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江玥
民。烽烟四起,峥嵘岁月。灯红酒绿,纸醉金迷。女人们身穿旗袍,眼波流转,尽显芳华。然而东门町,这个坐落于木渎古镇以静默,淡然的姿态,见证着民国的繁荣与动荡。它就像苏州人一样,在浮生中为自己寻觅一处静谧之地。
走进东门町的大门,就像走入了民国的那些岁月。看着青瓦白墙,飞檐拱璧,凭吊着当年的风云变幻,风花雪月。正如当年打开大门接受西方潮流的中国一样,东门町既保留了中国的传统风格,又吸收了西洋的建筑样式,体现了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过渡。西式风格的大门,瓶式阳台栏杆以及精美的檐下雕饰,无不印证着西方文明带来的影响。除了外表变得“洋气”之外,建筑材料也有了变化。木材在建筑中的主导作用有所下降,取而代之的是红砖,石材,水泥等材料。青石板路铺成的小巷在下雨天时迷蒙着厚厚的水汽,矮矮的墙角爬满青苔,历经岁月的洗礼,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烙上了岁月的印记。
2018年初,世界模特大赛获奖的佳丽们齐聚东门町。用一张张相片再现了民国时期东门町的独特韵味。她们流连于巷间,低垂眼眸缓缓走来,使人想起那彷徨在“悠长又寂寥的雨巷”中的丁香一般的姑娘;她们坐在露天咖啡馆里,眼波流转,低声浅笑,惬意地打发着时间;她们在旧式黄包车里欣赏景色,举手投足间温婉大方,散发着那流年中酿造的暗香,回味悠长……一时间让人不知是这些佳丽诠释了旗袍的典雅韵味,还是旗袍衬托了女人的婀娜多姿。精致的立领与盘口,复杂繁多的纹样和质地轻柔的面料与身材完美融合,玲珑有致的身段中尽显从容优雅。
东门町既有悠悠岁月沉淀出的神韵,又具当今环境浸染下的时尚气息
苏州居民也在快节奏的发展中,为自己寻得了一方休闲娱乐之地。人们偏爱点一壶碧螺春,听一曲评弹,看着姑苏河上乌篷船缓缓驶来。树影斑驳,波光潋滟,阳光正好。但这并不意味着苏州人安于现状,贪图享乐,他们的生活颇有种柔中带钢的味道。苏州人有自己的追求,有自己的个性,但一切似乎都是无为之为。正如生长在苏州的作家范小青所理解的那样:“苏州要出世,这就有了苏州园林的清静淡雅,苏州要追求,又有了苏州园林的精雕细刻。”
东门町,具有中西合璧风格的建筑,在激荡的岁月中仍保持着自己淡泊姿态。这种生活态度,也将随东门町一起,成为一种文化底蕴,进而流传下去。使其历经时间洗礼,既有悠悠岁月沉淀出的神韵,又具当今环境浸染下的时尚气息。
看点一:东门町港式餐厅
将距离苏州1400多公里的香港味道原汁原味地搬到了这里。菜品上,深井烧鹅,脆皮乳鸽,虾饺皇,绵绵冰……这家餐厅融合了西方以及东南亚的风味,既保留了香港特色餐饮文化,又在国际化的潮流中加以创新。建筑风格上,餐厅采用了民国的建筑样式,古典与西方潮流的碰撞,也呼应了菜品的风格。餐厅采用几个机器人作为服务员,迎宾,点菜,送餐,结账,充满港式风情的岁月与现代化的科技在这里交融。
看点二:水鸟生活馆
在这里,顾客不仅仅可以挑选服装,家具,日用日化品,更能够参与插花,诗书分享,水吧以及烘焙等活动。在这里,时间也轻盈了起来。生活是伴着清新熏香醒来的清晨,生活是窝在懒人沙发里打发的慵懒午后,生活是穿着全棉睡衣享受的每一个美梦。水鸟生活馆将那种平实质朴,环保简约的理念通过一件件物美价廉的产品传递了出来。
看点三:湖南卫视剧组入驻东门町
东门町在迎来一批特殊的客人:湖南卫视剧组。一部讲述年轻人创业故事的电视剧将于春节前在这里启动开拍。小小透漏 一下,故事中的“山之屋”场景已布置完毕,这部剧的明星阵容庞大,有想和大咖亲密接触的,万万不要错过良机奥。
世界模特大赛获奖的佳丽们齐聚东门町,再现了民国时期东门町的独特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