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辞职回国做儿童癌症公益?

2018-04-17 16:47:04黄语晴
第一财经 2018年12期
关键词:全职科普癌症

黄语晴

2018年春节,李治中辞去了诺华制药的新药研发科学家职位,离开工作、生活十多年的美国,举家迁回中国,全职做儿童癌症公益—他们将设立私募公益基金,成立公益组织,在线上线下做癌症科普,发展知识型的公益教育。

李治中从没想过自己会走上全职公益这条路。2009年从杜克大学的癌症生物学专业博士毕业后,李治中和大多数生物学博士一样,面临着两条出路:留在学校做科研,或者到医药公司做制药研究。他选择了后者。当时李治中对于成功的职业生涯的定义,还是“做到行业内的顶尖”:成为全球一流的科学家,或者成为公司的高管。

癌症科普改变了他对成功职业生涯的定义。2013年,李治中在网上看到许多“伪科学”信息,保健品的功效被过度放大;同时中国又尤其缺乏儿童癌症科普,导致许多癌症患者花光积蓄却无法得到有效治疗。“这种事情发生得越多,就越让你觉得有使命,想帮他们尽量少走弯路。”作为在一线工作的制药科学家,李治中开始撰写癌症科普文章,没想到后来文章被微信大V转载,广泛传播。于是,他號召了100多位华人博士,用两年时间翻译了近60万字儿童癌症资料,放在网站、微信公众号上,扩大癌症科普的影响力。

直到2017年年底,一位朋友找到了他,希望投资成立私募公益基金,邀请他回国全职做癌症公益。在中国,儿童癌症公益几乎是个空白;而在美国,一个儿童癌症公益组织的工作内容已经非常丰富:为患者捐款、资助科研、做线下心理辅导、培训教育,甚至组织出游、帮助患者完成愿望。事实上,通过私募基金,公益组织的员工也能拿着正常工资上班工作,与一般盈利性机构最大的不同,只是缺少股票或收益分红。

“但这是一条单行道。”李治中明白,“一旦接受,就很难再回到企业做科研;一旦回中国,也很难再回到国外。”从读博士到工作,李治中已经在国外生活了13年,也有了自己的家庭和朋友圈。面对国内完全陌生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公益体系,这次转变对他而言有太多风险。

“你必须得舍弃一些东西。”李治中在一开始仍觉得放不下自己的科研事业,毕竟相较同龄的年轻科学家,他已经算是取得了不错的成果。“我问了自己一个问题,如果我只能再活一年,我是想再做一年科研,等待10年以后出成果;还是做一年科普,在短期内去真正改变很多人的命运?”他看到在科研世界中,自己的力量薄弱而有限;但在中国接近空白的癌症科普领域,科学知识的价值却能得到更好的发挥。

犹豫了两个月,太太的支持最终让李治中下定决心回国。现在,他正规划着公益组织的内部架构,并计划将其分为内容管理、媒体部、项目部三大板块:内容管理者翻译国外的癌症科普内容,媒体部扩大公益内容的传播,项目部举办线下讲座与活动。他也计划与美国的公益组织合作,将国外的癌症心理辅导等公益项目带入国内。

随着公益事业的发展,李治中对职业成功的定义已经发生了转变,“你喜欢的、你擅长的、对社会有影响的、能够养家糊口的,理想的职业就是找到这4个要素的交叉点。”每个人在这四大要素上的倾向有所不同,也使得最终成就的职业路径都独一无二,而在工作了十多年之后,李治中认为自己已经找到了心中的理想职业。

CBN=CBNweekly L=Li Zhizhong

C: 最近有什么烦恼的事?

L: 给孩子找学校和找房子,解决户口问题。全家回国,有很多现实的问题需要考虑。你的眼睛可以看着天空,但脚还是踩在泥巴里—未来计划是好的,但你还是得处理一些杂七杂八的事情。

C: 给想做科研的毕业生提个建议?

L: 不要害怕转变职业方向。你三四十岁做科研时,可能会觉得自己非常成功,走了一条非常好的路。但其实科研变化很快,大多数科学家到50岁,就过了人生顶点,跟不上最新科研,也很难再转型。以后的社会不太可能一个行业走到底,早换和晚换没有什么本质区别。

个人档案

姓名:李治中

星座:水瓶座

学历:清华大学 生物科学与技术 学士杜克大学 癌症生物学 博士

职业关键线

2010年

入职诺华(美国)生物医学研究所,成为新药研发科学家;先成为博士后研究员,后成为独立实验室负责人。

2014年

创立癌症科普微信公众号“健康不是闹着玩儿”。

2015年

创立癌症科普微信公众号“菠萝因子”;创立儿童癌症科普公益组织“向日葵儿童”;出版癌症科普书籍《癌症·真相:医生也在读》。

2017年

出版癌症科普书籍《癌症·新知:科学终结恐慌》。

2018年

迁回中国全职发展儿童癌症公益事业。

猜你喜欢
全职科普癌症
土耳其全职妈妈晒7岁女儿“高定”
好日子(2022年3期)2022-06-01 06:22:40
全职妈妈为什么更容易吼孩子
科普达人养成记
学生天地(2020年23期)2020-06-01 02:13:30
留意10种癌症的蛛丝马迹
非全职工作在欧洲兴起
环球时报(2019-01-21)2019-01-21 04:15:39
全职妈妈为什么更容易吼孩子
癌症“偏爱”那些人?
海峡姐妹(2018年7期)2018-07-27 02:30:36
对癌症要恩威并施
特别健康(2018年4期)2018-07-03 00:38:08
不如拥抱癌症
特别健康(2018年2期)2018-06-29 06:13:42
科普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