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亚男 李 梅
(滨州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山东 滨州 256603)
2014年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也是印染行业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任务的关键一年。循环经济发展要求下,印染企业要实现稳中求进,改革创新,高效快速的发展,首先需要对印染企业战略经营业绩进行科学评价,这是每个印染企业亟待解决的战略问题。本文按照循环经济的发展要求,构建了系统完整的印染企业战略经营业绩评价体系,以期对印染企业战略经营业绩进行科学评价提供借鉴。
循环经济下印染企业经营目标要以相关政策法规为指引,以遵循循环经济发展规律和“4R”原则为前提,以重大生态化创新能力和关键核心技术的培育为内核,实现行业可持续的高增长和长远价值最大化。循环经济下印染企业战略经营业绩评价目标就是设计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科学的业绩评价方法,以特定的评价标准为准绳,对印染企业业绩形成过程和结果做出客观、公正和科学的综合判断。
循环经济下印染企业战略经营业绩评价目标决定了其业绩评价过程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和要求,有目的、有依据地展开。除了遵循一般的业绩评价原则外,循环经济下印染企业战略经营业绩评价原则主要还包括:
(1)“4R”原则
“4R”原则即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和资源回收(recovery)的简称。减量化指在印染企业经营过程中尽量减少资源消耗和投入,减少污染废弃物排放,提高投入产出比。再利用指尽量延长产品使用寿命期,减少一次性产品的使用。再循环指对废弃物和排放物进行无限次循环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资源回收指通过垃圾焚烧等方式进一步回收其余3R无法回收利用的资源。“4R”原则要求印染企业业绩评价应注重对印染企业资源利用效率、污染源头治理及其对绿色循环经济的贡献等方面的评价。
(2)相关性原则
相关性原则要求业绩评价应该具备有用性,即能够提供最新的、及时的信息,供决策者使用。
(3)客观性原则
客观性原则指在进行业绩评价时要有理有据,客观公正,不偏不倚。政府部门作为印染企业业绩评价主体会在一定程度上保证评价的客观性,但也难以避免有些下级政府部门为了追求高政绩而伪造虚假业绩数据,这就需要上级政府部门加强监管,保证业绩评价结果的可靠性。
(4)系统性原则
系统性原则要求印染企业业绩评价内容应该全面,在坚持以财务业绩评价为根本的前提下,将资源投入、生产运营、产品产出、废弃物排放、污染治理、环境保护、公众利益等都纳入到业绩评价范畴,全面考察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保效益及战略效益,且各方面评价应具有内在一致性和关联性,构成业绩评价的完整体系。
(5)权变性原则
权变性原则指印染企业业绩评价体系的指标、标准和方法等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宏观和微观环境的变化及时做出调整,审时度势,因地制宜。具体来说,要分析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制定具体的业绩评价机制。
当然,印染企业业绩评价还应包括重要性原则、成本效益原则、可比性原则、可行性原则等业绩评价的基本原则。
(1)财务业绩指标
在任何经济环境下,获利都是行业存在和发展的最终目标。财务方面指标是平衡计分卡业绩评价的结果指标。其他三个驱动因素最终都会影响财务业绩这一结果因素。没有获利能力和经济效益,印染企业就难以存在和发展。财务业绩指标主要衡量印染企业的经济效益、员工效益和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衡量指标通常选择权益净利率、资产负债率和流动资产周转率指标。员工效益用员工人均年收入衡量。社会效益用产值能源消耗率衡量。
(2)客户指标
财务业绩的改善主要取决于客户管理水平。客户管理主要体现在市场地位和客户关系管理两个方面。只有不断提高客户满意度,才能增加客户忠诚度,留住老客户并吸引新客户,进而提高市场竞争力,扩大市场份额。印染企业市场地位用市场份额占有率衡量,客户关系用客户满意度和客户增长率衡量。
(3)内部业务流程指标
客户关系的改善取决于产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质量,而产品或服务质量取决于内部业务流程。印染企业只有从社会民众的整体利益和社会长远发展角度出发,不断完善内部业务流程,研发新技术,降低资源消耗和污染废弃物排放,提高投入产出比,加强环境保护,才能从根本上改善客户关系。内部业务流程分为经营活动和经营机制两方面内容。经营活动方面用创新研发投入比率、能源节约率、三废循环利用率衡量。经营机制方面用社会对产业经营机制满意度衡量。
(4)学习与成长指标
内部业务流程和客户关系的持续改善,财务业绩的不断提高,从根本上取决于印染企业的学习与成长能力。印染企业学习与成长能力体现在员工素质和创新能力两方面。员工素质用员工学历层次、优秀人才引进率、关键人才保持率衡量。创新能力用研发费用增长率衡量。
循环经济下印染企业战略经营业绩评价方法包括模糊综合评价、层次分析法、功效系数法、因子分析法、灰色综合评价等,印染企业应根据自身特点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以得出一个综合的评价结论,衡量印染企业综合业绩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