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对科技还在乱操心

2018-05-02 04:53:03汪涛
环球时报 2018-05-02
关键词:知识界脑电波X射线

汪涛

最近,外媒报道了一则关于中国脑电波技术大量应用的消息。这本是工厂利用设备感知工人情绪,从而调整生产进度,提高工作效率,却最后依然与“监控”“维护社会稳定”这样的陈词滥调联系起来。

在西方社会,知识界普遍存在一种对新科技的批判情结:任何一种影响重大的新科技出现后,总是伴随着对其恐怖后果的预言,这种情绪严重到可能发展为对相应新科技盲目的强烈抵制。散发出这种情绪的知识界往往并不是相应科技领域的专家,而是社会和新闻界等。他们可能自认为拥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但却并不具备深刻理解相应科技的充分能力。

第一个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是伦琴,他发现了X射线,我们今天去医院体检时经常用到。当年他作出这个发现后,引起社会一片惊恐。很多人发文说,以后女士们上大街就不保险了。很快服装界就有人煞有介事地推出防X射线服装。到现在都上百年了,看看这个技术产品的详细情况就会明白,当年的那种担心实在是不着边际。

至于说靠监控脑电波来维稳,这个事情可是比载人去火星还要难得多。人的神经冲动最低到最高只有约100毫伏的电压,它发射出的脑电波更是微伏量级,信号非常微弱。因此,尽管脑电波很早就被发现,但因为脑神经冲动极为复杂,发射出的脑电波也极为复杂,要想从中解析出有效的信息是非常困难的。如果不是被测人积极配合,根本无法进行有效测量。

相比之下,人工智视频监控技术今天发展得远比脑电波测量有效和强大得多。中国顶尖企业的人工智能监控系统,可以在几十米远处识别出人脸。由于中国率先在世界上大量部署了这种视频监控系统,使得罪案的发现和破案率获得极大改善。去年在美国发生的中国留学生章莹颖遭绑架案,至今未破。该案发生后,很多中国业内人士认为,这类重大案件在中国的破案时间往往是以小时计算。但在欧美,相关技术很容易引起人们的抵制,因此发展极为缓慢。

技术是中性的,问题在于如何利用、规范和管理。如果单纯地盲目反对,会带来发展的停滞,最终得不偿失。▲

(作者是上海析易船舶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

猜你喜欢
知识界脑电波X射线
“X射线”的那些事儿
实验室X射线管安全改造
机电安全(2022年5期)2022-12-13 09:22:26
能感应人的脑电波并自动关机的电视机
能感应人的脑电波并自动关机的电视机
民国前期知识界的昆剧存续论*——以1912—1930年报刊剧评中的昆剧中兴论为中心
中华戏曲(2020年2期)2020-02-12 05:18:40
虚拟古生物学:当化石遇到X射线成像
科学(2020年1期)2020-01-06 12:21:34
脑电波情绪分类算法的研究
民国知识界视域中的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上)
中国博物馆(2018年3期)2019-01-08 03:29:36
基于脑电波传感器的智能轮椅控制系统
测控技术(2018年1期)2018-11-25 09:43:28
民国知识界视域中的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下)
中国博物馆(2018年4期)2018-02-16 07:3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