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的问题剖析

2018-04-03 05:24:37
福建质量管理 2018年13期
关键词:梅州市小城镇城镇

 

(广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广东 广州 510006)

城市是现代文明的物质载体,城镇化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作为城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中小城镇的进程与大中城市相协调,才能更好地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但是由于很多中小城镇只注重发展经济,出现了破坏生态环境的情况,并且受到管理水平等方面的限制,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下面以梅州市为例来具体分析。

一、梅州市中小城镇发展特点

(一)数量多,规模小。梅州市位于广东省东北部地区,由于梅州市特殊的自然条件及历史的发展特征,其中小城镇的数量很多,但是整体的规模比较小。除了规模稍大的县城所在的城镇,大多数的建制镇规模小,外人人口较多,集聚的效益不高。镇区的企业个数也比较少,这样会导致就业岗位容纳量少,投入的成本很难收回。

(二)发展不平衡和总体发展水平欠发达。在经济发展水平方面,不同区域差异很大。处在梅州市区范围内的很多中小城镇受到周围经济发展的影响,城镇化水平比较高,构成了城市发展的重要部分,但一些较偏远地区的城镇发展较落后。

梅州的自然风貌主要以山地为主,这对梅州市的中小城镇的规划与发展有着直接影响。在城镇化进程中,中小城镇没有特色的支撑产业,缺乏市场的竞争优势。即使某些地区受到经济圈的拉动,但是大部分的中小城镇基数庞大,自然条件恶劣,总体发展不均。

二、梅州市中小城镇发展规划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欠缺整体的宏观调控。中小城镇的整体规划比较滞后,区域与区域之间没有进行很好的协调,中小城镇规划部门的调控力度也较弱,此外受到山地、交通、投资等方面的制约,协调水平一直不高。同时,很多的中小城镇对本区域的发展情况并没有做深入调查,缺乏科学决策的依据,只是盲目追求城镇化进程。

(二)规划指导作用有局限。大多数的中小城镇的进程由于经验缺乏,模仿沿海平原发达地区的模式,没有结合当地的地形,造成用地资源浪费,使用不合理。规划部门缺乏科学研究,建设用地管理水平低,对土地使用的整体约束力弱。

中小城镇建设规划集中在交通干道,很多快速干道的修建加速了周边城镇化,在短期看来,这样的规划有利于城镇化进程及经济的发展,但是长远看来,主干道往往将城镇分割开,中小城镇的配套设施不能建设统一,此外,人口、经济发展都集中在主干道势必造成交通混乱。工业用地干扰中小城镇发展。对于招商引资,中小城镇向来是欢迎的,但是缺乏考虑用地规划,在生活用地之前就用于企业生产,导致工业用地优先选择,占据了中心地区,不利于中小城镇协调规划发展。

(三)中小城镇化建设千城一面。在中小城镇化建设规划中,缺乏对旧城区的考虑,导致很多居民外迁或者在原有土地上任意改造,出现混乱局面,新旧城区差距逐渐拉大,旧城区变得衰落。在新城区建设中,忽视了地方特色,盲目以大城市为榜样,千城一面,过于高大、功能不全,与当地城镇发展水平不协调。楼房的户型设计缺乏综合考虑,只是低技术含量的再复制。

三、梅州市小城镇的大城市病

(一)住房问题。目前梅州市很多小城镇房屋均价已经超过4000 元/m2,其房价虽然距离区域内大城市仍有相当差距,但是相比于梅州市地区的人均收入,仍然对当地居民尤其农村人口向小城镇转移造成巨大压力。

城市发展应当依托产业,产业的聚集造就了城市。然而当前大量小城镇先修城市再找产业,甚至搬迁城市周边产业,将土地转换为居住和商业用地用以换取土地出让金,直接导致了现在大量小城镇有城无业,不能为居民提供就业岗位,城市吸引力不断下降。

(二)交通问题。由于梅州市小城镇经济发展水平普遍比较落后,导致汽车消费正处于初始阶段,很多居民将汽车作为身份的象征,因此多选择小汽车方式出行。随着家庭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堵车不再是广州、深圳等大城市的专利。在早晨和下午的出行高峰期,小城镇的主要路口经常会发生道路拥挤状况,一些主要街道经常出现车辆堵满的情况。

由于小城镇城市财政的限制,当把大量资金投入城市形象工程时,其对步行街道空间及公共交通的补贴力度便会大大减少,造成步行环境恶劣和公共交通低效,进一步增加了小汽车的使用。

四、农民市民化过程中存在问题剖析

在城镇化过程中丧失土地和房屋的农民,他们为了中国的工业化、城镇化牺牲了自身利益,但是这一庞大群体并没有全部都享受到城镇化发展所带来的好处。一大部分农民的身份和地位并没有改变,他们只是被迫住上楼房的新居民,他们也没有享受到真正城市居民的福利待遇和社会保障。

(一)城市生活成本高,生活压力加大。新居民原来在农村生活时,由于基本的生活资料都可以从土地中直接获取,而且农村庭院式的房屋可以为农民提供饲养家畜的空间,这是一种相对成本较低的生活方式。进入城镇生活之后,一方面由于受自身文化素质的限制和缺乏必要的劳动技能,新居民只能从事一些体力劳动或简单的脑力劳动。这些岗位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工资报酬较为低廉,福利待遇较差,致使他们的收入减少,生活压力加大;另一方面在收入减少的同时,这些新生居民的生活成本日益增加。城镇的生活,衣、食、住、行样样都要花钱,城镇的房屋、子女的教育更让新生居民感到力不从心。所以,和原来的农村生活相比,新生居民的生活质量明显下降,逐渐论为了城镇的新贫民。

(二)社会歧视,导致缺乏对城镇的归属感。原有的城镇居民缺乏对新生居民的认同感,认为他们在城镇的生活占用了城镇的就业资源,影响了城镇的环境,缺乏对新生居民的应有尊重。政府对新生居民釆取经济上采纳和社会上拒入的双重态度,在保障新生居民权益方面的不作为,导致新生居民和城镇居民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导致新生居民陷入身份和地位不对等的矛盾境地,造成新生居民难以对城镇生活产生归属感,难以从心理上形成主人公意识,难以积极地维护自身在城镇生活中的合法权益。

(三)思想观念保守,文化生活过于单调。新居民虽然在户籍和生活地域上发生了转变,但在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社会地位、权利保障方面仍然与城镇居民有着较大的差异,这种差异导致新生居民无法适应城镇的文化观念,难以真正的融入到城镇生活当中。由于城市新居民长期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精神文化生活过于单调,加之传统的村落建设使得大部分农民主要的生活消遣方式就是串门、大树下聊天和打麻将,新的居住生活环境使这些新居民无法很快适应城市的生活习惯。遇事按农村固有的思维定式和生活习惯处理,文化生活尚未真正城市化,还保留农村生活的痕迹。

五、总结

在新型城镇化指导下,中小城镇的规划建设只有因地制宜,从当地具体的自然人文环境出发,才能充分发挥区域特征,统筹兼顾,在加速城镇化进程中,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同时重视提升人口城镇化即市民化水平,因为如果只是试图通过外在的政策如土地城镇化、户籍城镇化等来完成城镇化建设,将不可避免地造成半城镇化现象,提高新居民融入城市的各种成本。

猜你喜欢
梅州市小城镇城镇
梅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展陈提升开展仪式
客家文博(2023年1期)2023-03-28 07:10:12
2.5 MPa及以上城镇燃气管道与输气管道区别
煤气与热力(2021年3期)2021-06-09 06:16:28
梅州市丰顺县汤坑镇侨思小学作品集
ViVi美眉(2021年9期)2021-01-14 07:17:47
文化边城镇远
中华民居(2020年6期)2020-06-09 05:47:48
解决孕吐难题 让孕妈妈更安心——记梅州市早孕安科技食品有限公司
小城镇社会治理创新逻辑
城镇排水系统量化指标体系研究
加快小城镇建设应采取的措施
梅州市山地果园运输机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城镇医保支出为何跑赢消费支出
中国卫生(2015年3期)2015-11-19 02:5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