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审慎监管在系统性金融风险管理中的作用

2018-05-14 12:12:01朱鸿洋
今日财富 2018年1期
关键词:宏观金融市场金融风险

长期发展以来,宏观经济政策和金融监管政策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且微观审慎监督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些问题,宏观审慎监管的出现有效弥补了这个问题。同时,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再次验证了单个金融机构的稳定运行不代表整个金融系统的健康,传统以单个金融机构为研究对象的微观审慎监管体系防范作用不明显,甚至还会加重金融系统风险。为此,在新的历史时期,探究宏观审慎监管在系统性金融风险管理中的作用变得尤为重要。

一、宏观审慎监督

宏观审慎监管主要是指有利于维护金融系统稳定的一系列方法。宏观审慎监管在20世纪八十年代的时候正式出现在BIS公开文件中。但由于当时全球化金融发展稳定,宏观审慎监管这一概念没有得到人们多关注。在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国际组织开始认识到宏观审慎监管的重要性,但是对于宏观审慎监管的研究进展比较缓慢。直到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宏观审慎监管得到了完善发展。之后有学者从监管对象、监管目的、风险性质、监管手段四个方面对宏观审慎监管与微观审慎监管进行了比较。宏观审慎监管与微观审慎监管的比较如表1所示。从监管对象上看,宏观审慎监管更加注重关注整个经济系统以及金融系统的稳定。宏观审慎监管指的不仅是单个金融机构,而是指监管机构对影响金融系统稳定要素的监管。第二, 从监管目的上看,宏观审慎监管是为了防范系统性风险的发生。第三,从风险特性方面来看,宏观审慎监管则认为风险是内生的,因而监管工作更加注重整个金融系统的内部。

二、系统性金融风险来源

(一)时间维度风险的累积——顺周期风险

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重要来源是金融机构顺周期行为累积的总体风险。在经济特定发展周期,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一样,发展中面临相似的风险,相似的风险导致同质化行为,在同质化行为下加大市场波动,由此使得金融系统顺周期特性成为系统性风险的重要驱动力量。金融系统顺周期特性下的风险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羊群行为、聚集倾向。金融企业和家庭、企业一样拥有强烈的聚集倾向。在经济发展上行的时候,资产价值上升,反之亦然,甚至还会出现资产负债,加剧实体经济衰退。第二,顺周期的行业惯例。金融行业发展惯例具有顺周期性。采用VaR测量方法测量短期风险的时候,测量结果强化市场短期趋势,低估了过度损失的出现和结果。第三,一些金融市场监管政策、市场准则加强了金融行业的顺周期性。金融风险监管资本要求深刻影响银行体系信贷行为,使得宏观经济发展周期放大,金融市场波动加大。在经济发展繁荣期,基于价格测量的风险加剧,这种风险敏感性资本促使银行扩大自己的信贷规模,风险敏感资本增加。相反,在经济发展衰退期,基于价格测量的风险增加,风险敏感资本增加,银行发展不得不以收缩信贷规模的形式来满足金融市场监管要求。

(二)横截面维度风险——金融系统网络风险

横截面维度風险主要是指因为金融机构之间的彼此关联使得某一风险在金融系统中快速传播,由此产生金融系统风险。金融系统之间发生关联的原因有很多,且这种关联日益紧密,主要关联形式包括金融一体化发展、共同交易对手、共同依赖的市场工具等。金融机构本身不会评估其市场行为对整个金融网络发展带来的风险,也不会对金融机构对手资产负债表影响问题进行关注,由此使得金融系统中潜在的各类风险无法被及时发现。受各个金融系统内在关联的影响,在一个金融系统发生风险之后,风险危害将会以加快的速度在金融系统内部传播,由此加剧系统风险,引发金融危机。

三、系统性金融风险下宏观审慎监管的必要性

(一)金融创新、金融市场同质性增加加剧了金融市场的动荡

金融市场想要实现稳定性发展的基本要求是在发展的过程中拥有大量持有不同目标且发展预期稳定的市场参与者。金融机构的分业经营和发展专业性使得金融机构发展保持了专业性、异质性。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金融市场自由化、混乱经营等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金融市场异质性,使金融机构的跨市场经营关联提升。同时,在金融自由化发展下,金融管理职业化增强,越来越多的共同基金、保险公司、投资银行等管理大量投资资金,并从细分市场中将这些资金整体化、证券化、同质化,增加了金融系统风险。

(二)金融体系中的顺周期性加剧金融市场的不稳定

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人们加强了对金融制度的关注,比如信用评级、程序交易等。这些制度的制定存在一定的顺周期性,如果太多的金融机构应用同一分析模型来评估风险在机构层面上会出现羊群效应,同时,对抵押品的估值也会更加依赖趋同评估模型,加重顺周期的现象。另外,评级方式也存在顺周期的现象,评级公司的评级紧跟市场发展变化,在市场动荡的情况下,评级公司会大规模调整评级,由此加剧了市场动荡。

(三)金融市场场外交易系统风险加大

在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行业的整合发展下,金融市场得到了进一步发展,金融体系变得也更加复杂、更加快速。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使得金融衍生品增多,其中一些金融产品脱离了基础产品,发展规模壮大,金融产品的交易规模扩大,在规模链上的一家机构倒闭,其他机构也会发生相应的倒闭,加重金融市场的瘫痪。

四、宏观审慎监管在系统性金融风险管理中的作用和工具选择

(一)宏观审慎监管在时间维度风险管理中的作用和工具选择

1.宏观审慎监管在时间维度风险管理中的作用。时间维度风险管理关键是减少或者抑制金融系统的顺周期性。受金融系统顺周期性的影响,金融系统内部之间的作用以及金融系统和实体经济的关联问题被放大,金融危机发生的可能也会增大。在经济上行的时候,过渡的信贷供给、资产价格增长等使得风险在金融系统中过度积累,在这样的情况下,金融系统如果没有得到足够缓冲,在经济周期发生转换的时候,经济下行期的财务困境问题会被方法,由此减少了信贷和重点金融服务的供给。为此,时间维度风险管理重点是建立不同形式的逆周期缓冲,通过不同形式的逆周期缓冲减少金融系统风险的累积。

2.宏观审慎监管在时间维度风险管理中的工具选择。第一,逆周期的资本缓冲。对总体偿付能力金融风险的简单方法是在微观审慎资本基础上根据逆周期附加资本建立逆周期的附加资本机制,避免出现因为资本处于上升周期时候对信贷的减少。第二,拔备。拨备条款能够抑制顺周期性,从而,使得银行能够吸收损失而不至于使损失达到最低点,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信贷供给压力。第三,强化保证金和扣减率。强化保证金和扣减率的实现能够减少杠杆在经济繁荣时期的过度集聚,从而降低金融市场的顺周期性,减少市场杠杆力量对金融系统以及实体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第四,前瞻性损失拔备。前瞻性损失拔备的要求也深刻影响银行的顺周期性,在经济发展处于上行时期的时候,银行需要通过增加动态拔备来抑制信贷的扩张。在经济处于下行期的时候,银行可以适当地减少动态拔备,从而避免因为信贷紧缩导致的经济快速衰退。

(二)宏观审慎监管在横截面维度风险中的作用和工具选择

1.宏观审慎监管在横截面维度风险中的作用。解决横截面维度网络风险的关键是减少集中化的系统风险和同质行为。在一般情况下,系统风险一般来在系统重要机构、金融机构,比如资产、负债、交易对手风险等。为此,解决横截面维度网络风险需要相关人员加强对金融机构的保护。在风险发生的时候采取有效的方法避免金融风险扩散。

2.宏观审慎监管在横截面维度风险中的工具選择。宏观审慎监管在横截面维度风险中的工具包含以下几种:第一,针对机构个体的系统性附加资本。根据机构对系统风险的贡献情况来附加资本,通过资本的附加降低其倒闭的可能。另外,资本的附加还为整个金融系统提供了额外的保险,能够减少资产负债规模和其他金融机构的关联。 第二,SFIs框架。SFIs是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简称,该机构在应用发展的过程中为整个金融系统带来了风险。为了减少SFIs倒闭对整个金融系统的影响,需要相关人员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控制金融系统整体风险,打造应对SFIs风险的政策框架,增强SFIs的损失吸收能力,加强对SFIs的监管。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下,金融监管效率相应的提升,金融体系也更加稳健,在短期内不具备引发系统性金融危机的条件。但是由于我国一些金融机构由国家控股,很多金融机构在经营理念、行为模式、风险防控等方面体现了较强的同质性,发展过程中存在系统风险隐患。为此,需要相关人员加快打造宏观审慎监管体系,完善微观审慎监管机制、打造适合我国国庆的监管体制基本架构、探寻适合我国国情的宏观审慎监督指标、建立和完善逆周期监管制度,从而不断提升宏观审慎工作有效性,为我国金融市场的稳定发展提供重要支持。

作者简介:朱鸿洋(1988-),男,山东省曲阜市人,民 族:汉 ,单位:招商银行济宁分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在职人员高级课程研修班学员,研究方向:金融管理和投资实务。

猜你喜欢
宏观金融市场金融风险
金融市场:寒意蔓延【精读】
英语文摘(2022年12期)2022-12-30 12:09:24
假如金融市场崩溃,会发生什么? 精读
英语文摘(2022年6期)2022-07-23 05:46:00
金融风险防范宣传教育
大社会(2020年3期)2020-07-14 08:44:16
构建防控金融风险“防火墙”
当代陕西(2019年15期)2019-09-02 01:52:08
大力增强忧患意识 进一步防范金融风险
辽宁经济(2017年12期)2018-01-19 02:34:01
宏观与政策
Copula模型选择及在金融市场的应用
关于当前互联网金融风险的若干思考
山西农经(2016年3期)2016-02-28 14:23:54
宏观
河南电力(2016年5期)2016-02-06 02:11:23
宏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