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探究中彰显物理学科的生活气息

2018-04-03 05:57:06施少蔚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18年26期
关键词:钟罩西瓜物理

施少蔚

(福建省晋江市南侨中学 362242)

一、探究,活化了物理概念

对初中物理而言,学生总是很难理解一些概念.一时的死记硬背,只能应付一时的考试.要让学生深刻的认知就要有感性的认识,就要让学生在生活中生活中探究物理概念.其实,教师只要把探究引入生活,把思考带入课堂,学生会自我点燃思维的火花.比如在学声音的时候,教师可以带几只西瓜到课堂上来,让学生用手敲西瓜,听声音,来判断生熟.他们从来不曾有这样的经历,个个充满好奇.好奇是探究的第一步,学生物理学不好,往往是因为缺少了那份对探究的渴望.每个学生都到前面来敲一敲西瓜,教师让他们记录听到的声音.学生很惊讶,同样是西瓜为什么会有不同的声音.教师很自然地追问,为什么不同.学生说,这是音色不同.通过真实的生活,让学生明白物理学上的概念,这比让学生死记硬背,要来得生动与有趣.接着让学生根据听到的声音,猜猜西瓜的生熟.学生更兴奋,总是听了又听,敲了又敲.每一次的敲击,都对音色加深一层理解.最后,每个小组派一个学生将探究的结果进行总结.另外一个小组的学生补充道,生西瓜与熟西瓜由于瓜瓤内部构造的疏密不同,相当于内部的结构、材料不同,给人的声音的感觉不同,即声音的音色也不同.还有一个小组的学生竟然想到另外一个现象,他说,就像敲碗判断好坏,根据音色判断碗的质量的优劣.这就是布鲁纳所倡导的发现学习法,学生在探究中发现,在发现中思考,在思考中又有新探究.

在小组共同探究的过程中,学生间,彼此献策,共同思考、不断探究,他们增加了信心,也受到了鼓励.形成同学之间互相探究的良好氛围.

二、探究,趣化了物理题目

经常有老师这样说,初中物理是以概念为主,记忆为重,只要学生态度好,多背背,多写写,多做做,物理也能学得很好.但这个前提是建立在学生大量做题目的基础上的,是用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换来的.以拼命练习换来的成绩,是典型的应试教育,学生少了探究,也少了乐趣.最后容易导致两级分化,因为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愿意进行题海战.所以,做题的时候,教师要带领学生去探究,探究可以从自制的实验开始.让学生通过实验,自己去想问题,自己去求答案.他们可以讨论、可以查书、可以上网、可以合作、可以互问.这个过程就是一个探究的过程、渐渐明白事理的过程、逐渐养成思维品质的过程,人们称之为真正的学习.所以说,适当的练习介入,应该让学生能很好地从实验到问题,探究得出答案,从而让学生“学进去”.

有关声音的现象,教师可以设置如下的实验.甲: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出一些后,铃声明显变小.你认为甲实验主要说明: 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 . 乙: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你认为乙实验主要说明: 按住不同的孔会改变音调 .首先让学生自己带一些物理器材,然后让学生猜猜要做什么实验,要说明什么道理.学生探究的热情就被激发了.特别是当教师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出一些后,学生目瞪口呆,他们发现声音变小了.教师指导学生去探究原因.学生议论纷纷,说什么的都有.教师让他们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想一想,实验前与试验后,那些条件发生了变化.学生能说出来,实验后钟罩内的空气少了.学生再纠结着这样的问题,空气变少了,怎么就声音变小了.教师让学生反复上去做实验,结果发现,男生力气大,抽取的空气多,铃声变得更小.学生好奇着,也收获着,他们写下这样的答案,说明空气越少,声音越小.很显然,这不是标准答案,但这是他们探究的答案.教师接着追问,然后没有空气了,会怎么样,学生很自然就能答出没有声音.这个探究的过程,学生一直在思考着,一直在感知奇妙的物理现象,学生的思维品质在渐渐提升.探究改变了学生传统的做题方式.

三、探究,整合了新型课堂

探究也要求教师根据学生当前对物理某个章节知识的认知,来重新整合课堂.让课堂跟好地适应学生的探究水平.探究型课堂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是教师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引导而生成的“活力课堂”,“趣味课堂”.教师可以通过小组竞争的机制引导小组间竞争,让小组的成员为小组的荣誉积极参与到课堂,获取新知,积极展示.教师可以先安排能力强的学生进行展示,再安排能力较差的学生“模仿展示”,让学生获得探究的成功,让学生知道自己是小组中不可缺少的一份子,自己在小组中的“探究角色”不可或缺.学生有了自己合适的“探究任务”,他们的目标就会自然形成.小组的合作互助机制非常重要,小组中合理分工是必须的,当不能一成不变,教师还要适时“干预”,促进学生的探究能力,让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总在不断提高.比如在学习浮力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探究,让各小组设计实验、然后进行实验,最后检验自己的猜想这是一个完美的探究过程.① 跟液体密度有关:把鸡蛋放在一般的水里,然后再放在盐水里.② 跟固体密度无关:用等体积铜块、铁块分别放入水中实验.③ 跟浸入体积有关:用玩具做实验→ 跟深度无关.

每个小组独自做着实验,他们探究的内容是,浮力跟哪些因素有关.不是让学生看老师做实验,然后探究结论.是让学生自己做,自己想.比如做第一个实验的时候,先让学生去猜,鸡蛋会沉入水底还是浮在水中.激发学生好奇永远是进行探究的第一步.学生直接回答沉或者浮,显然,他们还没考虑到液体的密度.做完实验,他们有一种豁然开朗甚至醍醐灌顶的感觉.这是探究给他们带来的快乐.探究让课堂多了思考的味道,多了一份本真,也多了一份生命的气息.

探究从生活开始,探究从小处开始.教师要指导学生把一个大问题改成逐渐深入的几个小问题,让所有学生都能探究起来.

猜你喜欢
钟罩西瓜物理
只因是物理
井冈教育(2022年2期)2022-10-14 03:11:44
潜水钟罩
幼儿100(2021年10期)2021-12-28 20:52:27
处处留心皆物理
大小西瓜
当夏天遇上西瓜
三脚插头上的物理知识
巧用推理法
巧切西瓜
20L钟罩式气体流量标准装置及其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我不是教物理的
中学生(2015年2期)2015-03-01 03:4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