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众所周知,中学生作文写作在学习及生活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近几年来,写作在中学生高考中也占有较高的比重。其实,写作不但对高考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并且对将来择业、就业也会增加一门技能。所以,写作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笔者就个人在如何提高写作水平方面的几点体会,从“读好作品,开阔自己的视野”“立好主题,把握文章主旋律”“体裁多样,打造文章精品”“做好分析,提高作文写作张力”“培养兴趣,成为写作的行家里手”“找准归宿,实现写作效益最大化”等六个方面写成文字与大家交流。
关键词: 中学生;作文提高;六个方面
一、读好作品,开阔自己的视野。
读好作品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基础,对中学生而言一定要认真阅读与高中期间有关的文章和书籍,来开阔自己的视野,特别是历届高考中的作文类型及范文。例如,《高考作文》《高考作文百分百》《中学生作文》《语文报》以及各种创新作文大赛获奖作品等都是很好的读物。同时,一些现代作家撰写的作品也是必不可少的读物之一,像贾平凹、沈石溪、杨红樱、郭敬明、韩寒等人的作品,正所谓读书破万卷。
当然,高中阶段、特别是高三阶段除了节假日没有多少时间阅读,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在高二上学期之前有选择性的阅读,这样势必会给自己的视野有所帮助。
二、立好主题,把握文章主旋律。
在日常写作中,很多学生,包括很多写作爱好者往往都是想起啥来写啥,或者看到写作要求凭着自己的感觉直接去写,而不是经过思考和酝酿,其实这是很不妥、也是很不负责任的一种写作态度。没有经过思考和酝酿的作品很难达到高水平。在一些作文大赛中,我们经常看到同一个作文题目和要求写的内容差距却非常大。有的立题非常准确,非常“应景”,直接写到“钓鱼岛”、写到了“中国南海”、写到“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也就是说非常适时形势和政治,可谓教育意义重大和深远。有的却写的东家长李家短、腻腻歪歪、拖拖拉拉、不疼不痒、小家子气十足,一看就是没有经过思考和酝酿的,这样很难得到高分和发表。所以,看到作文题目或者作文要求时一定要先思考,立好题意,想好写啥再动手。绝对不能想到哪里写到哪里。如果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那这篇作文好不了,学生的写作水平也高不了。长此以往会成为写作的坏习惯。
另外,根据笔者多年的写作经验,反映亲情的作品也很容易打動人,也很容易写,更容易得到高分,只要稍加思考和留意即可。例如,一名中学生在作文考试时写了一篇关于母爱的作品就得了满分,他在文中的大体意思是:“一年冬天,他急着出门,母亲看见他的衣服纽扣掉了,母亲急忙拦住他、拿出针线、踮起脚,缝好纽扣,用呀咬断线,然后催他走;当他看到母亲的白发和皱纹不仅眼泪打湿了眼眶,然后说不着急……”。
三、体裁多样,打造文章精品。
很多作文在写作要求中大多是要求题材不限的,但很多学生写作都以记叙文为主来写,其实这是非常难“讨巧”的。当大多数人写记叙文时,我们可以尝试着写小说、童话、杂文等。例如,在语文报举办的“语文报杯”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征文比赛中,很多小说题材的作品就脱颖而出,最终获得了高奖。
另外,很多学生写的童话及小小说还在国家一些正式报刊上发表和获奖,例如《安隐族的眼泪》在《新青年》《故事大王》等杂志上发表,杂文《寻忆》在《中国工人》杂志上发表等等。
四、做好分析,提高作文写作张力。
一篇作文的好与坏,完全是由作者的学识和涵养,以及读者的欣赏水平所决定的。这就是说,为什么一篇作文你看着好、他看着不好的原因所在。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要提高学识和涵养以及欣赏水平就必须学会分析。一篇作文好,好在哪里?不足,不足在哪里?都要进行分析和剖析。
分析要细致、深刻,要从思想、立意、寓意、写法等方面,逐字、逐句、逐段的进行剖析。要建立作文分析档案记录本,并经常进行整理。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鉴赏能力、分析能力。这样写起作文来可能会得心应手,并且作文立意、思想、结构都会张弛有度。
五、培养兴趣,成为写作的行家里手。
笔者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写作技巧是其次的。记得上小学时参加了一次社会作文培训班。当时,老师宣传说:“我们是先举办活动,给学生提供素材,然后让学生去写。”这件事听上去很有道理,其实,学生写作缺乏的永远不是素材,也不是技巧,而是兴趣。
如果有了兴趣,学生完全可以通过阅读增加自己的写作技巧,开阔自己的视野;也可以通过生活中的感悟、以及自己亲身经历作为素材进行写作。所以,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根本任务。
笔者通过认真思考和调研后认为,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就必须从学生的好奇心入手,老师和家长多讲典故,多讲好的范文,多讲同学写的好作文,特别是身边同学的好作文。让学生感觉写好作文距离自己很近、很容易,并且有样可学。同时,也要多组织班级作文比赛,好故事大赛,感人事情征集,包括中学之间、师生之间、家庭成员之间,特别对国家、学校、家庭、个人的变化和感悟。长此以往,相信必能成功,必能成为写作的行家里手。
六、找准归宿,实现写作效益最大化。
“找准归宿”也就是说为自己的作品找好归宿,不要写完了之,要明白自己写作的目的是什么。当然学习、练笔是重要的一方面;另一方面,发表、参加比赛也是很重要的。中学生以及广大作者的读物都很多,可以试着投一投稿。在这方面,老师可以帮助学生投递好的作品。学生也可以让家长、老师帮助投递,或者自己投递。
其实,一些报刊杂志也需要、也欢迎广大中学生和广大作者投稿,因为这些杂志就是办给学生的,换句话说,这些报刊杂志是靠学生来支撑的,所以广大学生和作者应踊跃投稿。一旦中稿也将会名利双收,同时也能增加信心、得到认可,何乐不为呢。
作者简介:菅子涵,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共青团员,自幼酷爱写作,从小学二年级开始发表作品;初中阶段,历任班长、学生会主席等职务。100多件作品在《新青年》《故事大王》《中国工人》杂志、《山东工人报》《齐鲁少年》《桂林日报》《德州日报》《胜利日报》《鲁北文学》《太阳河》杂志等全国20多家不同级别的报刊上发表文学作品;并有7件作品获得全国中小学生作文大赛奖、中国石化作家协会征文比赛奖、山东省原创作品征文比赛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