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社区视野下社区民警电子走访的特点、问题及对策分析

2018-04-21 08:10:12李水天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8年10期
关键词:智慧社区

李水天

摘 要:社区民警电子走访是智慧社区视野下社区警务管理与服务模式的创新与变革,实现了主动出击的服务居民、警务工作社会化与智能化的结合,低成本且高效率、警察形象柔和化。然而,作为智慧社区发展下的新产物,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着“重形式,轻实效”、重”硬件”投资,轻“体制”更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完善、基层民警综合素质有待提高、宣传工作有待加强等问题。为此应通过完善社区民警电子走访制度建设、加强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基层警员教育提高基层警员素质、加强社区民警电子走访宣传力度,提高民众参与度等措施做好社区民警电子走访工作,搭建友好警民关系,建设和谐社区。

关键词:智慧社区;社区民警;电子走访;入户走访

中圖分类号:C9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2945(2018)10-0049-03

Abstract: The electronic visit of community police is the innovation and reform of community policing management and service model under the vision of intelligent community, which realizes the combination of active service to residents, socialization of police work and intelligence, with low cost, high efficiency, and soft police image. However, as a new product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lligent community, in the process of its developmentthere are problems such as "focus on form, regardless of effect", focus on"hardware" investment, regardless of "system"upda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regional infrastructure needs to be improved, the overall quality of grass-roots police needs to be improved, and publicity work needs to be strengthened. Therefore, we should improve the construction of community police electronic visit system,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regional infrastructure, strengthen the grass-roots police education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grass-roots police officers, and strengthen the publicity of community police electronic visits, so as to improve the participation of the public and other measures to do a good job in community police electronic visit, build a friendly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olice and the community andmake a harmonious community.

Keywords: intelligent community; community police; electronic visit; home visit

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应用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给人民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但由于互联网的超时空性、符号化、舆论监督困难等特点,打破了传统物理空间的限制,不同群体间的交互更加复杂化,人民法律意识增强,社会监管难度加大,给社会治安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与此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目前社区形态亦在发生变化,以互联网为依托,充分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实现用户、管理者、各类智慧系统的信息交互,进而实现智能化社会管理与服务,为居民提供更安全便利生活环境的一种社区管理新模式即智慧社区正在形成,这对社会治安管理提出了新要求。

社区警务管理作为政府公共管理服务的关键抓手,是实现社区稳定和谐,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保障。而社区民警走访作为社区警务管理的关键环节,是警察和社区居民交流的纽带,是社区警务管理的重要信息源。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高效率的社区民警电子走访成为社区警务管理的新机遇与新挑战。基于此,本文以社区民警电子走访为研究对象,剖析其智慧社区下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自身关于社区民警电子走访的思考,为改善社区民警电子走访出谋划策,以期为社区民警电子走访的理论体系提供有参考意义的探索,为更好地做好社区民警电子走访工作,搭建友好警民关系,建设和谐社区,提供参考建议。

1 社区民警电子走访的含义及特点

1.1 社区民警电子走访的含义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目前社区形态亦在发生变化,智慧社区正在形成,这对社会警务管理与服务提出了新要求, 社区民警电子走访是智慧社区视野下社区警务管理与服务的创新形态。

智慧社区是智慧城市延伸出的一种社区管理与服务新模式。智慧社区是指以互联网为依托,充分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实现用户、管理者、各类智慧系统的信息交互,进而实现智能化社会管理与服务,为居民提供更安全便利生活环境的一种社区管理和服务新模式。智慧社区一方面方便了居民的生活,另一方面为政府社区公共管理及服务提供了新机遇。在智慧社区的背景下,社区整体数字化、科技化水平不断提高,“电子走访”的工作模式在社区政务管理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在社区警务工作中,传统“挨家串户”走访是其工作的信息源,是工作开展的基础,是重要的工作方式之一,但复杂的社区居民状况,繁杂的数据常让社区民警苦不堪言。而在智慧社区背景下兴起的 “电子走访”可谓是一剂良药,有效地解决了信息更新不及时,信息调研缺乏深度等问题。

目前,关于“社区民警电子走访”的具体定义学术界尚未有明确规定,本文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对其内涵进行概述。社区民警电子走访是社区民警在入户走访时,借助GPS移动终端,将采集的信息直接通过互联网与社区警务信息综合管理平台及社区管理联动中心相连,实现信息及时共享,实现社区警民互动,构建和谐社区环境的警务工作方式。

1.2 社区民警电子走访的特点

(1)社区民警电子走访实现了主动服务社区居民。传统社区民警走访一般是被动的,借助社区党组织、居民委员会,利用社区资源动员群众,穿街走巷,入户摸底调查进而开展管理与安全防范的警务活动。而社区民警电子走访则是主动出击的,借助现代化的技术,如:电子数据库,大数据分析,数据实时共享等方式,更能预防犯罪打击犯罪。与此同时,借助互联网技术,可以有效的解决盘查信息滞后不准确等弊端,居民线上及时补充登记、更改信息,更及时更方便,公安机关借助线上更新信息、网络监控数据可以更好地服务居民,确保社区安全。

(2)社区民警电子走访实现了警务工作的社会化与智能化。与走街串巷的传统社区走访相比,社区民警电子走访借助互联网信息收集功能,基于社区党组织、居民委员会,入户摸底调查及时录入更新数据,极大的节约了人力,减轻了基层民警的工作强度,在低成本的基础上实现了警务工作的社会化。在社区民警电子走访中,借助信息资源数据库,实现了信息共享,以此更有效的打击和防范犯罪,实现了警务工作的智能化。与此同时,社区民警电子走访带来的警务工作的智能化保障了并优化了警务工作的社会化。在数据分析方面,传统社区走访,先记入再录入再分析,过程繁杂且易出错,难以发现深度潜藏的信息。但社区电子走访,拥有强大的数据统计和分析能力,可以更及时的收集处理处理数据,更有效的发掘有效信息,极大提高了基层民警的工作效率,可以更有效的打击和防范犯罪,维护社会秩序。

(3)社区民警电子走访实现了警察形象柔和化。由于中国居民的社区参与意识较弱,且受影视作品中警察惩奸除恶形象的影响,部分社区居民认为打击违法犯罪是公安部门的主要工作,对社区走访,或者是没听说、不了解,[1]或者是从字面意思去理解认为社区警务走访就是公安局到小区抓坏人。很多社区居民对社区民警上门服务登记抱着不热情、甚至拒绝的态度。而在社区民警电子走访中,社区民警在入户走访时借助GPS移动终端,將采集的信息直接通过互联网与社区警务信息综合管理平台及社区管理联动中心相连,数据实时更新共享,实现警民的互动,让居民可以看见“自己的信息是安全的,是被合理利用的,甚至在出现事故时自己提供的信息是有用的”,可以有效地解决居民对民警害怕的心态,更容易也更愿意提供信息,在逐步了解的过程中,可以重新树立警察柔和为民服务为民办事的形象,建立警民融合相处,相互合作相互支持的关系。

2 社区民警电子走访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对社区民警电子走访比较重视,在社区警务工作中推行电子走访取得了一些成就,但由于社区民警电子走访处于起步状态,社区民警电子走访建设中,仍有不少问题需要改善,具体如下:

2.1 重形式,轻实效

目前推行社区民警电子走访过程中,不少地区花大价钱安装设置了监控摄像头,设置了居民热线,居民门牌二维码信息,但是相当一部分摄像头“不工作”,居民热线“打不通”,居民门牌二维码“无信息或信息无更新”,很多工作流于表面,流于形式,与此同时,由于缺少相应的监督监管机制,致使许多社区民警电子走访工作流于形式。部分缺乏服务意识、民众意识的基层民警甚至利用该漏洞,少跑社区,甚至不跑社区,无法真正起到收集信息的作用,浪费了人力物力,还给居民留下了十分不好的印象,不但没有增进警民感情还加深了双方的误解,十分不便于后续的管理。

2.2 重“硬件”投资,轻“体制”更新

部分基层部门对社区民警电子走访建设存在一定的错误认知,片面地追求政府资金投入,过分强调把硬件设施构建和配置,而缺乏对管理体制、制度体制的改革创新。在业务推进过程中,由于缺少对制度体系和管理体系的改革创新,使得“资源空占”,“还是老的录入办法,所以新的东西用不成,流程走不下去”,“还是老的数据体系,所以区与区仍旧无法数据共享”,“还是老的管理体系,新增了板块,新出材料,甚至出现一个信息双层录入的局面”,导致基层警察出现双头领导,两头忙活,工作量不增反减。制度体系和管理体系的短板大大限制了社区民警电子走访的发展和效益的实现。

2.3 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完善

由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地区管理政策的差异,部分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完善。完善的基础设施是社区民警电子走访得以实现和得以发挥最大效力的基础。部分地区由于资金的限制,仅在小区部分关键位置安装了摄像监控,或仅在部分区域实施控制,这导致数字防控系统是缺失的,是不完整的或者说是失效的,一旦发生事故或者灾害,难以及时发现及时防御。若无法实现数据的及时更新共享,对于打击犯罪和控制亦十分不利,且无法从根本上减轻基层警务的工作。

2.4 社区民警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基层警员的综合素质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自身对信息技术应用的水平。由于在社区民警电子走访建设中需要运用新的设备、新的处理系统、处理软件。当前的形式下,由于传统社区民警走访,对警员计算机专业能力要求不高,且部分人员学历和综合素质一般,面对智慧社区下新形式的技术和专业素质要求,部分人无法胜任,若不及时调整,不将正确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上,必然导致“资源空占”或者一旦设备或系统出问题就无法正常办公,这会大大降低工作效率且无法发挥社区民警电子走访的最大效益。另一个方面是指警员的工作态度,由于传统民警走访工作单调无聊,且缺乏合理的奖励机制和晋升机制,部分人的工作态度不积极或者说得过且过,缺乏服务人员的热情和意识,甚至有人觉得走访不是为人民服务的而是考察居民的态度极其不端正。如果不能改善,将会影响民警关系,不利于后续工作的推进。

2.5 宣传力度有待加强

由于我国社区民警电子走访在推行初期且对于大部分居民来说,社区民警电子走访是一个新鲜事物。由于社区提供给居民参与社区管理、社会警务的渠道和机制不健全,致使社区居民对社区警务了解甚少,甚至不知道有社区警务这么回事,社区居民更不知道如何参与社区警务工作。加之中国居民的社区管理参与意识弱,对民警因传统认知“社区警务就是公安局到小区抓坏人”而具有天然的排斥感。所以要想调动居民的积极性,让居民参与进来需要加大宣传力度,让居民看到社区民警电子走访的优势,实现由原来的抗拒到主动提供信息,主动更新信息,实现警民之间建立伙伴关系,相互支持。另一方面,加大宣传力度有利于和其他部门的合作共赢,加强社区民警电子走访的优点和工作方式,有利于不同部门的数据共享,如社区居民的各类数据可以及时的反馈给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卫生、街道办事处等部门,在宣传中明确和部门的职责,有利于多部门的互动与合作,提高工作效率。

3 优化社区民警电子走访的建议

3.1 完善社区民警电子走访制度建设

要改变“重形式,轻实效”,“重硬件投资,轻体制更新”的局面,不断完善社区民警电子走访制度建设。

首先,对社区民警电子走访的工作性质、工作内容、工作涉及部门、涉及环节等方面进行梳理,规范社区民警电子走访各项工作,[2]建立职责明确、程序明晰、相互制约、廉洁高效的社区警务走访工作运行机制。

其次,建立监管部门和相应的处罚制度,对于工作不到位或无作为的及时给予惩处。畅通监管和投诉渠道,设立专门的线上、线下投诉专区,构建群众监督和情况反馈的平台,形成长效监督机制,加强民众对走访工作的监管,一旦接到投诉及时调查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在网站上进行公示,增加工作的透明度。通过积极回应民众对警务工作的需求,提高民众对警务工作的信任度,从而为社区民众与公安机关合作互动打下良好基础。

最后,建立有效可行的激励机制和晋升机制。科学合理的绩效考评,可以有效地激发组织中个体工作的积极性,因此要建立有效可行的激励机制和晋升机制对于社区民警电子走访的考核中要坚持考工作量与考工作绩效相结合,不能唯数字论和唯结果论。[3]建立以社区群众熟悉率、社区公众安全感为主的综合效果为导向的社区民警绩效考核评估体系。通过制定社区民警走访率、熟悉率等考核指标,加强对社区民警在工作质量的监督。加大对社区民警在职级晋升和立功受奖等方面的比例,进一步增强社区民警工作的荣誉感和积极性。

3.2 加强地区基础设施建设

良好的基础设施是实施社区民警电子走访的前提,因此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政府应给予专款专项支持,购置摄像头实现不同区域的摄像头的全覆盖、完善社区网络系统搭建、完善数据库系统建设、构建良好的信息化建设平台,完善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在政府的能力有限的区域,可考虑运用市场化工具改善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对于电子走访中的数据库系统搭建与维护、数据处理,可以以外包形式给专业公司负责,对于社区摄像头等固定资产可采用市场竞价模式采购。

3.3 加强基层警员教育,提高基层警员素质

一方面,加强理想信念,公安工作核心价值观教育提高社区民警的群众观念和爱民意识。在社区警务走訪中,不但要认真处理法定范围内的事项,如查处案件,调处纠纷,情况调查等;同时要积极办理群众求助的事项,援助社区内特困人员,并协助社区有关单位做好社会服务性工作。社区民警要通过最大限度地增加与群众接触的机会,提高社区民警在辖区的见警率,提高警民之间的信任度。

另一方面,加强对社区民警的专业技术培训。结合实际工作,对民警电子走访工作中需要的技能加以培训,如专业软件和软件设备的使用,数据分析方法的灵活运用、情况侦查、工作规范化要求等等。更为重要的是在智慧社区背景下突出的信息安全问题面前,要培养社区民警的维护信息安全的意识及能力。与此同时,加强警务工作技巧的训练,增强人际沟通组织协调能力,加强对社区警务的主要参与者社区公众和社区组织的宣传教育工作。

3.4 加强社区民警电子走访的宣传力度,提高民众参与度

社区民警电子走访需要社区的认同和广泛参与,没有社区居民、单位和非政府组织的参与、互动,社区民警电子走访工作就会回到单向的社区治安管理,多角色的互动管理。为此加强社区民警电子走访宣传力度,提高社区民众参与度,让社区单位和居民真正发挥社区治理主体的作用。

首先,借助小区宣传栏、宣传折页、主题讲座、学习小组等社区公共活动平台,宣传社区民警电子走访制度,增强小区居民对社区民警电子走访的认知度和认可度。

其次,借助社区自治组织,如社区居委会、业主委员会以及各种社会团体等,让他们帮忙组织居民积极参与居民民警电子走访工作的相关信息完善和信息反馈工作,参与社团管理和建设。

最后,建立完善社区警务参与机制。要着眼长远,完善社区公众积极参与社区警务工作的机制建设。要通过民主程序和法定程序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完善民众参与社区警务活动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形成一套包括激励机制和责任机制在内的参与机制,提高社区民众参与社区警务的积极性[4]。

参考文献:

[1]杨艳莉.昆明市社区警务建设模式研究[D].浙江大学,2009.

[2]杨辉解.实施社区与农村警务战略的难点与对策[J].公安研究,2007,6(152).

[3]马晓东.转型期城市社区警务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

[4]宋煜.社区治理视角下的智慧社区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电子政务,2015(6).

[5]张运鸿.构建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法律体系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分析——以系统方法研究的视角[J].经济研究导刊,2010(20):187-188.

猜你喜欢
智慧社区
基于物联网技术应用的智慧社区应用系统实现
吉林市智慧社区建设典型培树问题研究
现代交际(2016年11期)2017-02-15 12:04:06
智慧社区信息服务绩效评价研究
“智慧社区”的养老生活
金色年代(2016年4期)2016-10-20 17:31:13
以试点带动打造“智慧社区”助力居家养老
金色年代(2016年4期)2016-10-20 17:27:22
探讨社区网格化管理与智慧社区建设
关于吉林市智慧社区建设典型培树问题研究
现代交际(2016年5期)2016-08-17 15:23:54
智慧社区综合管理平台设计与实现
科技视界(2016年14期)2016-06-08 19:56:11
BIM在智慧社区运营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商(2016年13期)2016-05-20 16:59:04
智慧城市发展现状及趋势浅析
物联网技术(2015年9期)2015-09-22 10:1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