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万利
摘要:随着经济的进步,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中建筑工程的数量和规模也在日益增加。随之而来的就是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的恶化,不仅影响到了人们的生活品质,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也产生了很大影响。生态建筑是根据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运用生态学、建筑技术科学的基本原理和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等,合理安排并组织建筑与其他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使建筑和环境之间成为一个有机的结合体,同时具有良好的室内气候条件和较强的生物气候调节能力,以满足人们居住生活的环境舒适,使人、建筑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系统。因此,现代住宅建筑设计逐渐引入了生态建筑的理念,设计的重点更加重视建筑的环保、舒适以及健康特性,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关键词:生态建筑;住宅设计;理论
引言
生态建筑所包含的生态观,有机结合观,地域与本土观,回归自然观等等,都是可持续发展建筑的理论建构部分,也是环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生态建筑其实也是绿色建筑,生态技术手段也属于绿色技术的范畴.随着更多的房地产项目把绿色、生态、节能等概念当做营销炒作甚至是获取暴利的工具时,当生态建筑、社区、小镇、生态城等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地涌现时,概念营销大于建筑本身、甚至鱼龙混杂的情况便开始出现。虽然如此,也要严格对生态建筑进行指标量化,形成一套可操作的系统程序和管理考核办法。以防止个别开发企业借用生态建筑的名词愚弄广大消费者的的行为发生。
一、生态建筑理论的基本特点
(一)以人为本的特点
生态建筑理论主要从人本理论思想出发,要求建筑设计符合人的实际使用需要,满足人类的长期发展需求,是现代人与自然环境相结合观念下的新型设计思想。①生态建筑理论不是对传统建筑理论的否论,而是对传统理论有选择的继承,它强调满足人的当下需求和长远利益,强调人与自然环境协调统一,要求最大化效益运用自然資源。②生态建筑理论强调的不是无节制的索取,而是有节制的在建筑领域使用自然生态环境资源。③生态建筑理论强调人与自然的平衡,是传统的以人为中心和以生态为中心理念的结合,更体现出现代建筑设计的主流趋势。
(二)地域性特点
现代生态建筑理论是建在地理环境基础上的建筑设计,它要求从建筑所处的实地环境出发,围绕着地理上的现实条件和独特自然资源禀赋进行设计。①要根据地域气候特点,自然地理位置等实际因素进行住宅建筑设计,充分挖掘使用有地方特色的自然资源,实现自然环境的充分利用。②要从地域文化特征,地域民俗,文化传等方面对生态建筑进行考虑,实现生态与文化的良好融合,要从生态角度反映民族特色。③生态建筑是对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进行的综合设计,是对环境资源的深层次挖掘,更注重使用者对生态建筑的接受性和使用性。
二、生态建筑理论在住宅建筑设计中的运用现状分析
(1)生态建筑设计不符合实际情况。现代住宅建筑的高能耗是主要的问题,随着住宅建筑规模的增加这种问题提议严重,因此在应用生态建筑设计时降低能耗,节约能源是设计的重点。不过很多住宅建筑在设计中过于重视能源的节约,引入了大量的设备技术,资金投入巨大,但是并没有得到应用的收益,投入收益不均衡,又变相的造成了能源的浪费。(2)生态建筑理论应用缺乏专业技术人才。我国生态建筑理论的应用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一方面理论知识并不健全,另一方面缺少实践机会。
三、生态建筑理论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一)风环境设计
我们进行建筑设计时,如果住宅设计的不合理,那么会使得建筑物的局部小气候较差。而我们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已经对风环境与再生风环境的问题进行重识。可现在的情况是,在建筑设计时只会更多的把设计重点放在建筑平面的功能设计上,对外观的设计及整体的空间设计上。
(二)热岛现象
热岛现象与其建筑的自身环境还有与其气流的流动具有很大的关系,而且其与建筑周围的辐射系统也具有一定的联系,所以我们在进行住宅设计时对于其建筑的容积与密度,还有建筑过程中所使用的建筑材料,整个建筑所进行的内外布局,建筑物周围的绿化程度,还有水景设施等综合因素进行考虑。我们在建筑设计时必须使用合理高效的绿化方式,对整体的布局进行合理的设置,增加建筑区域内的水景设计,这样才能有效的减少其热岛现象的产生。
(三)日照、遮阳与采光
夏季对于建筑物的影响也较大,其中阳光的直射还有热辐射,都对建筑物的居住环境具有热环境的影响。我们所指的遮阳是对建筑物的外在围护结构进行改造,使其对室内所接受的阳光直射与其辐射量得到减少的过程。最简单的设计方式就是结合当地实际的情况,对日照的具体信息进行分析。通过对单体住宅的相对关系,应用生态理论的方法来设计。
(四)噪声和污染的防止和控制
现代城市生活中,生活环境比较复杂,噪声和污染实际上很难根治,这就需要在住宅建筑设计中通过合理的设计避免或者降低噪声和污染的影响。首先,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之前,对于住宅建筑所在地区的环境条件进行详细的调查,尤其是噪音和空气污染问题,调查周边的污染源和噪音源。其次,就是解决噪音和污染问题,一方面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解除污染源和噪音源,从而使住宅建筑免受噪声和污染影响。
(五)住宅建筑布局设计
住宅建筑的布局设计是生态建筑理论应用的重要内容,因为建筑布局的合理性直接关系到局部气候的改善,如果布局设计存在问题,有可能会造成局部气候出现恶化问题。住宅建筑的布局设计包括多方面的内容,例如建筑群的高度、密度,还有就是住宅建筑和周围环境的和谐等。在住宅建筑布局设计中,首先要对当地的气候条件进行勘察,尤其是盛行风对建筑的影响,并据此进行建筑布局设计。其次就是要分析建筑群中气流的流动情况,然后通过对建筑群中各个建筑的布局设计,使局部的气候得到明显改善。
结语
总之,生态建筑理论是多种建筑技术结合的成果,它不仅需要先进的建筑设计思想,还要相关的法律法规的鼓励,从而使现代建筑技术更好的应用于设计实践。
参考文献:
[1]宋涛.论建筑住宅设计中生态建筑理论的运用[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13,02:133-159
[2]张耀珑.建筑与住宅设计中生态建筑理论的应用分析[J].住宅产业,2015,11:43-45
[3]梁菲.对生态住宅建筑设计的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18):765
[4]朱心一.绿色生态型的住宅建筑设计方法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20):1032
[1]刘赛群.浅谈建筑住宅设计中生态建筑理论的运用[J].建筑知识:学术刊,2014(7):29-30
[2]孙超,蒋赛百.生态建筑理论在住宅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