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法教学面临的新挑战

2018-04-19 14:26:04肖丹
活力 2018年24期
关键词:语法教学高中语文

肖丹

【摘要】语法是语言表达的规律,学好语法,建构基本的语法体系,对于语言的学习,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但是,近十余年来,由于受语文教学“淡化语法”思潮的影响,加之中高考指挥棒的作用,语法教学逐渐从中小学语文课堂淡出。随着语法缺失带来的弊端日益凸现,人们开始呼唤语法教学的回归。本文试图从历史和现实的双重困境来分析高中语法教学面临的挑战,并提出应对策略。

【关键词】高中语文;语法教学;历史困境;文字应用

十多年的高中语文教学生涯中,时常遇到英语老师发难:“你们的语文怎么教的,学生主谓宾都分不清,叫我们怎么跟他们讲定语从句、状语从句?”这与其说是包括笔者在内的每一个高中语文老师都会遭遇的尴尬,毋宁说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大尴尬。

实际上,语法教学的缺位给教学带来的困扰早已凸显在语文课堂上。在文言文教学中,需要利用词性的知识给学生解释词类活用现象,利用句法知识分析文言的特殊句式,文言文中的18个虚词的功用主要也是语法功能上的用途。可是,学生没有相关的知识储备,动词、名词、形容词、主语、谓语、宾语都傻傻分不清,往往是听得一头雾水,常常闹出“定语前置”“宾语后置”这样令人哭笑不得的笑话;在写作教学中,令语文老师倍感沮丧的是,尽管经过审题、立意、谋篇、布局的有效训练,而语言不通顺、病句连篇造成的表达效果仍然使学生的写作质量大打折扣;在语言文字应用的教学中,学生无法辨析其实只要通过压缩主干就能辨析的大部分病句。甚至,语法知识的缺失还会影响到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进而制约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那么,给学生补上语法知识这一课,上面所述的问题不就迎刃而解了吗?事情不是看起来那么简单。摆在语文老师面前的,除了语法教学缺位带来的种种困扰,还有实施语法教学的历史困境和现实挑战。

历史困境主要体现在对语法教学认识的变化及其影响上。20世纪90年代开始,为了纠正过去那种纠缠于繁复的术语概念而忽视语言的生动运用的机械刻板的教学方式,语文界提出了“淡化语法”的教学思路,这种变化很直接地体现在中高考语文试卷的结构上。事实上,静态的语法知识从来没有直接以单独命题的形式出现在高考中,而是以与语法知识关系最为直接的“语文基础知识”(以下简称“语基”)和“语言文字应用”(以下简称“语用”)的形式命题考查。据笔者统计,2004年全国卷中“语基”和“语用”合计尚有30分的分值,2005年福建省自主命题以来,“语基”直接遁形了,“语用”题也由16分锐减至10分(2007年和2009年),直到2010-2014年间稳定在13分的分值。近几年来,随着语法缺失带来的弊端的凸现,人们开始呼唤语法教学的回归。这是语法教学重新焕发生机的契机,但是语法教学仍然面临着诸多新的挑战。

挑战一:教师自身语法修养不足。

这是“淡化语法教学”思潮的遗弊。因为课程标准不要求系统地教授语法,教学中不必钻研语法,“不求甚解”因而“一知半解”,语文老师对大学时系统学习过的语法专业知识日渐生疏,在遇到相关语法问题时往往蜻蜓点水、语焉不详。

挑战二:缺乏作为教学依据的高中语法教材。

语法纷繁复杂,许多语法现象本身就存在争议,学术领域内对语法的分类体系也莫衷一是。如果没有一套统一的语法分类体系和“精要、好懂、有用”的教材作为教学依据,一线教师将无所适从。

挑战三:课时的限制。

福建新课程改革实施后,高中语文在高一高二两学年的时间里,不仅要完成必修一至必修五的五个必修模块的教学,还要完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文章写作与修改》《先秦诸子选读》等选修课程的教学。要从这样紧张局促的课时里抽出时间来进行系统的语法学习,对高中语文老师来说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

挑战四:语言环境的制约和冲击。

这里的语言环境包括传统的方言和流行的网络语言。笔者所在的中学位于福建闽南的一个小城市,这里保留着浓郁的闽南方言文化。方言是带着地域特征的语言,自有其语法规律。闽南方言中与现代汉语不一样的语法规律,必定会制约学生对现代汉语语法的学习。而网络语言的冲击则是包括闽南地区在内的全国各地语文老师都要面对的一大挑战。“东东”“怕怕”“一下下”等名词、动词、量词随意重叠,“然并卵”“城会玩”等随意简化,网络语言中包含的对现代汉语语法的种种异化正在并且将一直构成学生语法学习的制约因素。

2016年,包括福建省在内的多个省市高考回归全国卷。在福建省使用的全国新课标I卷试题中,“语用”分值为20。语文老师必须直面困难和挑战。

首先,加强自身的语法修养。所谓“以己之昏昏,焉能使人之昭昭”。作为汉语言文化的传播者,基本的汉语修养任何时候、任何背景之下都不能随意丢弃;其次,编写高中语法校本教材。据笔者了解,语文教育出版社初中教材在每册“附录”部分,按照“词和词类”“短语”“句子”三个序列补充介绍了一些语法知识,其中对词类、短语类型和复句做了较为详细的解释。不足之处在于没有相应的训练,比较重要的“句子成分”部分只是粗略带过。但是因为中考不考,“附录”中的语法知识并未作为常规的教学内容。各校可在初中教材基础上,以备课组或教研组为单位,以“精要、好匿、有用”为原则,修订一本适合本校高中学习实际的校本语法教材。再次,“磨刀不误砍柴工”,各校可以利用高一为学生作语法的初高中知识衔接,为高中三年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也可以在高三的第一轮复习开始时,系统扎实地进行语法知识的讲解和训练,为高考语文复习做准备。

语法是语言表达的规律。语言现象千变万化,但语言规律却是有章可循、有据可依的。因此,學习语法知识,建构基本的语法体系,对于任何一种语言的学习,都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猜你喜欢
语法教学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2:24
初中八年级英语教学实践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88期)2016-11-24 14:11:33
“四大原则”助力初中英语语法教学走向高效
考试周刊(2016年88期)2016-11-24 14:07:37
新课改背景下的英语语法教学误区及教学策略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88期)2016-11-24 14:06:14
初中英语语法教学
东方教育(2016年17期)2016-11-23 10:13:09
翻转课堂在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语法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翻转课堂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08:44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中学语文(2015年18期)2015-03-01 03:51:00
关于高中语文鉴赏阅读教学的思考
语文知识(2014年8期)2014-02-28 22: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