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型”、“学术型”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探讨

2018-04-13 09:14:24邸玉林
考试周刊 2018年35期
关键词:制度改革技能型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在教育方面的重视程度也变得越来越高。可以说,教育在我国受到的重视程度一直居高不下,但是不可否认,在招生考试制度方面,我国还是存在很多的弊端。招生考试制度也是我国教育改革方面的重点内容,其应该向“技能型”、“学术型”两方面进行改革。实现以人为本,做到公平的选拔人才。让教育为我国培养出更多更合适的人才,促进社会的发展。

关键词:技能型;学术型;招生考试;制度改革

一、 前言

每年高等学校的招生考试都受到极大地关注。因为高校的人才培养事关祖国的未来,合理的招生考试制度能为祖国提供更多需要的人才,为祖国的发展添砖加瓦。尤其是自从我国恢复高考制度以来,不断地对招生考试制度进行摸索和改革。自从1977年以来,我国将高考的考试科目定为了文史和理工两门。自此,高考选拔的基本都是学术型的人才,只是将人才又进行了不同的分类。而到了2014年,我国又提出,接下来要对招生考试制度进行改革,要选拔“技能型”和“学术型”两种不同的人才。新的制度下,不再是仅靠一场考试、一张试卷就能决定终身的了。而是让不同类型的人才都有自己的用武之地,能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

二、 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背景

(一) 高职院校的发展面临困境

自从高考恢复以来,有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如同雨后春笋般出现了。有一些是有地方政府扶持的,还有一些则是完全民办的。这些学校极大地满足了学生的需要,即使是一些成绩不好的学生,也不会面临“失学危机”。但是因为这些高职院校的数量过多,加上目前“扩招”等政策,导致很多学校根本没有学生,调剂只能是“治标不治本”。同时,因为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也一直受到人们的质疑,所以很多学生宁可花钱上高校不好的专业,也不愿意去高职院校。

(二) 高考的价值引人质疑

高考作为我国最重要的一场考试,近年来却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质疑。首先,因为目前考生的人数逐年下降,而录取的人数越来越多,所以让很多人都产生了一种大学好上的感觉。其次,因为近年来常有著名高校学生伤人事件,所以很多人开始思考素质和学历的关系。更有甚者,认为我国的教育只是培养了会“死读书”的学生,而不能做到因材施教。不能从学生本身出发,实现选拔人才这一功能。

(三) 人才结构失衡

现在,就业问题的压力越来越大,很多学生面临“毕业就失业”这一困境。究其原因,就是人才结构失衡。因为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都是大学毕业,所以和之前相比,大学毕业的学生竞争优势已经少了很多。同时,因为很多学生的起点比较高,在就业的时候也希望自己的工作能和专业相适应、是“高大上”的工作,而因为市场需求的原因,很多学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尤其是理工科的学生,学习的知识并不能完全应用到工作之中,理论和实践严重脱节。

三、 关于“技能型”、“学术型”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探讨

(一) 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进行“技能型”、“学术型”招生考试制度改革,更有利于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论。一直以来,很多家长都觉得只有上大学才是孩子的唯一出路。但其实,不同人要选择不同走的路,每个人适合的方向也是不同的。并不是说只有会念书,能考上好大学的学生才是好学生。进行改革之后,“技能型”培养出来的人才,是在有文化知识的基础上,同时具备基本技能。而“学术型”的人才,则是以传统的高考知识为主。这样,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进行选择,走最适合自己的路。在考虑自身天赋和兴趣的基础上,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培养优秀的人才。

(二) 促进教育价值的新发展

一直以来,很多人都在诟病我国的教育制度,认为我国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都是“高分低能”的,动手能力并不强。而对招生考试制度进行改革,其本身也不仅仅只是针对考试制度的改革,而是可以改变学生和家长心中“分就是命”这一观念,改变传统教育观,让人们能对职业教育加以重视。尤其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未来的社会需要不同的人才,只有职业教育和传统教育一起发展,才能提供真正优秀的人才。

(三) 促进高校体制的改革

在“技能型”、“学术型”招生考试制度改革中,高校体制也会得到改革,学校将成为真正地办学主体。因为传统的高校体制并不能适应“技能型”、“学术型”这两种不同的招生考试制度。只有权责明确、政校分离的新高校,才能成为我国“技能型”、“学术型”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坚强后盾。同时,这种确立高校法人地位的新体制,也能有效地避免贪污腐败等问题的发生。

(四) 完善学校人才培养制度

之前,基本上“技能型”的人才就是在高职院校中培养的,而高校培养的则是“学术型”的人才。这种人才培养制度并不合理,其实是割裂了技能和学术的关系。但其实,不同的人才只是侧重点不同,但是不可能对另一方面完全没有了解。所以,招生考试制度的改革可以打破两种人才之间的壁垒,实现知识之间的融会贯通。同时,也能有利于“技能型”人才的继续教育和深造,让“技能型”人才不再沦为“高级工人”。

四、 总结

“技能型”、“学术型”招生考试制度改革是关乎千家万户的事情,每一个学生、家长、教师都会被牵涉其中。所以在进行改革的时候,一定不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不断地积累经验,在摸索之间前进。而改革,可以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不足,在尊重学生选择权的基础上让学生了解到自己的本质。但改革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些不足,所以要防患于未然,在实践和反思的基础上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袁丽伟,董文域,马立.高职高专院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研究[J].高考:综合版,2015(5X):116-117.

[2]汪海波.高职高专院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版,2016(1):44-45.

[3]杨天平,何志伟,陈婷婷.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的现代考试招生制度——基于《國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反思[J].高校教育管理,2015,9(5):24-29.

[4]孔新舟,赵联福.高职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现状与趋势研究——以湖北省为例[J].新课程·下旬,2016(5).

作者简介:

邸玉林,山西省吕梁市,山西省岚县招生办。

猜你喜欢
制度改革技能型
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高等卫生职业教育应用技能型规划教材
借力供给侧改革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
从一起工伤赔偿案件谈我国劳动争议处理制度改革
浅议中国死刑制度改革
商(2016年32期)2016-11-25 00:00:00
对建立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几个难点问题的思考
财会学习(2016年19期)2016-11-10 03:59:48
浅谈实验室管理与改革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20:23:36
社保制度改革之思考
农村技能型供水管理人才培养浅析
中国水利(2015年5期)2015-02-28 15:12:36
浙江省汽车后服务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