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绒气味测试方法的研究

2018-03-28 08:48:21梁长娣左芳芳郭灿文孙晓慧
中国纤检 2018年3期
关键词:羽绒测试方法温湿度

文/梁长娣 左芳芳 郭灿文 孙晓慧

1 引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冬衣的要求上,人们除了要求服装满足基本的防寒保暖功能以外,也越来越注重羽绒服的质量问题。以羽绒为填充物的纺织制品,因其具有良好的吸湿散湿、轻柔保暖等性能,受到很多消费者的欢迎。近年来,羽绒企业反映羽绒制品送检到相关检测机构气味检测结果合格,但消费者购买的羽绒制品却带有明显的气味,遭到消费者投诉。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羽绒在加工过程中,或多或少都会残留一些微生物和杂质。而羽绒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且其吸湿性强,在一定的条件下,容易发酵、生霉甚至腐烂变质,产生异味。而羽绒服在到达消费者手上前,在工厂仓库经过了较长时间的存储,但是有些仓库的储存环境通风不足,比较潮湿闷热,在这种情况下羽绒就容易吸湿变质,产生明显的气味。

目前,我国羽绒气味的检测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我们通过试验,模拟羽绒在比较潮湿闷热的环境条件下所产生的气味等级程度,从而找到更理想的气味检测方法。

2 国内常用羽绒气味测试方法差异

目前,我国常用的气味测试方法有:GB/T 14272—2011《羽绒服装标准》、FZ/T 80001—2002《水洗羽毛羽绒试验方法》、GB/T 10288—2003《羽绒羽毛检验方法》、QB/T 1193—2012《羽绒羽毛被》、GB/T 10288—2016《羽绒羽毛检验方法》等。每个方法都各有异同,包括羽绒试样的制备、测试过程和结果评定与出具等。

2.1 羽绒试样的制备

GB/T 14272—2011和 FZ/T 80001—2002是采用“四角对分”法,称取一定量的有代表性样品,放入一个规定规格的容器中,而GB/T 10288—2003、QB/T 1193—2012和GB/T 10288—2016则是采用多点取样的方法抽取两个10g左右的代表性试样,放进1000mL带盖广口瓶中,详见表1所示。

2.2 羽绒试样的测试过程

GB/T 14272—2011和FZ/T 80001—2002是对试样进行放置处理后按要求进行测试。而GB/T 10288—2003、QB/T 1193—2012和GB/T 10288—2016则是对试样进行恒温加热处理、冷却后,再进行嗅辨,详见表2。

2.3 检测结果评定与出具

GB/T 14272—2011、FZ/T 80001—2002、 GB/T 10288—2016以“多数服从少数”的原则进行结果评定,而GB/T 10288—2003和QB/T 1193—2012取气味强度等级的平均值进行结果评定,再按标准要求出具结果,详见表3。

表1 羽绒试样的制备

表2 羽绒试样的测试过程

表3 检测结果的评定与出具

在羽绒气味的测试中,不同的测试方法对气味的结果有一定影响。其中GB/T 14272—2011只对样品在室温下进行密封处理,而FZ/T 80001—2002只要求室温下进行。但是一般的检验机构的检验室检测环境都是通风良好的,温湿度适宜的室温条件,这样的室温条件不会像仓库环境那样潮湿闷热。而且,实验室一年中不同季节室温也有很大差异,这样对测试结果容易造成影响。而GB/T 10288—2003、QB/T 1193—2012和GB/T 10288—2016方法的前处理条件虽对样品进行了加热处理,考虑到温度条件的因素,但是对湿度的影响没有很好的体现。而且加热温度为50℃,与实际储存环境相比,温度偏高。由此可见,国内目前的气味测试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

为了更好地模拟羽绒服在实际储存中可能面对高温潮湿等环境导致气味发生变化情况,我们采用两种方式对羽绒气味的测试方法进行研究。

3 试验过程

选用14份含绒量80%~90%的羽绒原料,采用“四角对分”法称取5.0g羽绒,放置入容积为1L的带塞磨口的广口瓶中,分别在广口瓶中放入10mL(方法1)量筒(量筒口不密封)和50mL(方法2)的烧杯,内装10mL的三级水,盖上磨口塞。将广口瓶放置在40℃的烘箱中恒温2h,取出冷却至室温,在无异味环境下打开瓶盖,嗅辨气味,评级方法按表4的要求进行[1]。

表4 试验评定方法

4 试验结果分析

用于研究测试的14个样品中,用GB/T 14272—2011测试方法测试时,气味项目测试结果都为符合,不合格率为0,其中1#、2#、3#三个试样结果为1级,其余11个试样为2级;采用方法1测试后,试样7#和试样11#这两个试样原来结果为符合的试样出现了3级不符合的情况,其不合格率为14.3%,而采用方法2测试,有 11个试样都出现了3级不符合的情况,不合格率为78.6%,详见表5。

表5 试验结果分析

方法1和方法2的试验容器中存放了三级水,在加热到40℃的条件下,水分蒸发会造成广口瓶内的湿度增大,而羽绒是很容易吸湿的产品,在这样的环境下,瓶内的羽绒吸收水分增多,由于羽绒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又不可避免地含有一定的微生物等物质,因此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容易发酵变质产生异味。

同时,方法2是用50mL烧杯装三级水的,烧杯口直径比量筒口直径大,所以水与空气的接触面增大,在加热的环境下,水分更容易散发。使得方法2中广口瓶内的湿度比方法1的湿度大,造成方法2中的羽绒比方法1中的羽绒吸收更多的水分。

通过以上数据显示,方法2的测试结果出现了78.6%的不符合情况,这可能由于方法2的测试条件温湿度过大,羽绒吸湿过重,在这样的条件下产生的气味过于浓烈明显。

但在实际情况下,羽绒服的储存仓库的环境温湿度条件有一定的要求,并没有那么恶劣,不会对羽绒产生如此大的影响。因此,我们认为方法1的测试方法的湿度相对合理,羽绒在这种温湿度条件下能更合理地模拟羽绒在仓库中的存储条件,适当地把羽绒品质稍差的、容易产生明显气味风险的羽绒产品剔除,进而提高羽绒服装的产品质量。

5 结语

研究结果表明:方法1进行测试羽绒的气味测试,温湿度条件更接近实际羽绒的存储环境条件,更合理地反映出羽绒在存储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的气味变化。在羽绒气味的测试过程中湿度对最终的结果有很大的影响。我国作为羽绒的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人们也越来越注重羽绒产品的品质。为了进一步提高羽绒气味项目的检测水平,通过研究不同的羽绒气味检测方法来表征羽绒气味品质是有必要的。本文的测试方法可供羽绒行业和检测机构借鉴,为今后羽绒气味项目检测方法的改革发展提供参考。

[1] GB/T 14272—2011 羽绒服装[S].

猜你喜欢
羽绒测试方法温湿度
基于泊松对相关的伪随机数发生器的统计测试方法
温湿度控制器在回收砂冷却系统中的应用
街头羽绒也时髦
现代妇女(2019年12期)2019-12-19 02:30:24
基于DSP的多路温湿度监测系统
基于云计算的软件自动化测试方法
电子制作(2019年16期)2019-09-27 09:34:56
DLD-100C型雷达测试方法和应用
电子制作(2019年15期)2019-08-27 01:12:02
基于温湿度控制的天气预测装置
电子制作(2018年11期)2018-08-04 03:26:02
羽绒棉没有绒
当代工人(2017年3期)2017-03-22 23:27:24
蒸发冷却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的应用
对改良的三种最小抑菌浓度测试方法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