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视频新版国家形象片的国家理念输出

2018-04-02 13:18:31陈媛媛吕映雪
视听 2018年10期
关键词:中华民族理念国家

□ 陈媛媛 吕映雪

国家形象片是国家形象建构的重要方式和载体,也是各国塑造国家形象的重要方式与策略。①近年来随着国家形象的重要价值和战略意义被广泛认知,我国在系统性塑造全新中国形象、扩大中国影响力方面步伐加快。2017年10月21日,十九大召开期间,新版国家形象宣传片《中国进入新时代》由人民日报以微视频方式发布,3分零2秒的宣传片当天点击量接近3亿,不少网友看后表示“热泪盈眶”“自豪感油然而生”②,该片也受到各大媒体的大力宣传和点赞,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本文提出新版国家形象片表现了自信、从容、平和的国家形象,通过“中国梦”的跨文化表达,传达了“以人为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国家理念,彰显了中国进入新时代的大国气魄、从容风范。

一、中国历次国家形象片制播回顾

中国第一次系统的、有组织的对外宣传是1993年北京申办2000年奥运会,中国政府首次认识到公关战略、形象宣传的重要。2001年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著名导演张艺谋执导的4分钟宣传片《新北京,新奥运》第一次向世界展示中国的新气象。2009年商务部与四家中国行业协会制作了《中国制造》在CNN等国际主流媒体投放,被认为是我国“第一次主动制作和投放的国家形象片”。2011年国务院新闻办牵头制作的姊妹片《中国形象·人物篇》《中国形象·角度篇》先后亮相于纽约时报广场,是中国在西方国家的媒体和公共场合进行首次大规模、全景式的中国国家形象呈现,引起国内外巨大反响。2012年国家旅游局以“传承·绽放·绘中国”为主题,推出中国文化系列形象宣传片《文化中国》,展现了艺术中国的美丽形象。2015年网络作家周小平执导的网络贺岁短片《Hi,I’m China》引爆了微信朋友圈和微博,这部时长不足5分钟的形象片,在YouTube和Twitter上被广泛分享。2015年春节,由中央电视台和英国BBC联合摄制的纪录片《Wild China》(《美丽中国》)首次在伦敦的皮卡迪利广场黄金广告位登场。这些风格各异、内涵丰富的国家形象片从不同侧面表现了中国的悠久历史文化传统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伟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就。

2017年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人民日报携手北京兰普博森策划公司,邀请上海导演郭育明拍摄国家最新形象片《中国进入新时代》。该片以“我的中国梦”为主题,先是每个人物穿插着进行自我介绍,然后7位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代言人”出镜讲述各自的中国梦。全片前半段运用短镜头的快切换,结构紧凑,后半段运用流畅细致的慢镜头,将中国梦的主题娓娓道来,人物的语言质朴真实、画面色彩浓郁、节奏张弛有度,整片充满了文艺色彩和恢弘气派。

二、微视频新版国家形象片中的国家理念输出

国家理念是国家形象的表征,是一个国家政治价值观的理论表述,在国家形象塑造与传播中占据着基础性和统摄性的地位。中国国家理念包括中国几千年历史所沉淀的传统、党和国家所沉淀的社会主义遗产、世界其他民族的先进理念。③有学者指出:国家形象最根本的决定因素,不取决于媒体“如何传”,也不取决于外在的因素“如何建构”,而首先取决于国家主体的“想做什么样的国家”以及相应的“如何做”,即最终决定于一个国家秉持何种国家理念以及在这种国家理念指导之下所进行的国家建设实践。④中国国家理念不仅来源于中国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也蕴含着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吸收西方社会国家理念的先进因素和养分。新版国家形象片在“十九大”背景下,以《中国进入新时代》命名,传达了以人为本、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国家发展理念。

(一)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

“以人为本”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群众作为推动历史前进的主体,不断满足人的多方面需要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改革开放近40年,千千万万最普通的中国人凭借自己的勤勉、坚韧,改变了过去积贫积弱的形象,他们是历史的创造者,更是中国形象的代表。⑤凡人故事的背后,传承着最平凡的价值观和精神操守。《中国进入新时代》画面中湖边舞蹈的藏族姑娘、工厂里行走的工人、拎着菜走在小区的大爷……这些籍籍无名却怀揣梦想的普通劳动者,展现进入新时代的中国的开放和自信。重视人的尊严、价值和幸福,追求人的全面发展,体现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契合现代西方人本主义的现代思潮。⑥新版国家形象片以个人化的视角切入,将人类的共同情感和价值作为主要基调,传达中国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强调中西方共同价值,促使不同文化差异下的人们产生了同样的情感共鸣。

(二)“中国梦”的跨文化表达

“中国梦”,是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重要指导思想和重要执政理念,习总书记将“中国梦”定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十九大号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中国梦”承载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和共同期盼,也集中体现了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鲜明特色。

新版国家形象片面对东西方的文化差异,以“梦”为主题,7个分属不同领域的人物,分别阐述的自己的中国梦:藏族小女孩次央拉姆的天安门梦、中国北车长客股份有限公司员工谢元立的高铁梦、牡丹集团公司员工李旭钧的人民幸福梦、安徽省金寨县花石乡大湾村村民陈泽申的脱贫梦、国内陆金所公司CEO计葵生的中国发展梦、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队副政治委员兼执行队长李强的守卫梦、中国商飞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院长郭博智的飞机梦等。这些“中国梦”的表达塑造了当代中国人亲和自信、富有创造力和生活激情的形象,蕴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文化理念。

在表意上,“梦想”的概念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其内涵具有海外传播的“接地性”和“普适性”,是中国话语能被西方观众接受的“通用语码”和“共同的意义空间”。“中国梦”展现了中国话语体系与世界话语体系融通的意愿和诉求,凝聚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思想共识。同时中国梦的集体表达是当下国情民心的精准反映,成为中国崛起的时代隐喻。中华民族的复兴之梦,由千千万万普通中国人的梦想汇聚而成。

美国传播学者彼得斯在《交流的无奈》中曾发出感慨:“中国文明中发现了那么多智能和智慧,可是西方对此仍是那样地无知”。⑦对于西方媒体和受众而言,中国曾经是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他者,经过媒介化定位的中国,往往渗透着西方想象。改革开放40年,中西方政治、文化、社会交往越来越密切,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快速提升,国家形象问题更显迫切。新版国家形象片在国家形象的塑造上日益走出中西二元对立思维模式,从过去在表达方式、传播符码上向欧美靠拢,一味迎合发达国家的叙事视角、审美趣味,到摈弃“宣传腔调”,以自由开放、亲切友好、激昂澎湃的叙事姿态,自信、从容的展现发展壮大中的中国国家形象,传达了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愿望和国家理念,也让世界看到了中国的“平常国家心态”。

注释:

①林少雄.国家形象的视觉呈现与传播策略:以国家形象片为例[J].科学发展,2012(7).

②网友是如何评价最新国家形象宣传片《中国进入新时代》的?[EB/OL].百度派,[2017-10-26].http://p.baidu.com/question/35536162633836386363650a00.

③李彦冰.国家形象传播中国家理念的调整与重构[J].新闻爱好者,2012(20).

④李彦冰,荆学民.国家形象传播研究的几个问题[J].国际新闻界,2010(6).

⑤李伟.普通中国人才是中国形象的代表[EB/OL].中国 文 明 网 ,[2014-09-19]http://www.wenming.cn/wmpl_pd/yczl/201409/t20140919_2186638.shtml.

⑥丁东红.现代西方人本主义思潮[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9(4).

⑦[美]彼得斯.交流的无奈[M].河道宽 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256.

猜你喜欢
中华民族理念国家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北广人物(2020年51期)2021-01-10 11:26:28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当代陕西(2019年21期)2019-12-09 08:36:10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消费导刊(2017年20期)2018-01-03 06:26:34
把国家“租”出去
华人时刊(2017年23期)2017-04-18 11:56:38
奥运会起源于哪个国家?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中国卫生(2014年9期)2014-11-12 13: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