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青
(江苏省吴江中等专业学校,江苏 苏州 215200)
首先,微课教学属于碎片化知识教学,持续时间较短,符合中职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短时间学习注意力的集中;其次,微课件教学主题明确,且容量较小,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对微课件下载、观看,以此来辅助自身自主学习活动的开展;最后,内容选取、结构设计精细化,教师可在微课件的作用下来引导学生开展启发式、任务驱动式教学,有助于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计算机专业教学是一项极具系统化的教学工作,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系统化的计算机理论知识,同时更要教授学生一定的计算机应用技巧,以此来实现综合型计算机人才的培养。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我国中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学在教学质量、课堂教学效果、教学内容优化等方面有了很大改善,可谓是成果斐然。然而受各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作为一种新型教学形式的微课教学,在短时间内仍无法有效地在计算机专业教学中得到全面普及与应用。具体来讲,目前微课在计算机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现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中职教师缺乏对本教育阶段人才培养目标的充分认识,认为只要做好计算机理论知识的传授即可,没有必要为学生开展更为全面的计算机教学,因而忽视了对微课教学的运用。另一方面,中职院校受自身办学能力的限制,无法为教师的微课件制作提供充足的计算机设备支持,极大地限制了微课在中职院校教学中的普及。
中职院校要在教育部门的领导和支持下,加大对于微课教学的支持力度,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力。其中在人力支持方面,中职要继续加强对于计算机专业教师的教学综合能力培训工作,在组织其对新课改相关要求进行重点学习的同时,组织专业的微课件制作专家对微课件的制作要领、注意事项等进行集中讲解;在物力支持方面,中职院校要在校企合作共同育人模式的基础上,尽可能地争取企业的支持,使学校可以在企业的支持下共同构建完善的微课件教学硬件环境;在财力支持方面,中职院校要制定详细的微课教学计划并上交相关教育主管部门以此来申请更多的教育资金支持。
相比较其他专业教学知识而言,计算机专业知识涉及到各类语言的编程学习,内容较为复杂且抽象,尤其是在对重点知识的长时间讲解过程中,学生更容易产生学习枯燥感。在这种情况下,加入微课件教学,来借助精美的微视频资料来对重点知识进行动画演示、介绍,这不仅可以在短时间内极大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够将抽象的计算机语言知识形象的展现在学生面前,易于学生理解,极大地缩短了重点知识学习的时间,促进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微课件的特性使得学生可以在不受到时间、空间限制的情况下,依据自身计算机专业知识学习的需要对其进行随时随地的下载和反复观看。而教师更可以借助微课件在学生自主学习中所发挥的这一重要所用,结合任务驱动教学、问题探究教学等各种教学方式,围绕本阶段教学内容为学生制作出更多的微课件,并放置于班级QQ 群共享文件当中,供学生随时下载。
综上所述,微课作为“互联网+教育”发展背景下所衍生出来的一种新型的教育教学方式,不仅充分体现了计算机互联网在技术方面的优势,更充分结合了当今教育多元化发展的重要要求。将其引入到教学当中以成为当今新课改背景下的一种大势所趋。为此,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求我教育工作者不断结合时代发展趋势来探究极具特色化、时代化的新型教学模式,以此来促进新时期中职计算机专业教育创新改革目标的实现,增添中职教育的现代化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