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 鲁
(菏泽技师学院,274026)
舞蹈是人类在长期的生产与生活当中,对于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以及情感变化作出的一种艺术性反映。作为一门独立的肢体语言艺术,对于帮助学生实现内在与外在美的统一是极为有利的。学生们通过舞蹈的学习,既能够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质,还能够强化学生对于艺术的审美能力。按照发展的角度来看,通过舞蹈教育可以改变,并纠正人格中的不完美,以及身体上的某些不足,还能够提高人的自信心与意志力。那么要怎么样才能够在技师学院当中,全面提高舞蹈教学质量就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难题。
舞蹈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表现形式,不但有利于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还能够强化学生的艺术理解,并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力。除此之外,学生通过对舞蹈的学习还能够培养良好的团队协作意识,对于学生今后的就业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助力。世界著名的舞蹈胡尔在他的著作当中就提到过“舞蹈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思想与身体的表现方式,而且舞蹈表现心灵力量的魅力,比肉体的美感要高出许多,同时舞蹈也能够让人类的身心在自由的空间里飞翔。”因此教师在进行技师学院的舞蹈教学过程当中,学生对于舞蹈的理解,以及身心活动的状态对于学生形体美,以及心灵上的美感具有重要的影响。和那些没有经过舞蹈训练的人相比,有经过舞蹈训练过的学生明显身体素质要高,而且意志力以及审美能力也更好。同时学生在接受舞蹈训练的时候,也能够培养正确的审美观与价值观,并运用高尚的眼光来看待事物,并从中发现隐藏的美感,全面提高学生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的重要能力。此外,通过良好的舞蹈教育,还能够帮助学生培养艺术的创新意识与团队协作能力,许多舞蹈都需要两人,或者两以上来完成的,因此跳舞的双方都必须要具备良好的默契感与合作意识,而这种高度纯争的心理变化能够激发舞者的创作灵感。
(1)舞蹈教学的理念陈旧。许多技师学院教师在舞蹈教学中,只是将教材当中的知识进行套用,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长期处在被动的情境下,严重影响学生的舞蹈学习兴趣。(2)受到传统舞蹈教学机制的影响,当前许多技师学院教师在舞蹈教学时,仍然沿用“师徒模式”,这种带有科班性质的固态化教学机制对于学生的舞蹈学习是极为不利的。
2.2.1 为学生构建良好的学习氛围
由于舞蹈专业自身的特点,使得技师学院舞蹈专业的学生对于学生的文化课程,以及其他理论性的内容并不重视,导致许多学生在个人的艺术理论以及综合能力有待提高,给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发展造成不同程度的阻碍。为了能够解决这个问题,技师学院舞蹈专业的教师以及领导,在重视学生专业技能发展的同时,还要做好学生的理论基础培养以及综合素质的提高,这样才能够培养出具有教学、表演能力复合型实用型人才。而想要实现这些目标,就必须要为学生构建一个良好的舞蹈学习情境,通过双管齐下的方式抓好学生的文化理论与专业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实力。
2.2.2 创新教学方法
技师学院在进行舞蹈教学的时候,必须要对现有的教学模式,以及教学理念当中存在的不足,以及缺陷进行相应的完善与补充。例如说教师可以引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方式,以及电化技术等方面来进行舞蹈教学。除此之外,教师在舞蹈教学的时候,可以利用当前市面上最为主流的舞蹈内容来向学生进行展示,让学生对于各种舞蹈的风格,以及表现方式等深层次的内容进行释放,随后教师再要求学生对于这些舞蹈内容,进行相应的模仿与练习,比如说调整自身的稳定性以及协调性等方面。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模式之后,能够让学生逐渐地适应自主学习与探究意识的培养,并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可以掌握舞蹈的动作要领,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强化学生的舞蹈素养是极为有利的。
2.2.3 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传统的技师学院舞蹈教学模式,通常是由教师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核心,学生则处在被动的学习环境当中,教师并没有考虑到学生是否适合,是否能够理解并接受,而是按照教师自已的个人喜好来讲授舞蹈的内容。虽然这种方式对于学生的舞蹈水平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对于学生将来的发展,以及思维的创新是极为不利的。在这种被动的环境下,学生会失去自身的创新意识与个性,并开始逐渐地产生厌学情绪。因此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并为学生提供一个和谐、向上的舞蹈学习平台,在对学生进行鼓励与支持的同时,深化学生的舞蹈表现力以及个性化思维,对于学生对于新鲜事物的尝要对其进行支持与鼓励,同时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舞蹈练习与表现的时间。同时教师也要与学生深化交流,共同来对舞蹈动作进行创新与设计,全面提高技师学院的舞蹈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如果要把高技师学院的舞蹈教学效果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教师就必须要对学生的整体情况有一个全面性地了解与把握,随全还要深入教材当中来对现有的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在重视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同时,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只有这样才能够为我国的舞蹈事业培养出更多合格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