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亚利
(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人民医院,甘肃 平凉 743400)
急性盆腔炎是发生于女性盆腔腹膜及结缔组织的一种急性炎症性疾病。急性盆腔炎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下腹部疼痛、白带异常、发热等。中医认为,急性盆腔炎属于“带下”、“痛经”等范畴。此病主要是由感染毒邪、热伏胞中所致的气血瘀滞引起的。康妇消炎栓是一种中药栓剂,其主要成分包括苦参、穿心莲、紫花地丁、紫草、蒲公英、芦荟等。本文对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8例急性盆腔炎患者进行分组对比研究,旨在探讨用康复消炎栓治疗急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
从2015年12月至2016年6月期间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盆腔炎患者中随机选取108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所选患者的纳入标准:1)其临床表现符合急性盆腔炎的诊断标准。2)初次发病。3)无慢性盆腔炎病史。4)无意识障碍。所选患者的排除标准:
合并有免疫缺陷病。2)合并有肝、肾功能异常。根据入院的时间将这些患者分为常规组与康复消炎栓组(54例/组)。常规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7.5±5.7)岁;其平均发病的时间为(1.4±0.7)d。康复消炎栓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1.3±4.6)岁;其平均发病的时间为(2.1±0.3)d。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为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疗法进行治疗。治疗方法是:1)为患者静脉滴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200 mg/次,2次/d。2)为患者静脉滴注替硝唑注射液,200 mg/次,1次/d。3)将30万U的乌司他丁加入到500 ml浓度为0.9%的NaCI注射液中,对患者进行静脉滴注,1次/d。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为康复消炎栓组患者加用康复消炎栓进行治疗。康复消炎栓的用法是:让患者在睡前将1枚康复消炎栓置于其肛门内,1次/d。用药7天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
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应用抗生素的时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停药后3个月内其病情的复发率。
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下腹部疼痛、白带异常、发热等)完全消失,其进行B超检查的结果为盆腔无异常,可判定其临床疗效为痊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其进行B超检查的结果为盆腔积液明显减少、盆腔包块有所缩小,可判定其临床疗效为显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有所减轻,其进行B超检查的结果为盆腔积液有所减少、盆腔包块未缩小,可判定其临床疗效为有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未减轻,其进行B超检查的结果为盆腔积液未减少、盆腔包块未缩小,可判定其临床疗效为无效[1]。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本次研究中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常规组患者中临床疗效为痊愈的患者有21例(占38.89%),为显效的患者有11例(占20.37%),为有效的患者有6例(占11.11%),为无效的患者有16例(占29.63%)。常规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0.37%(38/54)。康复消炎栓组患者中临床疗效为痊愈的患者有31例(占57.41%),为显效的患者有17例(占31.48%),为有效的患者有4例(占7.41%),为无效的患者有2例(占3.70%)。康复消炎栓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30%(52/54)。康复消炎栓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患者(X2=22.3526,P<0.05)。
康复消炎栓组患者应用抗生素的时间短于常规组患者,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停药后3个月内其病情的复发率均低于常规组患者(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应用抗生素的时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停药后3个月内其病情复发率的比较
在康妇消炎栓中,苦参具有清热燥湿、杀虫止痒的功效,穿心莲具有清热解毒、消肿燥湿的功效,紫花地丁具有清热解毒、利湿通淋的功效,紫草具有燥湿止痒的功效,蒲公英和芦荟具有泻下解毒的功效,诸药合用可共奏杀虫止痒、利湿散结、清热解毒的功效。牟占芹等[2]指出,用康妇消炎栓治疗盆腔炎、宫颈炎、附件炎等妇科疾病均可取得显著的疗效。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与常规组患者相比,康复消炎栓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更高,其应用抗生素的时间更短,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停药后3个月内其病情的复发率均更低。可见,用康复消炎栓治疗急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较好,能够有效地缩短患者应用抗生素的时间,降低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停药后其病情的复发率。
[1]邱华娟. 康妇消炎栓辅助治疗盆腔炎包块46例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4(34):29-30.
[2]牟占芹,牟丹. 康妇消炎栓联合莫西沙星治疗急性盆腔炎的临床观察[J]. 中外医学研究,2013(27):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