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超
【摘要】高职院校的纵向课题管理中存在较多问题,本文对课题不同阶段出现的不同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分析,并通过生命周期角度对高职院校纵向课题管理进行了解读,提出了具体的管理模型,指出了在高职院校纵向课题管理中应该注意的几个要点,旨在提高高职院校纵向课题的管理水平
【关键词】高职院校科研;纵向课题管理;高职院校
科研在高职院校中所占地位越来越重,绝大部分高职院校设有专门的科研管理部门。高职院校所承担的科研课题类型,目前较多的从课题来源来划分,主要分为纵向课题和横向课题。由于横向课题一般为企业或有关部门与学校合作开发,课题间差异较大,一般需要个性化管理,而纵向课题的生命周期基本类似,其管理也有规律可循,本文主要探讨纵向课题管理中的几个要点。
一、高职院校纵向课题管理现状与原因分析
(一)课题申报阶段
在课题申报阶段,高职院校纵向课题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两方面:一是课题类型分类混乱。现在高职院校纵向课题的主要来源较多,有国家、省部、教育厅、市局等主管部门,也有各类学会、协会及群团组织,许多课题名称类似,如何做好鉴别区分,合理根据课题属性认定其含金量,是许多科研管理新手比较容易混淆的问题。导致这个问题的原因主要是科研管理人员经验不足,信息不畅,没有及时与同行互通有无。第二个主要问题是申报时间节点把控不强。由于高职院校教师教学任务比较繁重,在科研上能投入的精力有限,对课题申报通知的关注度不够,很容易出现错过申报节点的情况。从课题管理角度看,导致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管理部门的宣传手段和节点管理策略较弱,没有科学设置时间节点和采取信息化的宣传手段。
(二)课题实施阶段
在课题实施阶段,高职院校纵向课题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对课题实施的把控不足。导致这个问题的原因主要是科技管理部门对课题实施阶段的管理不到位,没有及时督促课题负责人设置实施计划,更没有按照计划节点安排课题检查。
(三)课题结题阶段
在课题结题阶段,高职院校纵向课题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结题困难,延期现象较多。导致这个问题的原因主要是课题申报阶段没有量力而行,或为了拿到课题而“夸下海口”,签订了难以完成的合同,再者是课题实施阶段没有科学管理,没有完成既定目标。
二、从生命周期角度探討高职院校纵向课题管理途径
“生命周期”这一概念源于生物学领域,指生物体的形态或功能在生命演化进程中所经历的一连串阶段或改变,即一个生物体从出生到成长、衰老直至死亡所经历的各个阶段和整个过程。生命周期(Life Cycle)的概念应用很广泛,特别是在软件工程、项目管理等诸多领域经常出现,其基本含义可以通俗地理解为“从摇篮到坟墓”(Cradle-to-Grave)的整个过程。以软件工程领域为例,称之为软件生命周期,即用它表示一个软件从计划、生产、使用、停用的一系列“生命”阶段。在高职院校的课题管理过程中发现,高职院校承担的纵向课题具有明显的生命周期特征,即所有课题具有相似的流程,一般包括项目发布、项目申报、项目立项、项目实施、项目结项等过程。
针对高职院校纵向课题的生命周期,提出以下管理模型,旨在提高高职院校纵向课题管理效率与课题完成质量。
在项目初始阶段,要正确区分课题难度与含金量,指导教师根据自己实际情况进行申报,在课题申报过程中要与时俱进的采取信息化手段加强宣导。指导教师按照节点完成申报材料的准备,在确定结题目标时,应指导教师量力而行,避免出现成果不足难以结题的情况。在课题实施阶段,科技管理部门应督促课题负责人制定研究计划,并按照计划节点组织课题阶段性检验,通过有效方式提示课题负责人课题完成进度,加强对课题实施阶段的把控。加强信息化手段的使用,对数字校园信息平台进行二次开发,结合院校实际,按照具体要求,及时有效的让教师通过科研管理平台进行课题实施。
结语
本文从生命周期角度对高职院校纵向课题管理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具体的管理模型,只有科技管理人员与时俱进,创新管理手段,才能保证高职院校纵向课题管理有效、高效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