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雪飞
(浙江省余姚市职成教中心学校 315400)
2017年的高考,是高考改革的第一年.不管是普高还是职高,都在改革.今年我执教的是职高高三,对于大部分职高生,更多的是工作实习,但也有部分学生是留下学习,准备参加高职考.现在本科的录取人数比往年增加了很多,通过努力,考上本科是很有希望的.但是在4月8日之后学生就只剩下语文,数学,这给老师和学生都带来了身心上的疲惫,如何更好地利用这近两个月的时间来提高成绩,老师该做些什么,学生该做些什么?这个时间点上,学生想学好的心思都是有的,可是大部分同学却还在迷茫该做些什么.当然老师会布置作业,学生疲于去完成,会的还是会,不会的好像永远也学不会似的,那么我们就要思考了,什么是行之有效的,事半功倍的,事在人为的.
我给每位学生发了一张2017浙江高职数学命题双向细目表,里面罗列了内容和分值.包含代数45%(67分)、三角函数20%(30分)、立体几何10%(15分)、解析几何25%(38分).代数细分为集合、不等式、函数、平面向量、数列、排列、组合与二项式定理、概率.三角函数细分为三角函数概念及其三角函数式变换、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解三角形.立体几何分为直线与平面.解析几何分为直线与圆、圆锥曲线.针对每次模拟考试让学生根据细目表给自己减分,了解自己存在的问题,并写明错误的原因:无从下手,没有思路,忘记公式,忘记解答方法,计算出错,公式出错等,然后根据自身的情况,剖析这些问题的原因.剖析原因当然学生自己会有见解,是个“土医生”,但也需要老师这个“专家”的诊断意见,专家门诊式地逐一进行分析.拿着“细目表报告单”,分析四大模块(代数,三角函数,立体几何,解析几何)中哪些存在问题,做好记录,再给出解决的方案和建议,确定复查的时间.
考纲中这样描述的:数学考试旨在测试中学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是说学好数学需要:全面掌握知识要点(概念、定义、定理、公式、解题方法,解题步骤);计算能力;理解能力.
理解能力每位学生有差别,但不是很大,而且有些学生在其他方面的理解能力很好可是却学不好数学,那是因为他缺少了另两样东西,计算能力和全面的知识要点,这样的学生是经常被我们批评的,没有把自身的优势利用起来.懒,可惜,这些词经常用在他们身上,需要调节的是他的学习积极性、需要不断的督促.而理解能力偏下的,需要不断的鼓励,需要用更多的时间来整理归纳相同题型的解决方法来弥补.
计算能力会和初中的底子挂钩,高中的知识点和初中的知识点有点联系,但实际上并不多,我们实际上更需要你初中时锻炼出来的计算能力.计算能力不足的就需要用现在的时间来弥补你以前留下的空白,并且还需要自信心,不要给自己贴标签,自我暗示要相信自己在不断的进步.当然也需要老师的强迫.利用上课时间或自修课时间让学生来突破一些计算上的难题,比如一道解析几何的解答题,思路已经很明确了,可是计算上有些麻烦,我会请一位学生上台来算,其他同学逐一检查,算出来为止,这样估计需要30分钟的时间,但这是很有必要的,也只有这样强迫要求,学生才会去解决问题,才能提高计算能力.
全面的知识要点,“全面”两字是个可以不断向外扩展的概念,一圈比一圈大.每位学生根据自身的基础先给自己画个小圈,先解决最基本的概念、定义、定理、公式.再给自己画个同心圈,第二层再增加常见题型的解答方法,常规步骤,第三层再是错题整理,提炼思想方法.这个可以采用第一轮的复习资料.挑选第一轮复习资料是很重要的,我们用的复习资料包括:考点解读,分析解读,思维导图,知识要点典例剖析,变式训练,回顾反思,目标检测,包括了所有的内容,非常详细.厚厚的书本,老师学生用了一个学期多的时间才能讲完,但是讲完之后我增加了第二遍的一个整理环节,根据考试大纲,解读考试大纲,分析解读主要考查的内容,猜想考试热点,根据每个条目,从做过的例题、练习中找出对应一道或多道例题,开始让学生自我检查,以思维导图的形式.书上有学生之前做过的痕迹,上课时红笔,黑笔做出过区分,看起来的速度也比较快,也比较有目的性,这个工作主要是整理解题思路,做出归纳,明白同类型的题目,方法是通用的,然后再结合模拟卷.多做模拟卷的作用,其一是检查知识要点的掌握程度,其二是提高学生的应试速度,提高计算能力,保证会做题目的准确度;其三是培养思维能力,通过解决一些新颖的题目来扩散思维.所以对大部分学生来说,题海战术是亘古不变的行之有效的方式,老师上课的主要内容也是通过题目来讲解知识要点,分析题目的过程也是扩散思维的过程.
分数=心态+实力.实力不是考前突然增长的,而是常年累月的刷题和感悟一步步提升的,需要平时一点一滴的积累,更需要积极的心态来坚持.
高考复习,我们是负重拼搏,任重道远.虽然生活很枯燥,心路很坎坷,但是,我还是觉得,能从中品出快乐来的人才会是真正的成功者.快乐何来?苏格拉底有一句名言:“快乐就是这样,它往往在你为着一个明确的目标忙得无暇顾及其他的时候而不知不觉地来到.”同样,当你把目标锁定,“只问耕耘,莫论收获”的时候,上帝也就把收获悄悄地给你预备好了.上帝厚爱我们,给我们安排了一年特殊的人生之旅,这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事,有一句话说:人生有些事是不得不做的,于不得不做中勉强去做,是毁灭;于不得不做中做得很好,是勇敢.既然是这样,“就不要放过今天,尽可能少相信明天”(贺拉斯).用积极平和的心态来进行每天的复习,有计划有目标,有问题有方法,再用一次次的大考小考,用一次次的排名,用或鼓励或批评的语言把心态打磨得坚韧、执着、单纯、豁达,我们就会发现这样的真理:生命,总是在挫折和压力下辉煌;思想,总是在徘徊和失意中成长;意志,总是在磨练和困苦中坚强.
虽然我们老师针对的是高考,讲的是应试的内容,但是学数学的真正效果不是体现在应试教育上,而是将来自身的脑力思维上.学数学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思维锻炼过程,很多人觉得数学知识学了将来没用,的确如果将来不是做相关的学术性工作的话基本上用不到多少数学知识;但是另一方面,数学好的人却往往能在很多事情的处理上思路清晰,逻辑连贯,思维严谨上更胜人一筹.很多人用笨办法解决的问题,他们往往能用自己的思维一针见血,而且会反向思维,变换性思维.经历一次高考复习,相信大家的能力能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陈建忠. 浙江省高职单考单招招生考试复习丛书数学总复习(下册)[M].四川: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