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隽
摘要: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更是一个古诗文的海洋。随着信息化有效走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如我们教师能充分借鉴多媒体及网上资源,有效挖掘古诗的美育因素,让古诗教学充满“美”,激发学生美的心境,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
关键词:小学语文;信息化;古诗教学;“美”
培根说:“读诗使人灵秀。”小学语文教材中那些语言清新、情趣盎然的古诗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宝贵遗产,是挖之不尽的美的寶藏。巧妙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从古诗中受到美的熏陶,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是很有积极意义的。
一、渲染意境,激发美的心境。
古诗语言精练,意蕴含蓄,意境深远,讲究平仄,严于用韵,格律严格,魅力无限。因此在教学中应巧妙运用多媒体化静为动,变无声为有声,通过绚丽的画面、鲜艳的色彩、悦耳的音乐为学生创设优美的诗境,激发学生美的心境。
(一)画面展示意境。
利用多媒体将抽象的语言与具体的形象实物联系起来,将古诗中的“形象”化为可作用于视觉的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画面,教学中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教学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在学生初读感知的基础上,我用多媒体屏幕创设这样的情境: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李白孤身一人来到庐山脚下,只见太阳照射在美丽的香炉峰上,香炉峰升腾起紫色的云烟,烟雾袅袅,若隐若现,仿佛仙境。这时哗哗响着的巨大水声引起了诗人的注意,循声找去,只见瀑布像一条大河挂在山前……李白的诗句顿时化作形象的动态图像,再加上教师语言的渲染,学生立刻入情入境。
(二)音乐渲染意境。
在教学中把复杂多变的情感与悦耳动听的音律沟通起来,尽可能地将古诗中的“情”化为可作用听觉的音律,有利于学生披文入境,感受语言文字的精妙。例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李白的一首送别诗,表达的是诗人与朋友离别时的依依惜别之情。为了让学生准确感知诗人表达的这种情感,教学时,我选用了具有舒缓、轻悠的旋律的古筝乐曲《阳关三叠》,用以拨动了学生的心弦,唤起了他们丰富的想象。学生在音乐的烘托下,能很快地体会作者离别不舍的心情,入境入情,为接下来深入理解诗的情感做了很好的铺垫。
二、品词析句,感悟美的境界。
古诗的艺术美还表现在它的语言艺术上,文字是语言的艺术,古诗是用最简练的文字写成的。因此,古诗中的艺术美必须要去挖掘,借以提高学生欣赏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传统的古诗教学采取的大都是“串讲法”,而多媒体能克服时空限制,通过形、声、光、色等形式,将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为直观、形象、具体的视听文字,这样有利于学生实实在在地抓住诗中的诗眼或者含有深刻意义的词语,反复推敲、理解、体会语言文字的妙处,达到古诗课堂教学的实效。
(一)品词美。
在教学古诗《泊船瓜洲》 “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时,为使学生更好地领悟“绿”字的精妙,可通过多媒体展示江南春天美景。那一幅幅花红柳绿、草长莺飞的江南春色图将学生带入特定的语言环境中,细细地品味了诗中的语言美,很快领悟到“绿”字的神韵。
(二)赏句美。
王之涣的《登鹤鹊楼》前两句“白日依山尽,黄河人海流”向我们展示了一幅绝美的河上落日图景 ,可是学生提出“太阳都是红的,这里怎么会是白日呢? ”这个问题仅靠口头讲解是难以让孩子理解的,他们甚至会错误地以为古代的太阳就是白的。这个时候,多媒体的运用就解决了这一难题。教学时,我给学生观看事先准备好的日落的录像,望着还散发着耀眼光芒的太阳一点点隐入大山之中,学生不但发出了“多壮观的日落啊!”的赞叹,而且有人提出“尽,就是一点一点落下去,直到看不见”。
三、启发想象,表达美的情感。
书法艺术讲究“笔断意连”的境界和效果。我们在古诗教学中有时也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那我们何不让孩子们对内容做回味、做迁移呢 ? 古诗的语言不仅精炼,而且具有鲜明的形象性。它特有的语言形式为学生创造性地表达美提供了有利条件。在教学中,我也尝试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技术让学生以直观为线索,启发想象,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美。
(一)想象表达美。
古诗的语言高度凝练,具有鲜明的形象性,但省略的成分也是相当多的,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把古诗的言外之意叙述出来。如教学古诗《游园不值》时,我在引导学生理解、诵读诗句的基础上,结合插图,让学生展开想象,通过“一枝红杏出墙来”的特定镜头去想象“满园春色”的美。学生纷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园中色彩之美、声音之美、动态之美和静态之美,其间体会春之美和生命之美。
(二)拓展创造美。
小学语文教材中入选的古诗,不仅深含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底蕴,更有潜移默化的多种功能,包括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审美情趣与能力,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等。可入选教材的古诗毕竞是有限的。因此,我们在学生学完教材中古诗的基础上应适当给予一些补充、拓展。如,在《春日》一诗的教学中,我选取了白居易的《忆江南》、高鼎的《村居》作为补充,我让学生利用信息课上所学的知识,在网上查找有关诗歌所需的资料 (如背景、图片、音乐),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在电脑上进行文字、图像、动画编辑,做成简单课件。上课时在多媒体教室通过个人、小组合作等多种形式展示出来。这不但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习诗歌的兴趣,而且还会使学生领略到古代诗人笔下千姿百态之美。受到真、善、美的启迪与熏陶。
总之,优秀古诗词是小学教育的重要资源,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我们广大语文教师只有重视古诗词的教学,采取科学有效的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采取多种策略让古诗词教学充满诗情画意,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才能使学生热爱古诗词,主动去发现它的美、欣赏它的美、享受它的美。
参考文献:
[1]张裕.信息化让美走进古诗教学的课堂[J].语文知识,2017(05)
[2]范晓琴.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突出古诗美育教育[J].中小学电教,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