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雷
(大同爱尔眼科医院,山西 大同 037000)
近视是临床上常见的眼科疾病。相关的调查资料显示,近年来近视在我国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且患者呈年轻化的趋势[1]。进行手术治疗是临床上治疗近视的常用手段。在本次研究中,大同爱尔眼科医院采用飞秒激光ORK术对40例近视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从大同爱尔眼科医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接诊的近视患者中随机选取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这些患者的入组标准:1)具有进行手术治疗的指征。2)近2年内其眼屈光度相对稳定。3)签署了自愿参与本研究的知情同意书。这些患者的排除标准:1)合并有眼底疾病或先天性角膜异常。2)合并有玻璃体疾病或瞳孔疾病。将这些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参考组。参考组40例患者中有男性23例,女性17例;其平均年龄为(27.16±4.16)岁;其中有低中度近视患者22例,高度近视患者18例。研究组40例患者中有男性24例,女性16例;其平均年龄为(27.42±4.48)岁;其中有低中度近视患者24例,高度近视患者16例。两组研究对象的基线资料相比,P>0.05,存在可比性。
为参考组患者采用机械刀制瓣的ORK术进行治疗。手术方法是:1)对患者的结膜瓣进行冲洗,然后对其眼部进行消毒、铺巾处理。2)使用浓度为0.4%的倍诺喜滴眼液对其眼球进行表面麻醉。3)对其进行开睑处理后,根据其角膜的大小和曲率为其选择合适型号的负压环。使用负压环对其角膜进行负压固定后,用110μm的角膜刀在其角膜上做角膜瓣。4)采用个性化切削CAM程序对角膜进行准分子激光击发切削。5)完成切削后,用生理盐水对术区进行冲洗。用海绵将创面上的水分吸干后,对角膜瓣进行复位。6)协助患者佩戴透明眼罩。为研究组患者采用飞秒激光ORK术进行治疗。手术方法是:1)进行角膜瓣制作前的手术步骤与参考组相同。2)用美国IntralaseFS飞秒激光系统制作角膜瓣,然后用个性化切削CAM程序对角膜进行准分子激光击发切削。3)完成切削后,用生理盐水对术区进行冲洗。用海绵将创面上的水分吸干后,对角膜瓣进行复位。
观察两组患者术后10 d、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的视力、角膜非球面系数(Q值)和角膜全层厚度。
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分析本文中的数据。患者的视力、Q值、角膜全层厚度等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在术后10 d、术后3个月和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的视力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视力的变化情况(±s)
表1 两组患者视力的变化情况(±s)
近视程度 组别 n 术后10 d 术后3个月 术后6个月低中度近视 研究组 24 5.03±0.09 5.20±0.09 5.12±0.10参考组 22 5.02±0.10 5.19±0.08 5.11±0.11高度近视 研究组 16 5.01±0.11 5.18±0.06 5.10±0.04参考组 18 4.99±0.13 5.07±0.04 5.09±0.06
在术后10 d、术后3个月和术后6个月,研究组患者的Q值均低于参考组患者(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Q值的变化情况(±s)
表2 两组患者Q值的变化情况(±s)
注:与参考组相比,aP<0.05。
近视程度 组别 n 术后10 d 术后3个月 术后6个月低中度近视 研究组 24 0.47±0.16a 0.44±0.20 a 0.43±0.18 a参考组 22 0.59±0.20 0.58±0.18 0.56±0.21高度近视 研究组 16 0.90±0.44 a 0.90±0.42 a 0.81±0.34 a参考组 18 1.07±0.48 1.05±0.47 0.99±0.40
在术后10 d、术后3个月和术后6个月,研究组患者的角膜全层厚度均小于参考组患者(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角膜全层厚度的变化情况(μm,±s)
表3 两组患者角膜全层厚度的变化情况(μm,±s)
注:与参考组相比,aP<0.05。
近视程度 组别 n 术后10 d 术后3个月 术后6个月低中度近视研究组 24 461.94±22.89a 491.97±22.97 a 468.94±18.97 a参考组 22 472.49±18.87 483.63±18.36 487.71±17.73高度近视 研究组 16 405.77±26.94 a 411.94±28.19 a 417.73±25.94 a参考组 18 416.63±30.94 428.84±25.96 432.84±26.97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准分子激光技术在治疗近视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2-3]。
近千万例患者采用准分子激光技术进行治疗后视力完全恢复正常。切削角膜及制作角膜瓣是进行准分子激光手术的核心步骤。飞秒激光技术是指通过激光脉冲作用于角膜组织内产生的微离子分离眼角膜,从而实现切削角膜。飞秒激光ORK术具有可控性强(可自由控制切削角膜的大小、形状及范围)、安全性高、切削角膜的精度高等优点[4-5]。本研究的结果显示,在术后10 d、术后3个月和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的视力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采用机械刀制瓣的ORK术和飞秒激光ORK术治疗近视的效果相近。在术后10 d、术后3个月和术后6个月,研究组患者的Q值均低于参考组患者,其角膜全层厚度均小于参考组患者(P<0.05)。这表示,用飞秒激光ORK术切削角膜的精确度更高,从而可使患者获得更好的视觉效果。
综上所述,用飞秒激光ORK术治疗近视的效果显著,可获得较为理想的角膜形态,从而可使患者获得良好的视觉效果。
[1]王璐,王雁,左彤,等.经角膜上皮激光角膜切削术治疗轻中度近视及近视散光研究[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3,31(12):1542-1545.
[2]李远标,刘斐,赵柳宁,等.飞秒激光制瓣的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治疗不同屈光度近视的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4,24(20):68-72.
[3]魏升升,王雁,耿维莉,等.飞秒激光小切口基质透镜取出术和飞秒激光基质透镜取出术后早期角膜知觉变化的对比研究[J].中华眼科杂志,2013,49(4):299-304.
[4]徐路路,王雁,吴雅楠,等.近视眼飞秒激光小切口基质透镜取出术后角膜光学质量的客观评估[J].中华实验眼科杂志,2017,35(2):139-145.
[5]贾骥.飞秒激光个体化准分子手术治疗近视的临床效果[J].国际眼科杂志,2016,16(10):1908-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