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行业人才培养现状与需求分析
——现代纺织技术专业群调研报告

2018-05-03 06:17:27
江苏丝绸 2018年1期
关键词:盛泽丝绸纺织

黄 花

(苏州丝绸中专学校 江苏苏州 215228)

我校现代纺织技术专业群专业建设工作小组按照学校的统一部署,分工协作,通过查找文献,网络搜寻,并对区域内相关企业、学校进行了参观考察与调研,深入行业、企业,与企业经理、技术管理人员、一线工人进行沟通和交流,深入学校实训室、教室、专业实体等,与学校领导、专业教师、学生交谈,对服装行业的发展状况、人才的需求状况以及人才培养规格有了较深的了解,对兄弟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师资培养、课程体系、教材开发、就业安置、基地建设等方面都有了全面了解。

一、调研基本情况

(一)调研目的

1.了解苏州市纺织行业状况、纺织企业规模。

2.吴江本地纺织企业岗位(岗位群)设置及需求状况,对中等职业学校人才的需求以及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员工的薪资待遇。

3.企业专家对中职纺织专业建设的建议;

4.本区域中职学校纺织专业的办学情况,分析现状,研究对策,为学校纺织专业的课程设置、

教学实践、课程改革等提供依据。

(二) 调研方法

本次市场调研主要采用访谈企业负责人和部门一线主管、问卷调查以及实地走访等形式。

(三)调研对象

调研对象为苏州及周边地区的代表性企业:吴江德伊时装面料有限公司、江苏新民纺织科技股份有限、盛虹集团、吴江鼎盛、欣达丝绸、吴江市速尔特纺织样品织造有限公司、吴江华佳集团有限公司等相关知名企业。

二、调研分析

(一)江苏省纺织服装行业现状——产业集群优势突出

调查表明,江苏是仅次于广东、浙江的全国第三大服装生产基地,是我国服装生产的主产区。江苏在我国纺织服装生产中占据重要地位,拥有比较完备的纺织服装发展基础,省内拥有一批实力雄厚的纤维生产企业、纺纱加工企业、针织类、家纺类、服装类等大型企业;整体产能较大、竞争力优势明显。江苏省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已达77个,数量占全国纺织服装产业集群的20%,目前已拥有3个千亿基地、2个千亿市场、1个千亿企业,规模以上纺织服装企业从业人员约130万人。江苏纺织服装产业中,以骨干企业以及龙头企业带动,如常熟古里的波司登、太仓市的雅鹿、吴江盛泽的恒力、张家港塘桥的华芳、东渡,江阴的阳光、海澜等,形成了优势明显的产业集群。江阴市周庄镇、江阴市祝塘镇、苏州市吴江区盛泽镇、苏州市吴江区震泽镇、苏州市吴江区桃源镇、苏州市吴江区平望镇、海门市一星镇、南通市通州区、常州市武进区湖塘镇、常熟市古里镇、常熟市虞山镇、常熟市沙家浜镇、常熟市梅李镇、常熟市海虞镇、常熟市碧溪街道、太仓市横泾镇等16个集群被评为江苏纺织行业百亿特色名镇。

(二)盛泽纺织产业的情况

盛泽的丝绸生产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唐代,当地生产的“吴绫”就成为贡品。到了明清时期,盛泽发展成与苏州、杭州、湖州并称为中国的四大绸都。改革开放以来,盛泽的丝绸纺织业形成一个规模庞大、门类齐全、产业链完整、配套完善的产业系统,纺织业已成为盛泽经济的支柱,占据全镇工业经济总量的90%以上。今天的盛泽已成为中国最大的纺织产业基地,同时也是我国重要的丝绸纺织品生产基地和产品集散地。盛泽的产业链涵盖纺织、丝绸、家纺、化纤等织造或印染加工。盛泽镇拥有纺织工厂近2000家,纺织品贸易商行近6000家,拥有工业资产500余亿元,其中资产在30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4家,超亿元的骨干企业80多家,形成一个以恒力集团、盛虹集团、吴江鹰翔化纤有限公司、江苏新民纺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大型企业为龙头,在中国纺织业内颇具影响纺织企业集群。近年来,中国东方丝绸市场面向全球发布了“中国盛泽丝绸化纤指数”;全国首例纺织类产品及服务区域品牌“盛泽织造”和“绸都染整”成为江苏省著名商标;制定了国家第一部纺织面料名称规范标准《中国纺织面料编码化纤部分》;成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中国纺织面料流行趋势发布基地”和“中国流行面料采购基地”;率先在纺织行业内首家探索出线上展示线下交易相结合的“O2O”电子商务服务平台,2014年中国东方丝绸市场纺织品电子商务实现线上线下交易近800亿元。盛泽纺织业已初步形成一条从缫丝、化纤纺丝、织造、印染、织物深加工到服装制成品的产业链,及集研发、生产、市场、物流、服务为一体的配套体系。盛泽镇先后被国家科委评为“国家级丝绸星火密集区”,被农业部命名为“全国乡镇企业示范区”,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命名为“中国丝绸名镇”。目前盛泽已成为我国丝绸纺织的主要生产基地、出口基地和产品集散地,并向建设国内最大、世界著名的丝绸纺织生产基地迈进。

快速发展的吴江盛泽纺织、印染产业,客观上需要大量懂技术、会管理的技能人才,这为我们发展纺织专业群中等职业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契机。

(三)人才需求情况

江苏省力在纺织服装的“品牌江苏”,需要大量纺织技术工人和技能型人才,然而由于中西部省份自身经济的不断发展,外来技术工人出现回流等原因,导致生产一线的纺织技术工人空前紧缺,纺织企业普遍面临“用工荒”困境。通过走访与调查,以盛泽为例,发现三类人才比较严重短缺。一类是普通熟练操作工人、技术工等有所短缺。笔者通过走访了解到盛泽市场的外来务工人员的稳定性不够,流动性较大。第二类空缺岗位需求主要是中高级的技术工人,此类人才在盛泽纺织市场上也处于严重短缺。据了解,盛泽地区纺织企业在技术改造,企业对能进行车间管理、纺织、印染生产工艺调整等一线技能型人才需求量大。大部分厂家表示,外来务工人员无法胜任中高级技术工人,但高校毕业生又不愿从事车间的工作,从而造成了其严重短缺。第三类是纺织外贸人员等专业人才短缺。近来随着强劲的内需以及突如其来的外贸订单,盛泽纺织市场专业外贸人员缺口较大。据数据显示,前些年由于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盛泽的纺织品进出口贸易出现过负增长,尤其是出口贸易降幅达到14.1%。但从2010年以来,纺织品对外贸易总额出现明显回升,纺织品外贸订单明显增加,出现了多头并进的良好局面,这使得市场纺织专业外贸人员更为“吃香”。另外中国东方丝绸市场管委会为组织的“东方展团”不断在国内外参展,也推动了市场经营户对专业外贸人才的需求。

综上所述,纺织产业作为盛泽镇的传统产业、优势产业,近年来取得了迅速的发展。盛泽纺织业已初步形成一条从缫丝、化纤纺丝、织造、印染、织物深加工到服装制成品的产业链,及集研发、生产、市场、物流、服务为一体的配套体系。因此,我校专业建设必须和地方产业集群发展适应,我们为更将进一步贴近盛泽地区的产业结构,整合我校现有专业建设资源,对接纺织、印染等优势产业集群,建设纺织技术专业群。

(四)学校基础条件分析

1.专业群建设基础和优势

(1)纺织技术专业现设的四个专业,即∶纺织技术及营销、丝绸工艺、染整技术和现代纺织技术。与其对应六个专业方向:纺织品设计、纺织品检测与贸易、丝绸工艺与贸易、染整技术及印花工艺。纺织技术及营销是江苏省示范专业和特色专业,丝绸工艺是我校具有深厚历史积淀,成立于1981年,有35年之久。

(2)技能为先重在落实:在专业教学中,注重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特别是对纺织、印染企业要求的打小样、放大样等进行重点训练,使本专业的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上手快,很快能适应岗位需要。大多数毕业生现在成为本地区纺织行业的技术中坚。

(3)专业建设卓有成效:根据苏州丝绸中等专业学校“十三五”专业发展规划,确立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根本,以发展为中心”的办学思路和“以改革为动力,以质量为生命,以特色促发展”的专业教学改革与建设的指导思想,我们纺织专业在校内率先提出“三个三”工程,即根据社会需求办学的“三个零距离”(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的零距离配合、教学内容与职业需求零距离贴近、实践教学与职业岗位的零距离接触)、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三个淡化(淡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界限、淡化基础实验室与专业实验室的界限、淡化专业课教师与实践指导教师的界限)、提高双师素质的“三个一”举措(专业教师联系一个企业、开展一项教学课题研究、精通一个实训项目)。

(4)课程结构得到优化:必修课程体现一个“准”字,即有用即学;专业技术课程体现一个“精”字,主线清晰,突出重点,充分反映出现行生产需求;技能训练课程体现一个“真”字,所谓“真”即为技能训练“求真”、“仿真”,符合实际生产情况;专业选修课程围绕一个“通”字,所谓“通”即为“融通”、“贯通”。

(5)产学结合紧密、服务意识强烈:在专业建设工作中十分重视与企业的零距离接触,积极为地方企业服务。专业建设负责人是全国纺织服装教育学会的常务理事,并担任过全国中职纺织服装教指委的副秘书长,是全国纺织服装信息化教指委的委员,2011年起,纺织专业教研室经常性为企业开展纺织品检测与分析的技术指导及培训工作,并主办了江苏省纺织品检测的技能大赛,教研室中4人拥有职业考评员资格。

2.实训条件完备

学校拥有完备的纺织实训场所。校内现配备校内实训实习室和校外实训基地。根据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及课程设置的需要,校内实训(实验)教学功能室配置如下:

3.师资实力强

师资队伍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创新力强、富有活力。

(1)专任专业教师全部具有纺织类相应专业或相关专业本科以上学历,教师的硕士研究生学历达34.78%,双师型比例达78.26%;获得与本专业相关的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100%,来自企业的兼职教师占专业教师比例20。69%。

(2)专业教师具有良好的师德修养、专业能力,能够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具有信息化教学能力。专任专业教师普遍参加“五课”教研工作、教学改革课题研究、教学竞赛、技能竞赛等活动。

(3)专业教师平均每年均到企业实践2个月。了解企业的生产组织方式、工艺流程、产业发展趋势等基本情况,熟悉企业相关岗位(工种)职责、操作规范、用人标准及管理制度等具体内容,学习所教专业在生产实践中应用的新知识、新技能、新工艺、新方法。兼职教师须经过教学能力专项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每学期承担不少于30学时的教学任务。

综上所述调研,综合现实的社会背景、行业背景、专业群设置基础与条件,我校已具备了建设纺织技术专业群的基本条件。

猜你喜欢
盛泽丝绸纺织
澳洋纺织
纺织报告(2022年8期)2022-08-25 08:14:38
丝绸路上·之三
红豆(2022年3期)2022-06-28 07:03:50
纺织届的“两优一先”
荣耀时刻 焕动盛泽——第二届中国时尚设计大赛决赛亮相2020盛泽时尚周
遥望“丝绸路”
人大建设(2018年9期)2018-11-13 01:10:06
第五届江苏(盛泽)纺织博览会将于十月开幕
流行色(2018年3期)2018-07-16 03:17:28
路上丝绸
风采童装(2018年1期)2018-04-12 02:05:06
念念不忘 年曾少
文苑(2017年23期)2017-12-07 07:17:46
盛泽东方纺织城
丝绸情调
Coco薇(2015年12期)2015-12-10 02:4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