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采收方式对务川上部叶烟碱积累的影响

2018-05-05 06:59:32杨文水万军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8年1期

杨文水 万军

摘 要:研究了上部6片葉在一次性采收和分次采收方式下叶片中烟碱积累量和叶片干重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叶片在烟株停留时间的延长,烟碱积累量增加。一次性采收烟株总烟碱合成量比分次采收总烟碱合成量多。除顶6叶片可能由于成熟度过高烟碱降解转化或者叶片坏死以外,其余叶片烟碱积累量均大于分次采收,且烟碱在顶1、顶2、顶3之间的分配具有明显的顶端优势。一次性采收顶1、顶2、顶3和分次采收顶1叶片干重随在株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分次采收顶2、顶3与一次性采收顶4、顶5、顶6叶位均呈前期升高后期降低的趋势。

关键词:上部叶;采收方式;烟碱积累;叶片干重

烟碱是烟草重要的化学成分,占烟草总生物碱的95%以上。烟叶烟碱含量的高低是烟叶原料和卷烟产品质量控制的一个重要指标。通常情况下烤烟烟碱含量应为1.5%-3.5%,以2.5%为宜。而我国部分烟区烟碱含量偏高。尤其是上部叶。目前我国不少烟区都存在上部叶显著偏厚,叶片不够开展,烟碱含量偏高,可用性较低的问题。贵州省务川县属于寡日照地区,上部烟叶烟碱偏高。关于通过各种栽培、烘烤调制等措施来降低上部叶烟碱含量已有报道,且大量的研究表明,通过改变上部叶的采收方式可以调节烟碱含量。

一、材料与方法

1.试验地点的气候条件和土壤基本条件

2016年在贵州省务川县进行,年平均气温为19.8℃,年降雨量1550.8mm,年日照时数为1652.9h,全年无霜期为300d,2-6月≥10℃的有效积温在2100℃以上。供试烟田土壤类型为紫色土,全氮含量为0.86g/kg,全钾27.5 g/kg,全磷0.45 g/kg,碱解氮57 mg/kg,速效钾126 mg/kg,速效磷8.0 mg/kg,有机质8.8 g/kg,PH为7.47。前作为水稻。2月中旬移栽,每hm2基肥使用量为500kg,复合肥40kg,麸肥100kg,KNO3分3次施入,每次施5-7.5kg。留叶数为20片。

2.试验材料

参试的烤烟品种为粤烟97。

3.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计2个处理,分别为对照处理(CK)和试验处理(T)。CK:传统采收方式,按照烟叶成熟标准每次采收3片叶,分2次采收完毕;T:顶1叶位主脉变白发亮,支脉2/3变白,叶面出现明显成熟斑时,顶部1-6片叶一次性采收。每个处理0.4hm2,不设重复。2个处理在上部叶采收之前生长条件一致。

上部叶采收至6片时,对照和试验处理均选取生长一致的烟株100株,从上向下分别标记为顶1~顶6,用于后期取样。对照顶4、顶5、顶6采收当天,对照和处理各选取标记的烟株6株,采收叶片带回,用于实验室测定。以后每2天取样一次,直至对照和试验上部叶采收完毕。2个处理同时完成采收。

4. 测定方法

叶片干重采用烘干称重法。

烟碱含量采用盐酸萃取紫外分光光度法。将鲜烟叶抽去主脉,在105℃下杀青,75℃烘干称重,然后粉碎过60目筛,用于烟碱含量的测定。烟碱积累量以烟碱含量乘于叶片干重表示,单位为mg/片。

5.数据分析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6.0和EXCEL进行统计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1.不同采收方式对顶1、顶2、顶3叶位叶片干物质的影响

顶1在不同的采收方式下叶片干物质均随生育期的推移而逐渐增加,但在此过程中试验和对照叶片干物质增加的速率有所不同,采收结束后试验顶1比对照顶1叶片干物质低0.06g,差异不显著。试验顶2、顶3干物质随时间的延迟而增加,对照的顶2、顶3叶片干物质出现相同的变化趋势,前期增加后期降低,采收结束后试验顶2、顶3叶片干物质大于对照处理,分别增加2.36g,2.79g,增幅分别为16.33%、18.23%。

2.一次性采收下顶4、顶5、顶6叶位叶片干物质积累变化规律

一次性采收条件下,顶4、顶5、顶6叶片干物质随时间的推迟均出现前期增加后期降低的趋势,但不同叶位叶片干物质降低速率不一致。至采收结束,一次性采收顶4、顶5、顶6叶片干物质均低于对照,分别降低了1.22g、0.41g、0.78g。结合试验期间的天气状况,第一次取样结束后降雨量较多,且日照时数较长,顶4、顶5、顶6叶片干重出现了短暂的增加,也可能是由于传统的采收4、顶5、顶6叶片成熟度不够,延长采收时间干物质继续增加。而后随采收时间的延迟,成熟度过高,干物质降解大于合成,叶片积累的干物质降低。

3.不同采收方式对顶1、顶2、顶3叶位烟碱积累量的影响

对照顶4~顶6采收完毕以后,随着叶片在烟株上时间的延长,烟碱积累量逐渐增加,试验一次性采收处理顶1~顶3烟碱积累量在各个时期均高于对照传统采收。至采收完毕,对照顶1~顶3的烟碱积累量增幅分别为35.78%,6.90%,5.51%,日均烟碱增加量分别为9.58mg/d、2.87mg/d、2.39mg/d。试验顶1~顶3增幅分别为62.25%,18.43%,14.16%,日均烟碱增加量为16.66mg/d、7.66mg/d、6.15mg/d,均大于传统采收顶1、顶2、顶3的日均烟碱增加量。

4.一次性采收顶4、顶5、顶6叶位烟碱的积累规律

试验顶4、顶5烟碱积累量随叶片在烟株上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加,顶6叶片烟碱积累量在前期增加,后期急剧降低。对照顶4叶片的烟碱积累量为增幅为26.00%,日均烟碱增加量为10.65mg/d。顶5叶位烟碱积累量增幅为25.55%,日均烟碱增加量为11.12mg。

顶6叶片烟碱积累量前期由307.81mg增至365.18mg,增幅为18.64%,而后急剧降为292.47mg,呈现出倒“v” 形变化,烟碱积累量低于对照传统采收的顶6叶烟碱积累量。这主要是因为后期降雨较多,烟田高温高湿,顶6叶位由于延迟采收时间较长,成熟度过高,烟碱降解转化,且易在田间出现焦尖焦边现象,叶片干重降低,烟碱积累量减少。与刘伟究结果一致。

三、讨论

试验一次性采收顶1、顶2、顶3叶片干物质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顶4~顶6叶片干物质前期增加而后期降低。对照传统采收顶1叶位干物质随时间延长而增加,顶2、顶3叶片干物质变化趋势为前期增加后期降低,与试验一次性采收顶4~顶6叶片干物质变化一致,至采收结束叶片干物质低于一次性采收。大量关于根系及叶片代谢和衰老的研究表明,根系活力的减弱会导致叶片生理活性减弱并最终表现为功能的衰退,地上部分的早衰与地下部分的生理状况有密切的关系,二者相互影响。由此推测,按照传统采收方式采收顶4、顶5、顶6叶以后,烟株留叶数较少,烟株地上部分整体生理活性减弱,影响根系活力,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较一次性采收相比加剧了顶2、顶3叶位的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