类),但各个高校的专业教育相互交流甚少,多数高校城乡规划专业开设时间较短,教学质量难以提高。联合教学是加强高校间交流的重要形式,通过各个学校件的教学互动,可以不同程度地促进各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从而提升安徽省城乡规划专业的办学水平。

4.3 经验和优点

(1)联合毕设模式采用联合不同院校多位教师联合指导的教学方法,有效地解决了师资力量不足和指导教师单一的问题[4]。同时,联合毕业设计对师资进行了整合与共享,不仅加强了本校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而且也加大了与其他高校教师和学生的沟通,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在毕业设计与实践过程中的创新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

(2)联合毕业设计在选题方面有着较为完善的机制,更加具有针对性。与传统毕业设计相比,联合毕业设计并不是由单个老师选题,而是由不同学校的教师组成指导教师团队,共同设计题目的任务书。这样题目的设计既能满足教学的要求,又能更好地联系规划的实践,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出专业特色。

(3)联合毕业设计的教学程序更加严密和规范。在毕业设计的选题—开题—中期汇报—最终答辩的各个阶段都有严格的讨论会和意见修改,这样使得教学的实施和反馈机制得到更多保证,从而也避免了缺乏监督而影响到教学质量的情况。

4.4 存在的问题

4.4.1 重视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部分学校的毕业设计的时间与竞赛不配套,学生需要投入额外的时间来完成,完成成果提交期间恰逢毕业答辩季,学生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有限。

4.4.2

大多数院校缺乏政策与制度支持。参赛费用及指导教师工作酬金得不到有效保证,参赛指导工作也不纳入教学工作量计算,致使部分教师不够重视。

4.4.3

时间进度控制有待进一步加强。前期时间耽误导致进度缓慢,后期有些仓促,没有很好地计划及执行时间分配。

5 结语

随着城镇化的进一步加快,城乡关系显得更加突出。从原先的“城市规划”到现在的“城乡规划”,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在规划领域所涉及的层次将加更广泛,乡村规划已经被提到更高地位。与城市的规划相比,乡村规划的方式和途径有着很大的差异,所以应该在教学上对乡村规划有更深刻的认识[5]。

地方院校乡村规划教学是应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的基础上开展的[6]。乡村规划教学应该先开展专门的理论教学,尤其在毕业设计阶段应保障一定比例的与乡村规划相关的选题。乡村规划联合毕业设计也是乡村教学的一种方式,乡村规划联合毕业设计不仅能推动高校之间的交流,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乡村教学成果的真实反馈。乡村规划联合毕业设计采用不同高校多名教师联合教学的方式,在教学程序上更加严密和规范,让乡村规划教学的体系更加完善。同时,乡村发展不同于城市的发展,对乡村地区的规划要更注重实际的情况,更加注重实践性,所以要对“现场勘测—资料整理”这一过程不断循环重复,将乡村规划的实践不断融入乡村规划的理论体系中,以使乡村规划教学体系更加优化。

乡村有需要深度践行以“农民”为主导的基本价值理念,认识乡村、研究乡村、从村民的三生(生产、生活、生态)需求出发,了解村民的发展诉求,以乡村振兴为最终目标,就是要不断提高村民在产业发展中的参与度和受益面,彻底解决农村产业和农民就业问题,确保当地群众长期稳定增收[7]。新的乡村规划教学体系的执行会逐步解决这些问题,但也需要一个实施的过程[8]。

联合毕业设计教学模式中跨越性与多元化的优势,在实际的教学中得到了充分体现。正是由于这种跨越与多元的交织,促进了知识结构的拓展,开发了思维模式的潜力,使学生各方面综合能力得到了培養。联合毕业设计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但只要不断总结各个教学环节的经验与教训,改革教学方法,健全和完善评审机制,这样一定能达到最终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规划专业人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A].2018-02-04.

[2] 乡村振兴战略合作 惠阳牵手碧桂园、华侨城[EB/OL].(2018-03-05)[2018-04-20].http://www.xinhuanet.com/house/2018-03-05/c_1122487885.htm.

[3] 李克强说,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EB/OL].(2018-03-05)[2018-04-20].http://www.gov.cn/guowuyuan/2018-03/05/content_5270926.htm.

[4] 汪勇政.工学类城乡规划专业毕业设计联合教学模式初探[J].高教学刊,2016(11):24-25.

[5] 特约访谈:乡村规划与规划教育(一)[J].城市规划学刊,2013(3):1-6.

[6] 孙朝阳,金东来,李茉,等.以参与乡村建设实践为切入点的城乡规划专业地域性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7(35):52-53.

[7] 王韬.村民主体认知视角下乡村聚落营建的策略与方法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4.

[8] 黄梅,段德罜,蔡忠原.价值观主导下的乡村规划教学探索[M]//全国高等学校城乡规划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城乡包容性发展与规划教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

猜你喜欢
乡村规划乡村振兴战略教学实践
贵安新区葵林村乡村规划探究
上海建材(2019年2期)2019-07-13 05:55:58
休闲旅游型乡村规划研究
智能城市(2018年8期)2018-07-06 01:12:08
“党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基层治理创新
党政研究(2018年1期)2018-01-27 18:14:42
论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底蕴
中州学刊(2017年12期)2018-01-23 20:43:52
创新探索农村家政职业教育的有效模式
吉林农业(2018年1期)2018-01-21 12:21:46
浅谈对乡村振兴战略的认识和思考
经营者(2018年1期)2018-01-18 07:55:55
关于美丽乡村规划建设的深入思考
中华建设(2017年3期)2017-06-08 05:49:29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8:57:24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10:24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0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