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板橋爱子、教子之道

2018-03-30 05:51:26
数位时尚(幼儿教育) 2018年1期
关键词:囚牢爱子品性

文  清 江

清代著名画家、“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老年得子,因为他在外当官,他的孩子由弟弟郑墨管教。他在57岁时给弟弟写了《潍县署中与舍弟墨第二书》,阐述了他对教育孩子的看法,我们今天读来,仍然多有教益。

培养孩子忠厚爱人的品性

“余五十二岁始得一子,岂有不爱之理!然爱之必以其道,虽嬉戏玩耍,务令忠厚,毋为刻急也。”郑板桥52岁才有了一个儿子,自然非常疼爱,但“爱之必以其道”,他对孩子的爱不是盲目的、无原则的,即使是在游戏玩耍中,也要培养孩子忠厚爱人的品性,不能做刻薄寡恩之人。

如何培养孩子忠厚爱人的品性呢?郑板桥说:“平生最不喜笼中养鸟,我图娱悦,彼在囚牢,何情何理,而必屈物之性以适吾性乎!至于发系蜻蜓,线缚螃蟹,为小儿玩具,不过一时片刻便折拉而死。”这段话的意思是:“我平生最不喜欢用笼子养鸟,我快活愉悦了,鸟儿却无异于身处囚牢,不知道是何情理所致,一定要损害他物来满足自己。用头发丝系在蜻蜓身上,用丝线绑住螃蟹,作为小孩的玩具,过不了多久,它们就会被拉扯而死。”

郑板桥觉得,这样残害生灵,有损上天好生之德,“夫天地生物,化育劬劳,一蚁一虫,皆本阴阳五行之气絪缊而出,上帝亦心心爱念。而万物之性人为贵,吾辈竟不能体天之心以为心,万物将何所托命乎?”这段话的意思是:“本来天生万物,微小如虫蚁,也都是天地精气所生,上天也心心爱念。天地万物之间以人为贵,如果我们不能以天地之心为心,体察关爱万物,那么,万物将无所依托,这样就辜负了天地之心和万物之性。”

读书明理是人生头等大事

“我不在家,儿子便是你管束。要须长其忠厚之情,驱其残忍之性,不得以为犹子而姑纵惜也。”郑板桥告诉弟弟,在管教他的儿子时,切莫因为是侄子就姑息纵容。

“家人儿女,总是天地间一般人,当一般爱惜也,不可使吾儿凌虐他。凡鱼飧果饼,宜均分散给,大家欢嬉跳跃。若吾儿坐食好物,令家人子远立而望,不得一沾唇齿;其父母见而怜之,无可如何,呼之使去,岂非割心剜肉乎!”

他说:“家中仆人的儿女,也是人生父母养的,和大家没什么两样,应当同样爱护怜惜,不能让我的孩子欺负他们。但凡水果糖饼之类的点心零食,要给大家平分共享,大家自然欢喜。如果我的孩子吃独食,让仆人的孩子远远地看着他吃,没有机会享用;他们的父母看见了空叹自怜,无可奈何,只好把孩子招呼走,这岂不是在割他们的心头肉!”

通过点滴小事,足见郑板桥教子的平等意识,尊重个体人格,不仗势欺人,民胞物与之情灌注在字里行间,现在读来,仍然让我们为之动容。

最后,郑板桥还特意告诫弟弟:“夫读书中举中进士作官,此是小事,第一要明理作个好人。”科举功名都是小事,读书明理才是人生第一等大事。

“可将此书读与郭嫂、饶嫂听,使二妇人知爱子之道在此不在彼也。”这也是在告诫天下万千父母,爱子之道在于培养孩子忠厚的品质,树立平等意识,尊重他人,而不是溺爱不明,一味追求功名利禄。

(摘自搜狐网)

猜你喜欢
囚牢爱子品性
红批视频作文
爱子的力量
关于监狱学的学术品性
刑法论丛(2018年3期)2018-10-10 03:36:38
重塑狼王品性(二)
自由
中国诗歌(2016年6期)2016-11-25 23:54:04
论高校教师的专业伦理品性及其涵养
释放
『好品性早养成』教育
中国火炬(2009年11期)2009-12-27 22:1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