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合并细菌感染患者感染细菌的类型和细菌耐药性的研究

2018-04-13 08:45:03邱英锋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1期
关键词:阳性菌埃希菌革兰

邱英锋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甘肃 兰州 730000)

肝硬化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肝病。此病是由一种或多种因素长期或反复作用于患者的肝脏,使其肝功能发生弥散性损伤引起的[1]。此病极易导致患者免疫功能下降、造血功能不足,从而丧失抵御病原菌的能力。相关的研究结果显示[2],肝硬化患者合并细菌感染,可加快其肝功能恶化的进程,严重影响其生命安全。目前,临床上常使用抗菌药物对肝硬化合并细菌感染患者进行治疗,而首选的治疗药物以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为主。但是,随着各类抗菌药物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滥用抗菌药物的情况也越来越严重,这不仅容易使细菌产生耐药性,还会影响抗菌药物的治疗效果。在本次研究中,我们主要研究肝硬化合并细菌感染患者感染细菌的类型及细菌的耐药性,以便为此类患者合理地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3年4月至2016年11月期间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256例肝硬化合并细菌感染患者。在这256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187例,女性患者69例;其年龄为25~68岁,平均年龄为(46.75±5.13)岁。这些患者存在的并发症包括腹膜炎、肝肾功能不全、上消化道出血、脾功能亢进症、低蛋白血症以及肝昏迷等。这些患者的病情均经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被确诊患有肝硬化,且其肝硬化的病情均符合《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3]中肝硬化的诊断标准。这些患者细菌感染的病情均符合卫生部制定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4]中关于细菌感染的诊断标准。

1.2 仪器与试剂

本次研究中使用的药敏纸片均由美国BD公司提供;ATCC质控菌株均购自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诊断血清由宁波天润生物药业有限公司提供。

1.3 方法

采集本组患者的血液标本、尿液标本、痰液标本等相关检验标本,并对其检验标本进行常规细菌培养。然后,使用MicroScan∶autoscan-4全自动细菌鉴定系统对其感染的细菌进行鉴定。采用WHO(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使用的K-B纸片扩散法对分离出的病原菌进行药敏试验。在完成上述检测过程后,使用WHONET 5.5软件对分离出病原菌的菌株鉴定结果和药敏试验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WHONET5.5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本组患者细菌感染部位的分布情况

在本组患者的细菌感染部位中,腹腔感染的占比(占所有易感染部位的比率)最高,为25.32 %;其次为呼吸道感染(占19.55 %)及尿路感染(占17.31 %),而消化道感染的占比最低,为1.60 %。详见表1。

表1 本组患者细菌感染部位的分布情况

2.2 本组患者感染病原菌的分布情况

在本组患者送检的检验标本中,我们共分离培养出312株病原菌。在这312株病原菌中,有212株革兰阴性菌、72株革兰阳性菌和28株真菌。在革兰阴性菌中,大肠埃希菌的占比(占所有病原菌的比率)最高,为31.73%(99/312);在革兰阳性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占比最高,为15.71 %(49/312)。详见表2。

2.3 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情况

在分离出的革兰阴性菌中,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均无耐药性,对头孢曲松、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及哌拉西林的耐药率均高于50.00 %。详见表3。

2.4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情况

在分离出的革兰阳性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均无耐药性,对青霉素、氨苄西林及红霉素的耐药率均高于50.00 %。详见表4。

表2 本组患者感染病原菌的分布情况

表3 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情况

表4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情况

3 讨论

肝硬化是临床上常见的消化内科疾病。此病患者在发病早期由于肝脏代偿功能较强,多无明显症状。但是,当患者的病情发展至晚期(失代偿期)则以肝功能损害和门脉高压为主要表现,继而使肠壁出现瘀血、水肿,使肠道功能发生紊乱、肠道菌群发生移位并透过肠壁侵入腹腔,最终引发腹腔感染[5-6]。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在本组患者的细菌感染部位中,腹腔感染的占比(占所有易感染部位的比率)最高,为25.32 %;其次为呼吸道感染(占19.55%)及尿路感染(占17.31 %),而消化道感染的占比最低,为1.60 %。这一结果提示我们,在对肝硬化合并细菌感染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应对上述易发生细菌感染部位进行重点监控。另一研究结果显示,在本组患者送检的检验标本中,我们共分离培养出312株病原菌。在这312株病原菌中,有212株革兰阴性菌、72株革兰阳性菌和28株真菌。在革兰阴性菌中,大肠埃希菌的占比(占所有病原菌的比率)最高,为31.73 %(99/312);在株革兰阳性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占比最高,为15.71 %(49/312)。这一结果与肖迪等学者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7]。还有研究结果显示,在分离出的革兰阴性菌中,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均无耐药性,对头孢曲松、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及哌拉西林的耐药率均高于50.00 %。在分离出的革兰阳性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均无耐药性,对青霉素、氨苄西林及红霉素的耐药率均高于50.00 %。这说明,肝硬化合并细菌感染患者感染的细菌具有多重耐药性。这提示我们,应定期对肝硬化合并细菌感染患者所感染细菌的敏感性动态进行监测和跟踪,然后根据跟踪反馈的结果对患者的用药方案进行及时调整。

综上所述,在对肝硬化合并细菌感染患者使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前,应首先对其发生细菌感染的部位、感染病原菌的分布情况以及菌株的耐药性进行综合性分析,然后再为其选用有效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从而提高其临床疗效。

[1]成秋云,陈经艾,刘东华.慢性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的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2):401-403.

[2]戴兴儒,刘洁,肖瑞秀.肝病患者细菌感染类型及耐药性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4,6(1):53-54.

[3]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J].中华内科杂志,2001,40(1):62-68.

[4]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S].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1:10-12.

[5]郑颖,陈亮,鲁艳.重型肝炎与肝硬化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的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17):4205-4207.

[6]黄鸿燕,申建维,刘东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耐药性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22):5588-5590.

[7]肖迪,杲海霞,刘梅,等.住院肝病患者肺部感染肺炎克雷伯菌及其耐药性分析[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6,33(9):865-867.

猜你喜欢
阳性菌埃希菌革兰
2020年全国细菌耐药监测报告(简要版)
肿瘤医院感染患者革兰阳性菌分布与耐药性及经验性抗MRSA的研究
522例产ESBLs大肠埃希菌医院感染的耐药性和危险因素分析
基层医院ICU与非ICU主要革兰阴性杆菌分布与耐药性差异
2011—2013年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耐药监测结果分析
利奈唑胺治疗老年人革兰阳性菌感染的疗效
吉林医学(2015年15期)2015-05-17 08:45:38
头孢硫脒治疗烧伤革兰阳性菌感染
食管疾病(2015年2期)2015-05-04 07:10:23
产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尿液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I类整合子分布及结构研究
珠海地区妇幼保健院大肠埃希菌产ESBLs的基因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