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作文教学的有效途径

2018-04-19 14:26:04周贳
活力 2018年24期
关键词:作文教学语文教学

周贳

【摘要】在語文教学中,作文是衡量学生语文学习是否达标的关键所在。所以教师在写作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兴趣,注重课外阅读和积累,课堂上重视创设写作的情境,教会学生观察生活的方法,并从生活中提取素材为自己所用,从而有效地提高作文教学水平,达到作文教学的目的。

【关键词】作文教学;语文教学;观察积累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作文教学应贴近学生的实际,让学生乐于表达,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隋实感,要为学生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鉴于此,习作教学就应该努力拉近学生文字表达与现实生活的距离,让学生学会从多姿多彩的生活中寻找写作的事例和材料,让学生易于动口,乐于表达。结合笔者多年来的语文教学实践,下面就谈谈关于作文教学的几点建议。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首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选择学生喜爱的题材,指导学生作文选材十分重要。许多学生在写好人好事的题材时,常常选择“捡到东西主动交公”之类早已写滥的内容,似乎这才是他们最熟悉的,学生写起来机械模仿,毫无创新。因此,我们提倡发散思维,将思维的触角伸向丰富的生活中,这样写出的文章就有新意。比如,在黑板上画一个圆,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谈一谈对圆的联想。学生们的兴趣调动起来了,他们分别从不同角度说出了自己的看法。从自然的角度看,有太阳、地球、月亮等;从吃的角度看,有大西瓜、橘子、月饼等;从生活用品的角度看,有鱼缸、转椅、水桶等;从体育用品的角度看,有足球、排球、乒乓球等。这样一来,学生的写作兴趣非常浓厚,他们的想法无拘无束、不受任何限制,只要想象得当就是合理的。

其次,通过给学生出半命题作文,激发学生思维,如“第一次……”,前提是教师不做任何提示,让学生自由选择。一般情况下,男孩子喜欢选“骑自行车”“下围棋”等,女孩子喜欢选“洗衣服”“炒菜”等题材。课堂上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学生:“老师看了大家所选的材料,洗碗、洗衣、做饭这些活儿,你不讲我都知道,老师非常想看到最能代表你特色的第一次”,学生一下子恍然大悟。接着可以进一步引导:“生活中处处都是题,只要你细心就能找到。作文也一样,要选择你有而别人没有的事来写。”通过列举生活中以小见大的典型事例,学生们终于悟出了选材的方法,兴趣浓厚,思路也打开了。于是,《第一次上台表演》《第一次独自在家》《第一次说谎》《第一次走夜路》等有新意的选材呈现在教师面前,这正是我们所期待的。鉴于笔者的经历,在教学中布置了《第一次操作计算机》的习作,在写作练习中,发现学生在作文中没能准确地把握住自己“第一次”的真实感受,没能具体、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作文内容不真实,毫无生气。于是,我就有意识地结合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给学生创设写作文的情景,让他们回忆第一次上计算机课的内容,再让他们仔细想想操作电脑的步骤,首先做什么,接着做什么,请同学到前面进行演练,在这个过程中,适当引导学生注意观察表演同学的动作、神态,并且要求用准确的词语表达出来。然后让学生再回忆第一次学会操作电脑的感受,说给大家听一听。这样,学生都主动地拿起笔,把操作电脑的整个过程生动、形象地叙述出来。通过创设隋景,激发情趣,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写作内容,而且还使学生的写作水平得到提高。

二、从阅读中进行积累

提升学生作文素养最主要的任务就是让学生在课外生活与阅读中充分积累一定量的词句,充实学生的语言仓库。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表达时做到胸有成竹、畅所欲言。所以学生要想写好作文,必须要有丰富的材料积累。

(一)从现实生活中积累素材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所以得丰富学生的生活,生活越丰富,积累的素材就越多。教师应抓住小学生天性好动这一特点,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活动,拓展孩子们的生活空间,开阔孩子们的生活视野,如放风筝比赛、读书比赛活动、猜谜语、讲故事等,这样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生活,而且还积累了写作素材。

(二)从书本中积累素材

书本中的知识紧密联系着实际生活,怎样积累书本的材料呢?古人说得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让学生多读故事书、作文书,并及时进行摘抄,从而让他们学会从书本里积累素材,以便写作时为己所用。如学了古诗《秋思》后,给学生布置了一项任务,想象诗中的画面,把这首诗改写成一个小故事,学生用各种形式和方法对诗歌进行了大胆的改写,并用具体的环境烘托出诗人当时的心情。像这样大到对课文的改写、续编故事情节,小到遣词造句,不一而足。学生经过了练习,笔头熟了,素材也丰富起来了,有些内容还运用到作文中去,从而降低了写作难度,激发了学生写作兴趣。

三、做好作文早期练习

(一)加强朗读练习

读是写的基础,只有多读多练才能为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了激起学生朗读课文的爱好,在课堂中可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方式,培养语感。

(二)加强说话练习

说话是写作的前提。教师在课堂上要鼓励学生大胆回答问题,从而激发学生说的积极性,使他们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三)与课本阅读结合起来练习

学完一篇课文,让学生想象文章结尾以后发生的故事,完成续写。如学完《小摄影师》后,让学生想象小男孩第二次来后的情景,激发学生的思维想象力。

(四)养成写日记的习惯

指导学生写日记的格式,鼓励学生坚持,使之养成爱动笔的习惯。有了动笔的习惯,学生就会用心去观察事物,时间长了,就会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

总之,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只有努力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教会学生从课外阅读中进行素材积累为己所用,并展开想象,才能有效地提高作文教学水平。

猜你喜欢
作文教学语文教学
高中语文个性化作文教学初探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2:07:01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快乐向上的心理健康教育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46:26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20:05
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
探索多媒体在情趣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高年级古诗词教学艺术之我见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