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格瑞洛联合阿托伐他汀在降低冠心病患者PCI术后不良心脏事件及再狭窄中的应用研究

2018-04-24 05:04:21王晓萍赵井辉鞠林川
陕西医学杂志 2018年2期
关键词:格瑞洛阿托炎性

王晓萍,赵井辉,田 鑫,吴 蔚,鞠林川

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沈阳11000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习惯与方式发生改变,人口老龄化逐渐加剧,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呈增长趋势,严重危害人们健康及生活质量[1]。目前,临床治疗冠心病多以药物疗法、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等为主,其中冠状动脉介入作为常用手段,能有效缓解患者的心肌缺血等症状,减缓病情发展,但其术后远期效果及预后表现欠佳,术后再狭窄及不良心脏事件发生风险较高[2]。研究显示,他汀类药物能用于冠心病一级、二级预防,能显著减少不良心脏事件发生,能对平滑肌细胞增生、移动进行抑制,对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进行改善,并对氧化应激反应、血小板功能及血栓形成进行抑制,进而阻断新生血管生成,存在较强的抗炎作用。而替格瑞洛作为非噻吩吡啶类的抗血小板药物,属于可逆性P2Y12受体拮抗剂,在临床治疗中应用较为广泛[3]。本研究为降低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心病患者术后不良心脏事件及再狭窄率,采用替格瑞洛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分析其应用价值。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108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54例。对照组中男31例,女23例,年龄45~78岁,平均(60.3±7.6)岁;基础疾病:13例高血压,15例高脂血症,11例糖尿病。研究组中男29例,女25例,年龄47~78岁,平均(60.7±7.0)岁;基础疾病:16例高血压,17例高脂血症,12例糖尿病。纳入标准:所有入选对象均经临床检查确诊为冠心病,并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无精神疾病、意识障碍;无药物过敏史或排除易过敏体质[4];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对本研究均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研究前接受抗凝药物、纤维蛋白溶解等相关治疗[5];合并有严重的肝肾功能不全、贫血等情况者;存在严重的感染疾病、风湿免疫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及血液系统疾病者;需同时采用CYP3A抑制剂或诱导剂进行治疗者。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采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国药准字H20153035)治疗,术前服用300 mg,术后服用100 mg/次,1次/d;同时术后接受纠正缺血、降低心肌氧耗、控制血压与血糖、调节血脂及抗凝等常规治疗,并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生活方式,指导患者选择低胆固醇饮食。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加服阿托伐他汀钙片(国药准字H20051408),20 mg/次,1次/d,持续治疗2个月。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替格瑞洛(AstraZeneca AB,批准文号J20130020)、阿托伐他汀(国药准字H20051408)联合治疗,其中替格瑞洛的初始用药为180 mg负荷量,后改为90 mg/次,每日2次;阿托伐他汀钙片20 mg/次,每日1次;持续治疗2个月。

3 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血脂水平、炎性因子水平变化及不良心脏事件、再狭窄发生率。①血脂水平:包括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等,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后空腹状态下抽取3 ml静脉血,经2500 r/min离心操作10 min,留取上清液,应用酶法(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血脂检测[6]。②炎性因子:包括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等,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后空腹状态下抽取3ml静脉血,经2500 r/min离心操作10 min,留取上清液,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TNF-α、CRP,所有操作均严格参照说明书执行[7]。③不良心脏事件:包括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典型性心绞痛、心源性猝死等[8]。

结 果

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对比 见表1。治疗后两组患者的TC、LDL-C、TG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DL-C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对比(mmol/L)

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对比 见表2。治疗后两组患者的TNF-α、CR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对比

3 不良心脏事件及再狭窄发生率对比 见表3。术后对照组患者产生冠状动脉再狭窄率为20.4%(11/54),研究组患者产生冠状动脉再狭窄率为5.6%(3/54)。术后研究组患者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再狭窄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85、5.252,P=0.038、0.022)。

表3 两组患者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对比[例(%)]

讨 论

目前,临床治疗冠心病多以冠状动脉介入术等方法为主,能有效控制病情进展,减轻患者临床症状与体征,改善患者生活质量[9];但术后易产生冠状动脉再狭窄及其他不良心脏事件,且随着患者年龄增长,术后不良心脏事件及冠状动脉再狭窄发生风险增加,影响患者术后远期预后[10]。因此,术后积极给予患者有效的对症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替格瑞洛作为新型临床治疗冠心病药物,属于非前体药物,能直接和P2Y12受体进行可逆性结合,且无需通过肝代谢激活,能迅速生成相关循环代谢产物-ARC124910XX[11]。研究发现,替格瑞洛及其代谢产物都存在活性,能对ADP介导的相关血小板聚集进行迅速、强效的抑制,且肝CYP2C19基因的多态性对其有效性无明显影响,于停药后机体血小板能恢复功能,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能保证药物治疗有效性、安全性[12]。替格瑞洛药代动力学表现为线性,患者服用后能被快速吸收,具有较高的生物利用度,主要经肝脏代谢消除,患者体内基本无蓄积或较少,具有较高安全性,但临床医学针对替格瑞洛的远期疗效及安全性存在一定争议,有待进一步研究[12]。阿托伐他汀作为羟甲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存在一定选择性,其代谢、转化无需经胃肠道,能显示较强药物活性,具有易吸收及半衰期较长等特点[10]。研究发现,阿托伐他汀能对肝脏羟甲戊二酰辅酶A的还原酶相关合成进行抑制,且羟甲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为机体胆固醇合成不可或缺的酶,存在降低胆固醇效果;且阿托伐他汀能使LDL受体增加,促使LDL活性增强,加快消除LDL-C,进而发挥、达到对极低密度脂蛋白合成进行抑制作用;而极低密度脂蛋白为运输内源性TG重要形式,极低密度脂蛋白表达降低能减少TG表达;同时,阿托伐他汀对升高HDL-C水平具有促进作用[13]。研究显示,TNF-α作为常见的重要炎性因子,对炎性细胞活化具有诱导作用,能引起炎性因子黏附及聚集、损伤,导致细胞出现坏死、血管炎症,是内皮素-1出现的创造性条件,易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出现风险增加。而CRP对血栓形成具有促进作用,能引起血管痉挛,积极调节TNF-α、CRP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结果表明,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血脂水平、炎性因子水平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且术后不良心脏事件、再狭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说明替格瑞洛联合阿托伐他汀能有效降低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心病患者术后不良心脏事件、再狭窄发生率,调节患者血脂水平,减轻炎症反应,促进患者恢复。但本研究选取样本量较少,观察时间较短,未对远期用药疗效及安全性进行分析,后面可增加样本量进行深入性研究。

综上所述,替格瑞洛联合阿托伐他汀能有效降低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心病患者术后不良心脏事件、再狭窄发生率,改善患者心功能,调节患者血脂水平,减轻炎症反应,促进患者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1] 叶晓萍.老年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常见并发症观察及相关干预措施[J].医学临床研究,2016,33(2):284-285,289.

[2] 周 云,渠 乐,朱小莉,等.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对冠脉介入冠心病患者的保护作用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6,16(27):5317-5320.

[3] 朱 勇,张美春,高孟秋,等.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对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炎症因子的影响[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6,32(14):1257-1260.

[4] 金 春,宋 颖,祖 武,等.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不良心脏事件的影响[J].疑难病杂志,2017,16(5):433-436.

[5] 渠 乐,周 云,朱小莉.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与疾病危险程度的相关性[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2017,14(4):10-13.

[6] 景强强,姚 龙.冠心病患者PCI围手术期双倍剂量阿托伐他汀干预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J].中南医学科学杂志,2016,44(5):544-547.

[7] 李 丽,曹学彬,石 妍,等.替格瑞洛和氯吡咯雷抗血小板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比较[J].医学临床研究,2016,33(7):1385-1387.

[8] 汪捷猛,赵 岩,李长道.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PCI 术后近期交叉应用替格瑞洛和波立维的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7):150-152.

[9] 高 翔,王兆翔,纪 征,等.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介入治疗患者血小板功能影响的比较及临床意义[J].临床内科杂志,2016,33(10):672-674.

[10] 吴龙梅,李幸洲,田新利,等.替格瑞洛在冠心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5,7(1):142-144.

[11] 冯春艳,苏东辉,于 军.替格瑞洛对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冠脉微循环功能的影响[J].血栓与止血学,2016,22(5):507-510.

[12] 张琼惠,黄向阳.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糖尿病患者早期应用替罗非班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1):73-74.

[13] 戈睿佗,王曼虹,陈晓军,等.阿托伐他汀对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影响及其与TRAIL因子的关系[J].浙江医学,2015,37(7):567-569,575.

猜你喜欢
格瑞洛阿托炎性
替格瑞洛联合吲哚布芬在急性ST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体会
替格瑞洛治疗STEMI行PCI术患者的临床效果
替格瑞洛致呼吸困难分析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
中外医疗(2016年15期)2016-12-01 04:25:44
炎性因子在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阿托伐他汀治疗心肌梗死的效果探析
阿托伐他汀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动脉硬化治疗观察
替格瑞洛在老年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研究
阿托伐他汀联合中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