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绪琴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在不断的进步,城市道路交通正逐渐朝着高层次的方向进行发展,除了要保证道路运输的快捷、畅通、安全和高效以外,还需要使道路具有绿化、环保、亮化的城市功能,但是,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很多道路在设计年限内出现了污染、噪音、裂缝等问题,不仅达不到设计要求,对城市经济发展也造成了影响。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将沥青混合料作为市政道路建设中的主要应用材料,其优越的性能总是受到市政道路施工工程的青睐,在市政道路建设过程当中,沥青道路施工技术主要包括摊铺技术,碾压技术,接缝处理技术及养护技术。本文将对沥青道路施工技术在市政道路建设中的应用作出详细说明。
关键词:市政道路;沥青路面面层;施工技术
引言
市政工程指的是市政设施建设工程,市政设施是在城、乡区规划建设范围内设置、基于政府的责任与义务为人民提供有偿或无偿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建筑物、结构物、设备等。常见的城区城市道路、桥梁、地铁,或者是雨水、污水、电力、通讯、燃气、热力管道,再有广场、绿化,包括文章要介绍的城市道路沥青路面铺设工程,都属于市政工程范畴。通过服务或管理的范围对市政工程进行分类包括道路工程、河湖工程、管线工程、架空工程以及绿化工程。道路交通工程包括立交、广场、枢纽、地下铁路等设施;河湖水系工程包括河道、桥梁、水渠等水工构筑物;管线工程包括排水、供水、供电、通讯、人防通道等工程;架空工程则包括电线杆、通讯线杆等;绿化包括道树、草坪、绿化、假山等。城市化进程的速度过快,导致城乡与区域间的差异进一步扩大,城市中心地区过于繁华,而边缘城乡建设停滞;光鲜之下,城市化进程过快,也导致了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住房紧张等情况,且这些情况都难以解决。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还难以满足城市化发展需求,难以跟上资源、人口过度集中的步伐,市政工程建设还待进一步规范化、人性化,质量上还需进一步提升。
一、沥青路面概述
沥青路面的拌和工艺主要是使用普通沥青或者改性沥青,并掺加一定的骨料进行科学搅拌后合成的混合料。搅拌需要设计者根据不同的路面采用不同的配比确定后,场内进行搅拌;搅拌过程中还要进行温度控制,例如热拌沥青混合料的中石油沥青的温度为150-160℃之间,而煤沥青则在100~120℃之间,所需要的骨料主要为细集料为天然砂、自然沙、石屑等;而粗骨料则主要为坚硬、耐磨的细石、砾石等。
二、沥青路面施工铺设以及技术的应用
(一)贯入式路面施工
所谓的贯入式沥青路面,主要指的是在施工程序上先对路边铺设砾石并初步压平,再应用沥青混合物对路面进行封层,形成沥青混合面层。一般施工技术要求路面厚度控制在4厘米到8厘米之间,乳化后的路面厚度要小于5厘米。在贯入式路面层上再进一步铺设沥青混合物,所形成的路面就是上拌下贯路面,上层厚度要控制在1.5厘米一下。这种路面施工方式的优势在于稳定性高,石料之间的相互挤压以及混合料的粘合作用促使路面具有极高的强度。但由于这种铺设方式的缝隙较大、较多,所以要在上层铺设时加装防水层,避免雨水等溶剂的渗透。
(二)沥青路面面层的拌合施工控制措施
沥青混合料加工一般在场内进行,对沥青贮运站的要求是沥青存放要分开,同时沥青混合料拌和厂也有类似的要求,不能出现混杂。在进行沥青贮存时,贮油池和沥青罐要保持适宜的温度,一般在130~180℃。在冬季,如果施工停止,可以在低温状态下进行沥青存放,但是一旦沥青经过了长时间存放,重新投入使用时,需要进行抽样检验,质量满足要求才能投入使用。同一工程而言,使用的沥青是不同型号时,应对不同沥青的使用部位进行详细、准确的记录。对场内拌和的面层材料沥青需要一次完成;拌和完成的混合料应该均匀,所有的集料颗粒都必须有油料图层,如果出现花白斑点、结块或者离析的问题,必须重新拌和,不能直接用于工程。接下来还需要采取措施控制沥青出厂温度,一般控制140~150℃的温度范围是比较合适;均匀拌合完成之后能进行贮存。在贮存期间,也需要借助保温设备进行温度控制,这一段的温度不能低于120℃,而且贮存时间应该控制在1~4天,只要存在不合规范的项目,不能允许出厂,更不能用于工程建设。
(三)要严格控制好沥青混合料的质量
①要主动选择那些具有优秀抗老化特性的优质沥青,甚至增加一部分相适应的改性沥青,以增强沥青原料的功能性;②在骨料的选择上,需要挑选出具有较强粘附性以及耐磨性,同时硬质程度较高的沥青混合料;③在混合料进行配比设计之时,需要依据工程的实际状况选择出最佳的配比规划设计,力争能够实现沥青和集料一体化。能够影响路面施工的质量要素较多,从对路面的影响来分析,主要能够分为偶尔要素以及体系要素两种类型。偶尔要素是指在路面的施工过程中可以随机发作的导致质量产生变异的要素类型,比如原料自身质量问题、施工人员的操作差异等。而体系要素则是指因体系内部因素的影响导致路面质量产生变异的要素,诸如原料的标准设定、施工的方法存在过错等。其中偶尔要素可以进行削减,但不能被彻底的消除,此外它对质量所产生的动摇影响相对较小。
(四)碾压要点
1)使用辊轧制从路边的道路,轧制顺序:联合预压→压力的双重压力,整个压路網络,整个压路网络的结束,重叠的轮距每次来回适合30厘米,辊应均匀,不得转过来,转过身,对碾压混凝土层移动位置或突然刹车。碾压时要控制好温度,普通沥青混合料的初压温度不小于130℃,终压温度不小于70℃。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初压温度不小于150℃,终压温度不小于90℃。开放交通温度不高于50℃。2)在滚筒选型的初期,一般采用压力轻压-压光后,轧制基本平稳,密度高,由质检员检查平整度,发现不均匀的调整压路机,应返修直至平整。3)为了满足压实度,应尽可能减少轧制孔道的数量,尽量减少沥青混合料的纵向轧制频率(应检查初始采样密度,以指导适当数量的轧制通过)。4)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温度开始滚动控制在大约110℃或更高,轧制结束温度大约70℃或更高。
结语
总之,市政工程沥青路面面层施工技术要点是要把握基层的处理、相关骨料的拌和,并且严格控制拌和温度、摊铺中的技术控制和后期的保养措施等。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沥青路面是现在市政工程中道路建设的主要施工方法和工艺,需要每一个从业人员严肃对待,以保障工程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张祖辉.市政工程加强施工质量管理的策略[J].住宅与房地产,2017(35):156
[2]王昭昭.市政工程安全生产特点及风险防范对策[J].住宅与房地产,2018(5):159
[3]陈卓.桥梁设计在市政工程的要点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7(10):20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