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淑伟
[关键词]国有企业;党员干部;“六个意识”
面对企业内外部形势的深刻变化,防范好“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等四大危险十分紧迫,下大功夫彻底治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十分必要。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我们的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也是我们党始终保持生机与活力的重要源泉。深入开展好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的大排查和大扫除,是对广大党员干部思想信念的大洗礼和大净化。作为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结合企业实际,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下,要以群众为依托,增强“六个意识”,勇于担负企业责任。
一、增强危机意识,勇于自我革命
当前,市场环境朝夕万变,如果没有强烈的危机意识,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就会遇到很大困难。即使企业处于上升期,仍然要培养企业全体员工的忧患意识,当然企业领导人要首先具备强烈的危机意识,把危机管理工作做到危机实际到来之前,才能为企业应对危机做好组织、人员、措施、经费上的提前准备。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居安思危,時刻保持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是我们党的一贯作风,是我们党不断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发展、永葆青春的强大动力,是我们党始终保持先进性,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的重要保证。我们在实现预期目标忙碌奋斗的过程中,有时候会马不停蹄、忘记朝夕,一门心思的向前奔,其实万事都在变化中,目标及实现目标的因子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要学会偶尔停下来,从外围看问题,沉下来、静下来,梳理目标与环境,你会发现危机无处不在。或许是自己已经偏离主干,或许外围导致目标急待调整,或许实现目标的各因素已发生变化。这时我们固守原有计划已没有意义,要敢于“抬起刀,砍下去”,有自我革命的勇气。
二、增强发展意识。勇于攻坚克难
要结合行业特点。突出问题导向。进一步谋划和完善全面深化改革发展战略的构思和顶层设计,做到迎难而上,找到新经济支撑点,逐渐加长加厚产业链条。任何行业的发展都有顶峰与瓶颈,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才能使企业长远发展,立于不败之地。在企业多元化大发展的同时,管理、人员、机制都要同步跟上才符合企业发展需求。作为个人。为使自己跟上企业步伐,一定要用知识全方位武装自己,学会切换思维、调整步伐、与时俱进,不能在企业发展中掉队。同时,要高瞻远瞩,为企业建言献策、建功立业,学会走向前沿的本领,才会为企业所需,实现自身价值。
三、增强大局意识。勇于创优争先
要坚定信心,不断优化市场结构、优化干部队伍、优化人才结构。要勇于争先,不断增强品牌影响力、市场控制力和区域话语权,以及市场资源整合能力,逐步提升企业综合实力。只有建立在大局意识的基础上,做出的成绩才有意义。纵观企业,我们已经进入到大发展的攻坚期、深水区。各种深层次的利益关系和矛盾不断涌现,积存多年的顽瘴痼疾错综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处置起来十分棘手。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就成为企业能否取得最后胜利的关键。“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当企业发展触及个人利益时,我们要学会舍己为公,甘于奉献。
四、增强人才意识。实现人才强企
在大学毕业生引进、干部培养方面要下大力气花真功夫,进一步统一思想。作为领导干部,要做到“两个不欠账”,即在事业上要努力不欠账,在干部成长上努力不欠账。要进一步解放思想,选择任用“有精神、在状态、善作为、敢担当”的干部,为企业发展助力。企业的人才意识强烈,才会有不竭的智慧源泉。人才是个相对的概念,没有绝对的人才。只有在合适的岗位、合适的目标任务、合适的体制机制与环境的状况下,才能够产生人才。企业在努力建设体制机制和人才环境的同时,努力把每个员工放到最适合的岗位、制定最合适的目标任务,才能使每个人都成为岗位人才。
五、增强担当使命意识。确保企业持续发展
要围绕企业的未来发展,在现有好基础、好资源的情况下,查清存在问题,做到宏观考虑、未雨绸缪,确保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在企业经营规模和产业布局发生深刻变化之际,党员领导干部要怀着实现企业伟大梦想的强烈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定位敢于、勇于挑战。要有敢于担当的良好作风。用自我担当的精神感染激发周围同事干事创业的激情和信心。各级干部要对企业高度负责,主动作为,积极作为,善作善成,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定能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向好发展。
六、增强宗旨意识。切实把职工事情办好
职工的事情,领导干部要主动想、主动做,主动办好。针对企业稳定工作问题,首先要找到问题原因,然后适当进行解决。要将在任时对职工生活改变有多大、培养干部成长有多少作为衡量自身工作的标准,多为职工谋福利,把职工的事情办好。要想在企业的发展进程中注入自己的力量,仅仅是一名合格的党员是远远不够的。要牢牢树立“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思想,工作部要浮在上层,要深入一线,走向职工群众,通过与基层沟通,了解基层工作状况、职工需求。加强与群众思想交流,做到相互尊重、相互信任、以诚相待。增强宗旨意识,倾听群众意见,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忙群众之所需。从思想上、行动上树立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意识。