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记者的职业素养

2018-03-19 15:25:26宋祯
活力 2017年20期
关键词:记者职业素养

宋祯

[关键词]记者;职业素养;新闻敏感性

我们在日常的采访过程中经常遇到这样的现象:许多新闻工作者一同去一个地方,就同一条新闻线索或者同一个新闻事件进行采访,有的记者会写出了不同凡响的新闻作品,而有的记者却两手空空、一无所获。可见,快速抓住新闻线索,从而发现有价值的新闻,对于一名记者是多么重要,这也是一名优秀的记者要具备的素质——“新闻敏感”。

那么,什么是新闻敏感呢?新闻敏感就是能够从大众不以为然的事情中挖掘出新闻素材,并从中鉴别最有傳播价值的事实,是记者对新闻事件的高度敏感和洞察,决定着记者采写新闻的效率和质量,是做好新闻报道的工作前提。

为促进新疆发展、维护新疆稳定,党中央、国务院做出了开展援疆工作的重大决定。从2010年开始,黑龙江省对口支援新疆阿勒泰地区,鸡西市对口青河县。2014年,鸡西电视记者张雨,作为鸡西市首位援疆记者来到青河县广播局新闻部工作。他所住的援疆楼,里面住着三十多位来自鸡西各行各业的优秀骨干。不仅如此,还有一只名叫“小老虎”的小狗。初见“小老虎”,张雨根本没想到活泼可爱的小狗原来是一只流浪狗。“小老虎”白天出门四处溜达,到了吃饭的时间,就回到食堂,援疆的工作人员就会喂它好吃的。到了晚上,“小老虎”就会和工作人员回到他们所住的“家”里睡觉。“小老虎”不仅经常洗澡,还有专门的工作人员领它健身、做体能训练。大家宠爱它,照顾它,让它做一只青河县最幸福的小狗。在详细了解了这些故事后,张雨写出了一篇以“小老虎”为第一人称的新闻报道《小老虎的故事》,从一个小的侧面来展现援疆干部的爱。报道获得新疆自治区新闻评比一等奖、中国广播电视协会颁发的全国县区新闻电视长消息类二等奖,这在青河县广播局的获奖史上开创了先河。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新闻每天都在发生,却不是每个人都能察觉到,而记者的职业特点恰恰在于新闻敏感性。这是一名优秀的记者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那么怎样才算有新闻敏感性呢?第一,要有像狗一样的鼻子——灵敏,一旦发生新闻时,马上能感觉到新闻气息。第二,要有像鹰一样的眼睛——锐利,能辨别出事情的真假,看清新闻的价值所在。

鸡西电视台记者王延生,在新闻一线工作了二十多年,曾获得全省“五一劳动奖章”和“十佳”记者的荣誉称号。他不仅负责工业战线的采访报道,也负责恒山区的重点工作报道。一次,他打车前往恒山区采访大项目建设隋况,在去的路上就和出租车司机唠起了家常。没想到,这一聊天,就聊出了黑龙江省政府新闻一等奖。原来这名司机叫郑春友,一月份时,他在国贸大厦拉了几名乘客去恒山。听乘客交谈,他知道这几位客商来自浙江宁波,领头的叫王德村,想投资兴办煤炭加工企业。两个多月来马不停蹄考察了几个市县,今天想去“龙江煤炭第一区”恒山区看一看。郑春友马上接过话茬,自己就是恒山人,对那里熟悉,并主动当起投资向导,介绍恒山资源丰富,煤质好,特别是优惠政策多,发展环境宽松。并领客商看储煤场,找闲置厂房,打电话问行情。一路上,郑春友一刻没闲着。天寒地冻中,浙江客商的心一阵比一阵热。通过他的热心服务,让这名浙江来考察的客商在恒山区投资5000万建了一座洗煤厂。王延生下车后,到恒山区又找到相关部门仔细了解了情况,回来后写出报道《“的哥”牵线搭桥、五千万项目落户恒山》的报道,并在黑龙江省首届“五一新闻奖”中获得电视消息类一等奖和省广播电视新闻好新闻一等奖。

记者的天职就是把好的作品奉献给广大的电视观众,作为一名优秀的记者,新闻敏感就是统领他采访报道的中枢神经。对采访现场发生的事情,他就要自觉地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和思考,透过事物表面现象看清事物本质。我们看到的新闻虽然只播出一到两分钟,但记者背后却倾注了大量的智慧心血和辛勤的劳动,要把所见所闻的事实经过,通过精巧的组接,准确、鲜明、及时的播发出去。

我们的现实生活,犹如一个巨大的竞技场所,我们每个人都是参与其中的参与者。要想取得人生的辉煌和成绩,就要求我们要有特殊的素养。作为我们记者,就要求有新闻敏感这一基本功,要深入到“活水之源”,及时捕捉到“活蹦乱跳”的活鱼,及时奉献给广大的电视观众。如果没有这种特有的素养和敏感性,很多有价值的新闻就会“失之交臂”,更谈不上能从错综复杂的社会中,敏锐地发现某些微乎其微而又重要的、有价值的线索了。

新闻敏感性不是与生俱来的,可以通过后天的培养来实现,但这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首先是要具备基础的新闻理论知识,能够辨别什么是新闻,什么不是新闻,当具备了这些基本的知识以后,就可以培养新闻的敏感性了。这就要求平时要多看、多听、多分析,要把自己的知识面变宽,能提出自己的想法和疑问,并且能够迅速地前去调查,去挖掘事实背后的事实,这也就是新闻背后的新闻,是新闻敏感最为重要的。

新闻敏感性对记者的工作水平和工作能力都有重要的意义和影响,其实,通过不断的实践训练和知识的积累,是可以使记者的新闻敏感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新闻敏感是新闻工作者业务素养和思想政治水平的体现。知识面不宽、政治敏锐性缺乏的人当不了记者:不敬业、不勤奋、采访不够深入的人当不了好记者。而且业务能力不强、相关政策水平低的记者也写不出好的、有分量的新闻报道。所以我们新闻工作者要“打好五个根底”:就是“一要打好理论路线的根底、二要打好政策法律的根底、三要打好群众观点的根底、四要打好文化知识的根底、五要打好新闻业务的根底”。这是我们每名新闻记者锤炼新闻敏感、提高新闻敏感的必修课程,是一生的课程。所以,想要成为一个有新闻敏感、有高度的合格记者,就不能人云亦应当超俗脱凡,写出有影响、有分量的新闻报道,必须扎扎实实打好这五个根底。

猜你喜欢
记者职业素养
新闻记者采访提问及倾听技巧
电视编导与记者的区别
戏剧之家(2016年21期)2016-11-23 19:14:10
从“真功夫事件”看危机中企业新闻发言人与记者的关系
东方教育(2016年17期)2016-11-23 10:52:47
多媒体时代行业报纸编辑记者的素质分析和探究
电视新闻记者的编辑意识分析及阐述
艺术科技(2016年9期)2016-11-18 16:34:07
全媒体背景下的党报记者职业道德建设
教育国际化视阈下来华留学生管理干部之职业素养培育
企业导报(2016年19期)2016-11-05 17:44:06
技工院校校级领导职业素养的建设及质量评价研究
职业(2016年10期)2016-10-20 21:38:59
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
探讨民航机务维修中人为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